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拼文创 抢当东方巴黎

2010-04-29张翔一

海外星云 2010年13期
关键词:田子坊文创园区

张翔一

上海“变脸”。不仅汇聚了中国和全世界的文创人才。以往的老厂房、老社区,也纷纷改头换面,让上海变身为全球文创园区最多的城市。

短短几年的成绩,让上海获颁联合国“设计之都”的称号。

周末下午,沿着上海市淮海西路上最繁华的徐家汇商业中心漫步。转弯进入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巷道入口,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占地超过6000多平方米的绿地。绿地上,各国雕塑艺术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欧美游客或拿相机拍照,或干脆靠着雕塑作品,悠闲地坐卧阅读。更有一些行动艺术表演者,当场穿上一袭全黑宽大的衣袍,在绿地上扮演起破坏环境的工业原油。

围绕着广大绿地的建筑,则是一栋栋经过巧思改造,红砖外露的低矮老厂房。如今分别是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国际广告公司或精品店,与就在对街紧紧相邻的超高层商业大楼、购物中心,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里是位于上海最精华商业地段,总占地超过5万平方米的“红坊国际公共文化艺术社区”。结合商业、艺术,聚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人才,红坊正如北京“798”、台北“华山艺文中心”,是近年来城市竞争议题当中,最热门的“文创园区”。

全球文创园区最多

占地广大的红坊,只是上海变貌的一个缩影。全球城市拼文创,上海不甘落于人后。短短三四年间,上海地图仿佛被人悄悄替换。

过去的老纺织厂、大钢厂,如今一个个改头换面、挂上崭新招牌,成为莫干山路M50、8号桥、泰康路田子坊、1932老场坊等大型文创园区。上海市政府统计,光是市政府核可“挂牌”的文创园区,近3年来就由25家增加到近80家,增加超过两倍。规模较小和未经官方认证的文创聚落,更超过200个以上,不论密集度或成长规模,都是全球单一城市最高。在实际产值上,根据上海社科院估计,2009年上海文创产值超过1000亿人民币,约等于全上海GDP的8%。过去4年平均成长率更超过9%,是全中国文创业成长最快的城市。近来撰写上海文化消费报告的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指出,比较伦敦、纽约、东京等大都市,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占GDP的15%以上,远期应该达到GDP的20~25%。

今年2月,凭着迅速在城市各个角落兴起的众多文创园区,上海市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可,正式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并且获颁“设计之都”封号,与德国柏林、日本神户、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老牌设计重镇齐名。难怪近年不只法国时装学院、英国设计协会等各国知名设计师纷纷落脚上海。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上海,一年就接下2个重要公共工程设计案。文创的“上海模式”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又面临什么挑战?

案例一:红坊“封闭式基金”

靠商业“养”艺术

50年前,“大跃进”时期。近3万名民工,从上钢十厂东侧的宿舍,鱼贯走进占地近15万平方米的粹火炉厂区,挥汗进行一整天的劳动。

50年后,同样的路线,甚至近乎相同,只是经过设计师巧思改造翻修的建筑。衣衫褴褛的民工换成三五成群、打扮新潮的白领;简陋宿舍换成广告公司;挑高超过15米的粹火炉厂,换成上海规模最大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单调重复的劳力工作,则换成伴着一杯咖啡,欣赏雕塑寻找创意灵感。50年前的民工,耗尽体力,换来一吨吨钢材;50年后的白领精英,则用商业获利的一部分,以公司租金的形式,间接维持这一片对外免费开放的纯艺术园地。这是改建自上海钢厂的上海文创新亮点“红坊”,于一个园区内,尝试在上海最发达的商业和相对弱势的艺术间,找到联结的新模式。

吸引85%外商公司

“我把它称为封闭式基金。”红坊的策划者和经营者,红坊文化发展公司总裁郑培光微笑说。他解释,总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的红坊,约1/3是商业区,2/3是艺术空间。红坊的艺术空间,展览馆免费开放,进驻的国际级画廊,则收取远低于行情的租金。但红坊商业区内的租金,却是上海各大创意园区中最高的,目的是用来“投资”这些国际级艺廊和公共空间,用以维持住创意园区的文化特色和水准。

负担额外租金成本,换来的是进驻业者的品牌形象。同时就近与国际艺术家、艺廊相邻所衍生的合作创意,更是无形附加价值。

“红坊封闭式基金”的尝试,已经有实际的成绩。红坊第一期约80家商办空间,在短短一年内全数出租。而进驻红坊的企业,85%是外商公司,包括日本博报堂、美国李奥贝纳等知名广告公司。

有了硬件,内容更是关键

“红坊”采取的是国际目前流行的“政府出地、民间经营”,政府先参考学界意见,针对不同旧厂房特性,设定文创园区的主题,同时详加规范纯商业机构、纯艺术和公共空间的比例,再公开招标。民间开发商则自行评估招商策略。

目前上海以工业设计为主的“8号桥”,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红坊,或者张江工业园区的动漫画中心,都是政府主导下,民间自主发展的文创园区代表。但专家认为,目前上海文创园区的模式,只是解决了文创产业在土地利用上最基本的硬件问题而已,但在软件层面上如人才培养或艺术交易市场的配套上,仍远不如台湾、香港。

上海文创园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案例二:田子坊的“文创维权”

老上海“生活文创”吸引全球

每个来到泰康路田子坊的观光客,共同的经验,往往是“迷路”。这片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老街廓,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超过300间历史悠久的老上海“石库门”建筑,形成独特的屋屋相连,巷中有巷的里弄穿堂。身在其中,时常转个小弯,就找不到回头路。

迷路的过程中,却处处是惊喜。因为近四五年来,田子坊的老建筑,已摇身一变,从原本年久失修的破落户,成为一家家风格独具的画廊、服装店、礼品店、设计师工作室,或新颖时尚的咖啡店和餐厅。

田子坊的创意工作室或商家,规模都不大,往往只有30多平方米大小。却同样保留古朴的建筑外观,与内部新颖的装潢和充满设计感的商品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原封不动百年发展下来,纵横交错的巷弄穿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社区。如今田子坊不但是各国介绍上海的旅游书籍中,必提的重要文化景点,同时自2006年起,数度获选上海最佳文创园区。

住民自发,挽救拆迁命运

“6年前,这里原本是要被全部拆除铲平,交由开发商重新造镇的。”年近65的“老上海”周心良回忆。当时,有两件事改变了田子坊老社区,与上海各处约3000户石库门建筑一同遭受拆除改建的命运。一是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1998年起选择在田子坊一处老厂房,成立画室。重量级艺术家进驻,给了田子坊不同于“破落户”的形象,也吸引中外文化人的注目。同时,在曾任田子坊社区总策划的上海商人吴梅森和文化学者的建议下,田子坊的居民纷纷将住房的一楼,出租给设计师和艺术家,强化田子坊社区的文化特色。再以此向政府争取,以文创试点的方式,保留住老房屋。

周心良正是田子坊社区中,第一个将住处出租给设计师的房东。他甚至还在家门外张贴起告示牌,自己用毛笔写上“免费出租中介咨询”,与商界人脉丰富的吴梅森,共同肩负田子坊的“招商”工作。

周心良和田子坊的老街坊,更成立起社区管委会,定下“招租”规定,要求承租商家不能拆除改变房屋外观,从事行业要与文化创意有关,餐厅、饮食业在一定比例以下等等。

土法炼钢的文创社区

这样近似“土法炼钢”,完全由居民自主的文创社区,在短短4年间,出乎意料地成功。特别是国外观光客,欣赏田子坊这样没有太多修饰,仍保留上海传统建筑和生活特色,却又具有文艺氛围的风格。田子坊如今吸引超过26国、300多家商家进驻。每日来自各国的游客,超过6000

田子坊全由住民自发“搞文创”,如今已成上海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人次。

随着上海市政府发展文创园区的政策,田子坊不但没有拆迁,近日更被列为世博期间的观光重点,上海市甚至主动拨出预算,供田子坊居民改善老旧电缆和排水设施。

与国际或中国其他规模庞大,规划缜密的文创园区相比,如今以观光和餐饮为主,文艺空间反而沦为配角的田子坊,恐怕很难称为一个够格的“文创案例”。但通过带有中国特色的小商品、有些个性的咖啡厅,加上几家小规模的画廊、摄影展场,上海的民众却用自己诠释的“生活文创”,不仅保留了原先习惯的生活方式,更吸引了全球观光客的目光。(编辑/王克峰)

猜你喜欢

田子坊文创园区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钢笔淡彩画之田子坊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园区的开放样本
城市更新背景下地区中产化过程研究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历史街区导视系统设计探索
——以上海田子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