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洈水灌区洛河渡槽应急除险加固设计
2010-04-28年夫喜
年夫喜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武汉 430070)王联芳 曾平(荆州市洈水工程管理局 荆州 434000)
1 工程概况
洈水灌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西南部洈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处东径 111°14′~112°02′、北纬 29°53′~30°22′之间,灌区西靠洈水水库,东抵松滋西河,北至木天河,南以湖南涔水为界,东西长46km,南北宽34km,总面积约1300km2。洈水水库灌区于1967年开灌,设计灌溉面积3.4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33万 hm2。
洛河渡槽是洈水灌区的一个关键性大型建筑物,担负着渡槽下游0.85万hm2耕地的工农业生产用水任务,在洈水灌区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渡槽于1967年6月建成,设计流量15.1m3/s,相应过水深2.37m。渡槽槽身为钢筋混凝土U形槽,半圆直径3.0m,直线段长1.35 m,纵坡降1/750。渡槽全长225m,有混凝土墩15个、重力式浆砌石槽墩4个,平均墩高8.2m,最高12.9m。槽身18跨,跨度12m,槽身高2.65m、宽3.8m,过水断面面积6.1m2。
经过40多年的运行,渡槽老化破损严重,槽身混凝土表面有大量裂缝,碳化严重,钢筋裸露锈蚀严重;伸缩缝止水损坏,漏水严重;现有7个槽墩出现了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致使槽身向河道上游偏移、错位,实测偏移最大值达0.5m。
2 险情分析
2009年8月3日16时30分,洛河渡槽在正常的灌溉输水过程中,第5节(从下游计)槽身槽底混凝发生垮塌事故。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及时赶赴现场,进行事故抢险,并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抢险应急方案。经现场勘测,裂缝最宽处达0.6m,平均宽度0.4m,长12m;渡槽槽身混凝土厚10cm,内外层混凝土碳化深度达3cm。渡槽槽身环向钢筋锈蚀严重,且已断裂,纵向受力钢筋完好。现场对其他段槽身进行检测发现,多节槽身存在贯穿裂缝(有水纹痕迹,痕迹处混凝土呈灰黑色),详见图1、图2。
图1 槽身纵向裂缝
图2 槽身环向钢筋拉断
以上勘测结果显示:
a.渡槽建设标准偏低且年久失修是本次险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洛河渡槽于1966年开工建设,1967年建成运行至今,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建设标准偏低;且运行期间,管理费用没有着落,致使年久失修,险象环生。
b.渡槽槽身出现贯穿性裂缝是导致险情的直接原因。渡槽槽墩基础沉降不均匀,槽身受力不匀称,槽身混凝土碳化严重,致使槽身裂缝环生,加之长期处于有水和无水的运行环境中,裂缝处环向钢筋锈蚀严重,故在该次输水过程中,发生事故。
3 除险加固设计
时值夏季作物的抽穗期,需水量很大。作物能否有效地得到灌溉,是作物能否高产的一个决定因素。根据抢险指挥部的要求∶“须在8月15日之前,保证渡槽除险……”,故本次设计着重考虑了以下因素:ⓐ洛河渡槽在2009年的全国大型灌区整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方案是拆除改址重建;ⓑ在工程实施以前,原洛河渡槽仍担负着下游近0.85万hm2耕地的灌溉任务;ⓒ保证完成2009年夏季灌溉任务,且投资最小;ⓓ工作量大且时间紧迫。综合以上因素,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如下。
3.1 第5节(从下游计)槽身除险设计
根据现场勘测,结合类似工程经验,第5节(从下游计)槽身采取拆除重建的设计方案。对槽身结构进行设计时,首先在保证槽身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为保证上下游水流顺畅,新建第5节的槽身仍采用U形结构;ⓑ为尽可能地避免槽墩偏心受压,故第五节槽身的重量与上下游槽身重量不能相差太大,并确保在浆砌石槽墩抗拉和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值以内。根据以上原则,并经实地测量,槽身结构尺寸定为净宽3m,U形槽直线段长1.35m,圆弧半径1.54m,圆弧角140°,跨度12m,详见图3、图4。
图3 新建渡槽横断面(单位:c m)
图4 新建渡槽纵剖面(单位:c m)
经计算,漕渡的结构强度及槽墩偏心受压强度均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3.2 其他段槽身加固设计
根据现场勘测,其他17节槽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槽身碳化严重,深度达3cm,部分槽身出现直径为5cm的孔洞。针对出现的险情,本次除险设计,首先对槽身的纵向和环向钢筋进行了复核,环向计算需配筋Ag=6.44cm2,实际配筋Ag=3.93 cm2;纵向计算需配筋Ag=54.68cm2(垮中),实际配筋Ag=58.29 cm2(垮中)。由上面的复核结果可知,环向受力配筋是不够的,纵向受力钢筋是满足要求的。复核结果同时也印证了前述勘测结果。同时,对存在孔洞的部位进行封堵。
3.2.1 加固材料的选取
为保证槽身正常运行,现拟采取适当措施对槽身环向强度进行加固。加强已建建筑物强度,一般选取柔性相对较好的材料,以适应建筑物的外形。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拟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碳纤维材料加固补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碳纤维是以聚丙烯(PAN)为原料经高温碳化而成。碳纤维原丝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可达普通碳素钢的十几倍,高弹模碳纤维的弹性模量也可达到钢材的2~3倍。目前常用于加固结构的碳纤维产品主要有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二者均可用于不同受力状态的构件补强加固,如受拉、弯曲、剪切和扭转等构件。该工程考虑到加固材料与混凝土结构受力变形要协调,且两者弹性模量大小应相当,故选用外包碳纤维布予以加固。加固材料选用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长江加固”CJ300—Ⅰ型碳纤维布,其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
粘贴胶的性能在碳纤维加固补强中的作用十分关键。该工程采用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长江加固”YZJ—CQ纤维复合材料浸渍粘结用胶,其性能指标见表2。
经类比计算,每节槽身须采用粘贴26.6m2的CJ300-Ⅰ型碳纤维布(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000MPa)进行加固。粘贴纤维布条条宽设为20cm,根据槽身受力特点,靠近肋端3m范围内的布条间距为0.5m,中间为0.4m。具体布置见图5。
表1 CJ300—Ⅰ型碳纤维布主要性能指标
表2 YZJ—CQ纤维复合材料浸渍粘结用胶性能指标
3.2.2 碳纤维布的施工工艺
a.施工准备。根据要求,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b.混凝土表面处理。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槽身外侧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cm。需要注意的是,若混凝土含水率大于4%,则应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
c.涂刷底胶。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待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d.找平处理。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待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e.配胶、粘贴碳纤维布。裁剪碳纤维板,布条宽为20cm,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并立即涂刷粘结树脂,胶层应呈凸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槽身外侧,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
f.养护、验收及质量检查。
图5 碳纤维布布置(单位:c m)
g.表面防护(碳纤维布表面刷2cm厚腻子)。
由于本次除险加固仅仅是临时性的,对于槽身混凝土的碳化不进行处理,仅对有孔洞的槽身采用高等级混凝土进行封堵。
4 效 果
洛河渡槽除险加固已于2009年8月13日全部完工,较指挥部的要求提前2天。考虑到灌溉的紧迫形势,新浇筑的槽身暂时不拆模,混凝土在达到初期龄期时,即行输水。现场输水观测显示,经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槽体结构无新的裂缝现象。洛河渡槽经除险加固后,运行情况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5 结语
通过洛河渡槽的险情,我们应看到我国大型灌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的大型输水建筑物(以薄壳渡槽为代表)大都到达了使用年限,随时都有发生险情的可能。因此,对灌区较大型建筑物进行综合整治已是势在必行。
需要注意的是,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使用时应注意电源及电器设备。丙酮、工业酒精及结构胶为化学制品,应密闭保存,严禁烟火,且在工程完工后,要妥善处理施工废料。因此,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必须由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以确保人员、工程以及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