APP下载

对高师《大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理性思考

2010-05-10陈海珍

艺术百家 2009年7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思考

陈海珍

摘要:高师《大学音乐》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多年《大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看,大学音乐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革。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改革;思考;音乐艺术;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17-03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文化需求不断加大,对于音乐艺术的作用也看得更加清晰。各院校为了培养有良好素质的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制定了不同的艺术教育计划,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高师大学音乐课的定位、教育价值、教学的现状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究。

一、高师开设《大学音乐》课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大学音乐教育将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所感知,对学生产生最直观,最强烈的感染,从而使学生道德情操得以升华,思想觉悟得以提升。例如:通过教唱《大刀进行曲》和《国歌》这类节奏明快、慷慨激昂的歌曲,学生不难体会到革命烈士那种不怕牺牲、捍卫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欣赏《二泉映月》和《金蛇狂舞》可以激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观念,树立革命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有利于大学生的智育发展。

大学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学生大脑,增强记忆,启迪智慧。音乐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促使其左右半脑平衡发展,从而挖掘大脑的最大潜能。可见,大学音乐教育在高师的开设,可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智力素质。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大学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心理和生理学层面分析,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起到缓解疲劳和增强活力的作用,我国元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也药也”。马克思也说:“一种美好的音乐,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现代音乐疗法就是借助这一功效刺激人的神经医治心理疾病。又如体育中的健美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运动,将肢体各部位的律动与音乐节奏的互相配合达到怡情健身、反应灵敏、磨练意志的功能。正如人们说的:“体育锻炼人健壮的体魄,音乐焕发人愉悦的心情”。

最后,有利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大学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品格,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不难想象,通过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体味及评价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完美。比如当学生欣赏《梁祝》“爱情主题”与“抗婚主题”的强烈对比时,很容易激发学生对主人公反抗封建恶势力行为的敬佩和同情,从而从使学生辨别出美、丑、善、恶,树立起憎恨封建礼教,追求美好人生的理念。可见,大学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在对音乐的体验和鉴赏过程中,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高师开设大学音乐教育课程,是21世纪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大学音乐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部分学校的大学音乐课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果较差,有的甚至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因此,推进高师音乐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

二、《大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现状

第一,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差。根据我们对新生课前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85%的学生不识简谱,绝大多数学生不懂乐理和五线谱;音乐背景知识缺乏,对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更是知之甚少。竟有部分学生把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说成是南斯拉夫歌曲,甚至还有个别不知道我国国歌的歌名及词、曲的作者是谁。

第二,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虽然文化层次较高,但在音乐素养方面相当于初中水平,缺乏起码的审美意识,鉴赏能力极差。除个别学生外,他们对艺术性强、内涵丰富的高雅音乐不愿问津,只想唱也只会唱流行歌曲,教师所指定的演唱、欣赏曲目,根本不爱唱、不愿听。

第三,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无兴趣。由于音乐基础差,知识出现断层,因而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生普遍认为,音乐就是唱歌,懂不懂理论无所谓,因而出现了不爱上音乐理课的悖论,甚至视上课为负担。

2、教育教学的现状

第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相对于专业课教学,对大学音乐课普遍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设施不完备。据了解,有的学校,没有或有很少的钢琴,部分学校没有音响资料,甚至连起码的条件——固定的音乐教室都没有。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在高师学院中,多数设有大学音乐艺术教研室,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有的学院也没有专职大学音乐教师,让音乐专业教师代大学音乐课。

第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及教学内容过于零散。据调查,在高校中,将大学音乐课程设为选修课的占70%。只有15%的高校大学音乐课程开设面较广,结构布局较合理。有的高校开设的门类较少,主要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从教学内容看,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虽然学校订有一些关于大学音乐的教材,但教师没按内容进行授课。平时上课的教学内容多数由教师自己定,教师专长什么就教学生学习什么,根本无系统可言。大多数学校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等情况。

第三,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有的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只是喊在口头上,未能落实到行动上。改了好多年,还是墨守陈规、原地踏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接受。教材根本没有为学生创设下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无法自由发展。在师生关系方面,特别是大学音乐课教学上,教与学的关系,还有一种“师徒制”的观念,教什么,学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似乎还是教师定舵等,这样完全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仍然停留在低级阶段的目标上,只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很少在“会学”上下功夫。

第四,教师教学方法滞后。由于领导重视不够,教务管理部门抓得少,音乐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大学音乐课是一门副课,所以,也就很少去思考大学音乐课,以致造成教法呆板、形式单调、教学内容枯燥,进而导致在课堂上出现耳闻仙乐,表情却无动于衷;机械地演唱,就象和尚念经;只知盲目抄笔记,却不知所然的被动应付局面。

三、《大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大学音乐》课程的内容的设置

要实施“教”与“学”、“学”与“用”的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教学内容应遵循知识性、实用性原则,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能够运用于音乐实践,以此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石。

第一,音乐知识类。包含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识谱、听音两部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要学习理解音乐、表现作品的基本理论知识,要进行准确的识谱和听辨音阶、音程、旋律、节奏等听觉能力的训练,逐步增强音乐的记忆力。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音乐教育必须经历的过程。从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看,暴露更多的是音乐理论知识的薄弱,许多歌手的表现不尽人意,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在课堂内进行音乐理论知识与识谱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记住和运用理论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第二,欣赏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听觉器官获得音乐内容、音乐情感的。鉴别音乐的美丑,就应多参加音乐实践,在音乐实践中排在首位的是欣赏。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聆听,是—个积极的创造过程。在音乐欣赏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感性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以丰富多变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同时,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地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去,用幻化的意想去充实音乐的内涵,此时,作品实际已经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在音乐欣赏中不断地理解音乐和评价音乐,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品位。

第三,歌唱类。学生学习声乐的愿望是想唱好歌曲,懂得发声生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声乐基本知识,能有助于尽快地掌握歌唱方法。包括美声、民族唱法基础训练和通俗唱法基础训练。让学生了解各种唱法的主要特点并作相应的发声方法的训练,为学校举行的大型合唱、卡拉OK等比赛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开发学生声音个性为主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第四,合唱类。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的表演形式。奥尔夫和柯达伊都非常重视集体活动中合唱的教育价值。在合唱中,音乐具有严密的整体结构和综合的整体表现。合唱所要求的和谐统一、密切配合都有助于形成高度纪律性和高度艺术性的集体。在高师举行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最具参与性的便是合唱比赛。因此,对参与者的演唱技能、技巧和合唱队员之间和谐配合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合唱中培养每个参与者在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自律、自我激励,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2改革《大学音乐》教学方法

第一,加强大学音乐教学研究。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了解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对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如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规律及实施途径等,进行深入的、有质量的研究,使音乐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

第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学法,如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巴里斯节奏唱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结合我国实际,对学生进行以节奏为主的音乐训练;柯达伊的手势教学,奥尔夫多声部结构的简单的和声体系,铃木“母语”教学法,结合我国的民间音乐,对学生进行音准和合唱训练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愿学习音乐。

第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脑等高科技技术,现已经在广泛运用。教师可制作丰富多样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但能获得听觉上的享受,而且能通过视觉上的观看,更好的体会音乐。另外,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作曲方向的尝试,通过亲手实践,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最后,把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为,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实践出真知”,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实践,是对真实情景进行的客观描述,有真实的细节,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就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情境的差距。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从“解决”案例的特定问题中获得某种经历,获得音乐感悟。因此,大学音乐课教师平时应注意搜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音乐教育案例。同时,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寻找新的案例。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高师大学音乐教师必须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思维,并逐步内化为新的课学教学行为。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新课程理念,学习有效处理教材以及合理运用教学艺术的技巧,掌握音乐教育理论并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为社会施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音乐教育思考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