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致精巧,自然天趣
2010-05-10王东春
王东春
摘要:清代袁江袁耀笔下的青绿山水界画,其作品无论是建筑还是山水,都刻画极为精细,可谓法度严谨、富丽堂皇。关于袁江袁耀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仅其本人没有著作传世,就连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也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大概因为对于清代扬州的绘画,人们只知道扬州八怪,却淡忘了清代扬州“界画第一”。“二袁”的画作结构严谨,场面壮观,用笔工细,设色考究,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创作;清代;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界画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108-02
在明清文人画大行其道时,工笔界画家在画坛上地位比较低下,二袁笔下的青绿山水界画无论是建筑还是山水都刻画极为精细,可谓法度严谨、富丽堂皇。但提到清代扬州的绘画,人们只知道扬州八怪,却淡忘了清代扬州“界画第一”。
一、二袁生平
关于袁江袁耀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仅其本人没有著作传世,就连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也凤毛麟角。
袁江(?-约1746年)是清代的画家。字文涛,晚号岫泉,江苏江都(今扬州)人。袁江是一位职业画家,主要在扬州和江浙一带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曾偕子耀被盐商尉姓聘至山西太原作画多年。雍正时,召人宫廷为祗侯。袁江擅画山水楼阁,初学仇英,中年得无款古人画稿,遂吸取宋人画法,绘画技艺大增。
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这“无名氏”是谁?学术界说法不一,而据有的学者推测,它应该是来人名迹,因为从袁江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有北宋范宽,郭熙,李成、阎次平以及南宋的马远、夏圭等人的画法和遗风。在经营位置上,他又吸收了元明以来山水画的长处,予以融合变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他学“院体”,但又脱去院画中纤弱之笔和艳俗之弊,变为凝炼厚重、工致妍美、艳而不俗的风格。传世作品有《骊山避暑图》、《沉香亭图》、《海上三山图》《观潮图》等
袁耀(?-约1778年),袁江之子(一说侄),字昭道,江苏江都(今扬州)人。袁耀能继承父亲的风格,后来“习画疾飞猛晋”,竟与父亲同名,也称“二袁”。有关其平生文字记载极少,但流传作品较多。袁耀精于界画,而且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宗法宋元。尤其作山水楼阁,构图繁复,场面宏大,设色讲究,局部精细入微,其精品胜于袁江。传世作品有《水殿纳凉图》、《骊山避暑十二景图》、《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
二、二袁创作风格
袁江袁耀的楼阁界画,继承了唐李思训父子,宋赵伯驹兄弟和郭熙以来界画的传统以及元代王振鹏等楼阁画用笔严谨,精雕细刻的画风,并加以发扬光大。他善于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融为一体,在摹古成风的清代,竟有如此气势雄奇、功力深厚又自成一格的写实高手。
纵观二袁的绘画作品,他们的创作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题材内容讲,袁江父子的楼阁界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景写生画。另一类是虚构的山水楼阁界画。三类是袁氏父子拟唐人诗意的作品。此外袁氏父子还绘一些花鸟、鱼虫画。
第一类比如像现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袁江的扬州四景,都是瘦西湖周围的一些景点,而这些景点都是为了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到扬州去,一些盐商出钱,沿着瘦西湖周围建起来的一些非常漂亮的建筑物,他也是按照写生的方法把它都描绘了下来,就是写实的题材的作品。
第二类他想象就是说这些建筑物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如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宫殿,唐朝的宫殿,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但是画家凭他的想象,能尽量把他这种豪华的皇家气派,能够再现在画面里,虽然他并没有什么根据,但是他能够通过画笔,来描写,描绘当时古代宫殿华美,华丽,这完全是凭他的一种想象。
第三类拟诗人的作品则增加了画中的诗情画意,如袁耀的《桃园图屏》以东晋陶渊明的散文名作《桃花源记》为题而创作,描画了一种静谧的田园生活,在作此图时,十分注重画面起伏的变化和虚实的对应,画幅起首的湖面横向贯穿,中间坡石突起,之后又见湖水一片,最终以突兀的峰峦结束。让观者欣赏此图时,视线随景物上下移动,时断时续,时放时收,造成一种波浪式的动感和韵律,摆脱了直直的视平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从技法上讲,二袁在继承前人的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他能够把建筑物跟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会在一起,做得很有诗情画意,在这方面他跟元朝和宋朝的画家有些区别,宋朝元朝有些画家,偏重单独的只是表现建筑物,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重视不够。而二袁把建筑物放在很美丽的自然环境当中,不但突出了建筑物的壮美,而且也把自然界周围的环境衬托了出来,互相有相辅相成,这样形成一幅非常漂亮的绘画作品。
袁江有一幅《观潮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画于丙申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南宋观潮时的盛况。画面呈对角线构图,左下角拥塞饱满,右上角留出大片空白,形成了虚实的强烈对比,明显地表现出画家受到南宋画院画家马远边角构图的影响。在山石的皴法上,则较多借鉴北宋李成、郭熙、王诜等画家的用笔,注重于块面体积感的表现,笔触灵活多变,在江水的画法上也有宋人余韵。色彩上很注意对比,楼阁的细密华丽,衬托出江水的色白如练。横向的构图与画面所要表现的题材相当吻合,使汹涌的海潮更加具有震撼力。
(三)从风格上来看,二袁还有细笔和粗笔两路的区别。他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工整细致的一路,但也有少量用笔比较粗放(与他的细笔画相比较而言)的作品,这类画幅以水墨为主,或淡施色泽,别具面貌,河南省博物馆所藏的《寒山万水图》轴即属此类。此图用笔跳动、活泼,尤其是树林的画法,强调其茂密及繁杂,笔触很放纵,而不拘泥于具体精确地刻画每棵树的形状,与袁江通常的画法有较大的差别。
三、界画浮沉
“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画科,是题材以宫室、楼台等建筑为描写对象,以舟车、人物、山水为点缀的一种山水画。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直尺),故得名。画这种画特别是其中的建筑物,与通常的山水画不同,它要求结构必须完整准确,不能是“写其大意”。
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古今”。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宫苑图》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
元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一书中将绘画分为十三科,其中即有“界画楼台”一项。唐以后,历代历朝都有专攻楼阁界画的能手。但宋、元之际,“文人画”得到很大的发展,界画逐渐被视为工匠所为,地位日益低下,“世俗论画,必日画有十三
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到了明、清两朝,擅长界画的人已是寥寥无几,作品大都缺乏意境和生气。
袁氏父子的功绩就在于他们不顾世俗的偏见,将日益衰落的界面振兴起来,并加以发扬光大。纵观他们的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绘画技巧,都有明显的创新,堪称界画山水领域当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近现代擅长界画者更少,十多年前江西的画家黄秋园先生才被人们发现,对此潘兹先生曾评价道:“秋园先生潜研六法,山水之外,兼及它科,界画尤为精绝,并世莫俦”。现在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以百万计,但研究和创作界画的作者,则寥若晨星,十分少见。
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可惜木质易损,沧海桑田,一些传说中的琼楼玉宇我们已无缘亲见,幸好建筑也是中国画,尤其界画是重要的题材,我们可以自界画的画卷间稍窥其风采。界画,在我国美术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民族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艺术价值的重新挖掘
袁江、袁耀这一路的山水楼阁界画,在康熙至乾隆这段时间的局部地区流行了将近百年,但是,随着他们的去世,这一画种或者说这一画风,也已是日趋没落,虽然尚有几个追随者,不过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以至于最终在画坛上消失了。扬州画坛的兴盛和繁荣,是与扬州的经济繁华密切相关的,是与在该地聚居的众多盐商密切相关的,是与扬州的园林之盛密切相关的。
袁江、袁耀画作的欣赏者和购买者,是当时在扬州经营盐业的盐商。在扬州的盐商主要来自北方的山西和南方的安徽两地,安徽的盐商喜欢“扬州八怪”一路的写意花卉竹石画,而山西的盐商则钟情于袁江、袁耀的山水楼阁界画。不同地域的盐商,由于文化背景或文化传承上的区别,有着不同的审美和欣赏趣味,这种趣味上的差异,造就了扬州画坛的多元面貌和格局。
但是,随着山西盐商的逐步退离扬州,代之而起的是安徽盐商的活跃,袁江、袁耀的画风几乎是与此同步地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说明了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共存关系。袁耀曾经画过一幅《广陵送别图》,是为了送别在扬州经营盐业的山西盐商贺君召。虽然送别的只是一个人,但是,山西盐商贺君召的离去似乎具有象征意义,它预示了袁江和袁耀以及他们的画风,从此风光不再。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古画商人,由山西运至北京的袁氏真迹,大小不下百幅,袁江存世作品较多,多在国内收藏,也有一些流到海外。天津市文管处收有一幅《瞻园图卷》,表现南京的园林建筑;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东园图卷》;北京文物局收有《骊山避暑图轴》,表现想象中的仙境;南京博物院藏有《海山三山图轴》,也描绘了想象中的仙境和古代建筑,瑰丽壮观,富有意境。
1983年,纽约市场曾经拍卖过一幅袁江描绘想像中的桃花园景色的作品《桃花园》,结果以6.3万美元成交;1990年,袁江的另一件作品《雪江归渔》和袁耀的《归猎诗意图》又分别拍出了7万和4.5万美元。
近两年,“二袁”的作品在市场上亮相不多,偶有价格很高,2005年袁江的《汉宫春晓图》和《山水12屏条》分别在翰海和中贸圣佳以89万元和88万元拍出;袁耀的《湖光山色》和《九成宫12屏》分别在佳士得和翰海获价558.8万元和1100万元。后者创造了二袁书画价格的新纪录。
“二袁”的画作结构严谨,场面壮观,用笔工细,设色考究,具有很高观赏价值。预计未来他们的作品会继续走红海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