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10-05-05蒋宗勇林映才周桂莲郑春田蒋守群
陈 丰,蒋宗勇,林映才,周桂莲,郑春田,陈 芳,蒋守群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640)
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产仔数逐步增加,仔猪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但母猪的泌乳性能却越来越不能满足仔猪最大生长的需要。母猪泌乳性能好的情况下哺乳仔猪生长速度可达 250 g·d-1,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仔猪生长速度可达 400~500 g·d-1,可见母猪分泌的母乳不能满足仔猪最大生长的需求,使仔猪遗传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2]。Kertiles等报道,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高可达10%~25%,其中约5%与泌乳量不足有关[3]。可见,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母猪泌乳性能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抗氧化剂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其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一致。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母猪抗氧化性能及泌乳性能的影响,为大豆异黄酮作为哺乳母猪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选择遗传背景相近、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2~3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6头,按胎次、体重、膘情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大豆异黄酮组),每组8头母猪,每头母猪为一个重复。试验期为母猪分娩后4~21 d,共18 d。每头母猪带仔7~8头。试验时间为2007年12月1日~2008年2月1日,试验地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试验场。
为了验证此试验结果,于2008年7月23日~2008年9月23日,在广东省农科院良种猪育种中心进行了两次验证试验,第1次验证试验选择2~5胎纯种长白母猪28头,按胎次、体重、膘情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4头母猪,每头母猪为一个重复。第二次验证试验选择2~5胎纯种大白母猪26头,按胎次、体重、膘情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3头母猪,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验证试验母猪所带仔猪均为10头。其他处理均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试验相同。
1.2 试验饲粮
饲粮按照美国NRC(1998)猪饲养标准配制,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大豆异黄酮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15mg·kg-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表1 母猪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均在同一栋猪舍内饲养,两个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一致。饲养管理按照本试验所在猪场的常规管理规程及正常免疫程序进行饲养。母猪分娩后第4天开始自由采食与饮水,统计采食量,每天8:00、12:00、17:00、22:00添料。关好门窗,适当通风,哺乳仔猪随母猪饲养在带有保温箱的高床产房里仔猪出生后立即剪牙、断尾、打耳号。保温箱内250W红外灯保暖。所有仔猪均21日龄断奶。
母猪分娩后第4天上午8:00根据仔猪个体重将长大母猪所带仔猪调整至7~8头,长白、大白母猪所带仔猪调整至10头,且尽量每头母猪所带仔猪雌雄数量一致。
1.4 测定指标
采食量的测定:对每头母猪的采食量进行详细记录,计算每头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
背膘测定:分别于分娩后4、22 d上午 8:00用PIGLOG105测定仪测定母猪P2点背膘,分娩后第4天背膘减去分娩后第22天背膘所得值即为母猪试验期背膘损失。
泌乳量的测定:采用传统的称重-哺乳-称重方法[4]。在长×大母猪泌乳的第11、21天8:00~17:00,在每窝仔猪内选3头接近窝平均重的仔猪进行泌乳量测定。
乳成分测定:母猪泌乳第10、21天从前、中、后3个部位采集混合乳样进行乳成分测定。乳脂测定参照罗兹-哥特里法,乳糖测定参照《进出口乳及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方法》(SN/T 0871-2000),乳蛋白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
血浆抗氧化指标测定: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第21天尾静脉采血,长白与大白母猪泌乳第21天前腔静脉采血,制备血浆,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试验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均采食量与背膘
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采食量与背膘损失的影响结果见表2、3。
从表2、3可以看出,就母猪泌乳期间采食量及背膘损失来说,对照组与大豆异黄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母猪采食量、背膘损失没有影响(P>0.05)。
2.2 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量及乳成分
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量及乳成分见表4。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母猪第11天泌乳量比对照组提高6.54%,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 21天泌乳量显著提高(P<0.05)。
表2 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kg
表3 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背膘损失的影响mm
表4 添加大豆异黄酮对长×大二元杂交哺乳母猪泌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长×大二元杂母猪泌乳第10天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糖、乳脂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泌乳第21天乳蛋白、乳脂、乳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泌乳量提高。结果表明,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改善乳成分,提高乳蛋白、乳糖、乳脂产量,进而改善哺乳期仔猪生长性能。
2.3 哺乳仔猪重
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仔猪体重的影响见表 5。
由表 5可见,试验开始时,仔猪体重对照组与大豆异黄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21日龄断奶时,大豆异黄酮组长大、长白、大白母猪所带仔猪断奶重均增加(P<0.05)。
表5 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仔猪体重的影响 kg
2.4 抗氧化性能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 6。
表6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知,母猪血浆T-AOC提高,MDA含量下降,CAT活性提高。表明大豆异黄酮提高了母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母猪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了母猪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生物防御关键酶CAT活性提高,母猪分解H2O2的能力增强,细胞受H2O2的毒害程度降低。
3 讨论
3.1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仔猪20日龄前,采食固体饲料很少,其增重主要依赖于母乳,因此母猪泌乳量及乳质量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决定性作用。乳蛋白、乳脂、乳糖是猪乳中最重要的成分。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母猪泌乳第10天乳蛋白含量提高了9.17%(P<0.05),而泌乳第 10天乳糖、乳脂及泌乳第21天乳蛋白、乳糖、乳脂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这与王明伟等的试验结果一致[5]。可见大豆异黄酮提高了母猪泌乳量、乳蛋白含量,进而提高了仔猪断奶重。
3.2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动物在分娩及泌乳过程中,生理与营养代谢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内分泌系统、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伴随这些变化,大量的能量与氧气消耗,同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6-9]。夏天气温较高,母猪在热应激条件下,体内各类自由基增多。细胞暴露大量自由基会受到一定的毒害作用,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产生一些代谢性疾病及乳腺疾病[10-12]。如果这些自由基不能被有效清除,机体的自由基稳态就遭到破坏,产生氧化应激,导致很多脂类分解产物形成,这些产物能引起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甚至引起细胞死亡,进而影响动物健康水平与生产性能[13]。因此提高动物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及其抗氧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朱勇等研究报道,一定剂量的抗氧化剂能有效缓解奶牛因为热应激引起的乳脂率和乳糖率下降[14]。也有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抗氧化剂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及乳脂产量,改善母体抗氧化性能及泌乳性能[15]。Vazquez-Anon等发现,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已经氧化的脂肪时,动物机体内过氧化物形成增多,微生物蛋白产量下降,而添加抗氧化剂能降低这些不利影响[16]。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提高了母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CAT活性,表明母猪清除H2O2能力增强,体内总抗氧化能力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下降,表明母猪受到的氧化损伤程度降低。可见大豆异黄酮提高了母猪抗氧化能力,改善了其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母猪泌乳性能提高,仔猪21日龄断奶重增加。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改善了母猪的抗氧化性能,提高了母猪的泌乳性能,改善了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但对母猪采食量、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
[1] Harrell R J,Thomas M J,Boyd R D,etal.Effect of porcine somatotropin administration in young pigs during the growth phase from 10 to 25 kilogram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7,25(12):3 152-3 160.
[2] Hodge RW.Efficiency of food convers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the preruminant lamb and the young pig[J].Br JNutr,1974,32(1):113-126.
[3] Kertiles L P,Anderson L L.Effect of relaxin on cervical dilatation,partuntion and lactation in the pig[J].Biol Reprod,1979,21(1):57-68.
[4] Lewis A J,Speer V C,Haught D G.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sows′milk and weight gains of nursing pigs[J].JAnim Sci,1978,47(3):634-638.
[5] 王明伟,王子荣,杨开伦.几种添加物对猪乳成分、仔猪生长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5,26(9):37-41.
[6] Bell AW.Regulation oforganic nutrientmetabolism during transition from late pregnancy to early lactation[J].JAnim Sci,1995,73(9):2 804-2 819.
[7] Castillo C,Hernandez J,Bravo A,et al.Oxidative status during late pregnancy and early lactation in dairy cows[J].Vet J,2005,169(2):286-292.
[8] Castillo C,Hernandez J,Valverde I,et al.Plasmamalonaldehyde(MDA)and 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during lactation in dairy cows[J].Res Vet Sci,2006,80(2):133-139.
[9] Doepel L,Lapierre H,Kenelly J J.Peripartum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sm of dairy cows in response to prepartum energy and protein intake[J].JDairy Sci,2002,85(9):2 315-2 334.
[10] Sordillo L M.Factors affecting mammary gland immunity and mastitis susceptibility[J].Livest Prod Sci,2005,98(1-2):89-99.
[11] Trevisan M,Browne R,Ram M,et al.Correlates of markers of oxidative statu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m J Epidemiol,2001,154(4):348-356.
[12] Frei B,Stocker R,Ames.Antioxidant defens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human blood plasma[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85(24):9 748-9 752.
[13] Dibner J J,Kitchell M L,Atwell C A,et al.The effect of dietary ingredients and age on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poultry[J].JAppl Poult Res,1996(5):70-77.
[14] 朱勇,徐建雄.夏天高温季节添加生物抗氧化复合剂对奶牛产量和乳品质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6(9):21-24.
[15] Vazquez-Anon M,Bowman G,Hampton T,et al.Effects of feeding fresh and oxidized fat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dietary antioxidant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J].J Dairy Sci,2007,85(1):658-658.
[16] Vazquez-Anon M,Nocek J,Bowman G,et al.Effects of feeding a dietary antioxidant in diets with oxidized fat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status of the cow[J].JDairy Sci,2008,91(8):3 165-3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