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2010-04-28钟晓兵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制造业

魏 丹,钟晓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2006年8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 7.96∶1的关口,达到自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之后的历史新高。截至2008年12月31日,1美元兑 6.8346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达 15.73%,年均升值幅度达 5.24%。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逐渐增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幅度由汇改之初的千分之三扩大到目前的千分之五。人民币汇率的这一重大变化显然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沿海地区部分出口导向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甚至破产倒闭。由于这些出口型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其经营困境必然会给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问题带来更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和调整对我国重点行业就业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人民币升值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汇率调整和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个全球性问题,理论界也给予了大量研究。综观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汇率变动影响的定性研究。Krugman和 Baldwin(1987),Heikie和 Hooper(1987)以及Moffett(1989)等分别对美国的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进行了研究,得出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1]。Tokhir Mirzoev(2004)的研究得出,进口对升值和贬值的汇率传递弹性的高低与市场竞争程度相关,当市场竞争程度高、替代弹性(λ)大时,贬值的汇率传递弹性就高于升值时的汇率传递弹性;当市场竞争程度低、替代弹性小时,贬值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就低于升值时的汇率进口传递弹性[2]。第二,关于汇率变动影响的定量研究。George Allayannis和 Eli Ofek(2001)建立了一个市场投资组合回报率、移动贸易加权汇率指数回报率和企业普通股回报率的线性回归模型等等[3]。他们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共同点:定量预测汇率风险的数学模型大多在汇率的变化率和企业的回报率(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普通股回报率)之间建立线性回归关系。魏巍贤(2006)建立可计算一般模型定量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实际 GDP增长的影响没有呈现出线性的变化,当人民币升值 5%、10%和 20%时,实际 GDP分别下降 0.29%、0.73%和 2.18%。即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整体不利,而小幅度升值的影响甚微。因此,既要避免大幅度的升值,又可适当地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4]。第三,关于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Klein et al(2003)采用 1973—1993年美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会导致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本币实际升值对制造业就业具有显著的岗位破坏(job destruction)效应。他们还发现,本币实际升、贬值对就业的影响程度会随行业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增加[5]。万解秋、徐涛(2004)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的实际影响,统计显示,1994—2001年人民币升值反而有利于就业,而 1981—1993年则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加就业,并建议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宜大幅上升,但有必要对外汇管理和外贸体制进行适时的管理,以适应日益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体系[6]。

二、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

自 2005年8月至 2006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平缓升值期,从 8.11升至 8.00,升值速度仅为 1.38%;从 2006年下半年至 2007年4月,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达 5.6%;自 2007年5月至2007年底,升值速度已达 7%。因而,自 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 2008年第 1季度总计两年零 8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累计已达18%。

(一)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一般理论

汇率对就业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升值幅度。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其升值幅度。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不仅会对出口产生剧烈影响,而且会对出口企业的心理预期和市场信心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样就会间接地影响就业;人民币小幅度升值对于就业不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对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第二,出口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力。出口企业的规模经济程度越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水平也越高,当汇率变动时,企业调整投资对企业劳动需求的影响就很小。因此,出口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力越低,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就越大。第三,出口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资本劳动比率表示企业内部与单位劳动相结合的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设备先进程度越高,单位劳动的产出量就越多。因而当人民币升值迫使出口企业降低生产规模时,资本劳动比率高的企业将大幅减少资本投入,同时较少地减少劳动需求,相比之下,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企业为了降低同样的产出,必须大量减少劳动需求。因此,出口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越低,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就越大。

(二)汇率变动的就业替代效应

我们将人民币汇率升值引起的实际就业水平减少称为汇率变动的就业替代效应。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导致了国内的劳动成本及其他生产投入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导致降低了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从投资国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对我国的投资变得昂贵了。更进一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了劳动力需求与就业的下降。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汇率的升值将导致国内的出口品变得更加昂贵,从而使国内的出口丧失成本优势,这样,国内企业将重新调整企业的生产布局,把生产企业从国内转移到投资国,这也意味着我国劳动力需求与就业的下降。

(三)汇率变动的就业形成效应

我们将人民币汇率贬值引起的实际就业水平增加称为汇率变动的就业形成效应。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导致了国内的劳动成本及其他生产投入品价格的相对下降,从而提高了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从投资国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对我国的投资变得便宜了。投资国企业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即劳动力要素密集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引进了外商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大大推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生产规模标准化使得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些因素自然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我国就业机会。

三、汇率变动对我国宏观就业的影响

2008年以来,伴随着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下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经济不仅面临着恶劣的国际环境,同时还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落,在国际和国内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不断地升值。中国劳动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

(一)汇率变动的就业传导机制

汇率变动的就业传导机制包括:贸易收支,生产成本,货币供应,收入分配,预期,资本流动,工资和债务。汇率变动在这些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引起两国产品竞争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两国进出口的变化,使出口企业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两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影响到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行。汇率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生产行为的变化起作用的。图1为汇率变动的就业传导机制。

(二)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渠道

1.价格渠道。汇率波动引起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改变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改变国内商品的价格,进而将对进出口额产生影响,最后对就业产生影响。

2.资本渠道。汇率波动将通过影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储备,最终对就业产生影响。

3.政策渠道。汇率波动影响了货币当局的干预政策,从而导致了国内资产价格及货币供应的变化,总需求(投资和消费)也将受到影响,进而间接作用于就业状况。

图1 汇率变动的就业传导机制

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一)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 3%提高到 2007年的 13.2%。目前已拥有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代表的三大世界级制造基地。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 GDP增加值已达到 13 000亿美元,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然承担起了“世界工厂”的角色,这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和就业机会,也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领军行业是制造业,带动就业最多的也是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也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考验,现阶段中国只是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来吸引外资,中国的制造业也只是以加工制造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存在着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

中国制造业经历了 50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仍以低附加值,低利润的产品为主;而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大多被外资控制。我国的加工制造业集群多为资源依赖型和资本依赖型,缺乏自主创新的发展动力,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非常高。我国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粗放和高耗能为特点,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生产产品,其真正的价值却更多地被产业链上端所得。

2.技术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较弱

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自身素质的弱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我国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技术含量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7]。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名列 2008中国制造业 500强第一名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 2008世界 500强中制造业第一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相比,前者的营业收人、资产总额分别只有后者的 10.69%、20.66%,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企业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大部分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产品和技术极少;而企业又不能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缺乏消化吸收及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基本停留在仿制、实现国产化的低层次阶段,尚未形成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

3.制造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利润率低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仍然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低附加值产业,主要为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产业;而在处于国际产业链上游的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大型成套设备、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半成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使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极低,这极大地浪费了资源。我国制造业要发展,若继续走低成本之路,不但无法继续保持现有低端制造产业,而且最终也失去了向高端进军的机会。

(二)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的影响

1.削弱制造业生存基础

2007年以来,制造业已经迈入高成本时代,各项成本明显抬高。能源和原材料、土地价格、人工等直接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地价和房价涨幅过快。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价,大大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据业内人士测算,人民币每升值 1%,企业出口 1美元,就要损失近 0.1元人民币的利润。

2.国际需求减少,出口下降

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制造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且我国制造业产品的特点是附加值低、缺少技术含量和严重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出口大幅下降,企业亏损严重。据统计,2008年1—9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 22.3%,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2008年前 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 917亿元。2009年1月,我国出口下降 17.5%。像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 20%~30%已经倒闭或停产,大量的员工失业。另一方面,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全球信贷加速紧缩,使企业和消费者对盈利预期和就业前景的信心大幅下降,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造成我国出口和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3.外商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货币工资相对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资本回报率降低,减弱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流入我国的国际资本总量下降,特别是在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方面,影响会更大。2008年10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本年度第一次由同比增长转为同比下降,11月和 12月更是分别下降了 36.52%和 5.73%。由于降低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导致原有企业工人面临失业,就业水平严重受到影响。例如,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就把它的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越南,这造成了我国就业机会的丧失。

五、针对人民币升值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整合高效产业价值链

目前,中国制造业仍处于 6+1产业链的最低端,进入产业链的大物流环节,打造高效整合的 6+1产业链,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必经之路。我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的产业流程、运作模式、市场环境等已经非常熟悉。在产业链上,除了加工制造环节外,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环节上并不缺乏相关企业,但是它们分属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上各自为战,致使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性差,市场应变能力弱,运营效率低,利润微薄。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产业链条,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以提高运营效率与利润。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首先,必须大力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要集中力量推动高精尖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促进我国制造业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步向装备制造业的转变。其次,我们要结合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促进东部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优化制造业的区域布局结构。

(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鼓励自主创新

第一,建立产学研紧密联系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究开发市场所需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第二,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要积极投入研发资金,在自主开发上下工夫,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下工夫,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Heikie,W.I.,and P.Hooper.The U.S.Deficit in the 1980s:An Empirical Analysis.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1987,(3):303-304.

[2]Tokhir Mirzoev.A Dynamic Model of Endogenou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4,9(2):76-77.

[3]George Allayannis,Eli Ofek.Exchange Rate Ex-posure,Hedging and the Use of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1,(20):73-296.

[4]魏巍贤.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J].经济研究,2006,(4):47-57.

[5]Klein,M.W.,S.Schuh and R.K.Triest Job Creation,Job Destruction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 ics.2003,(59):239-265.

[6]万解秋,徐 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2):39—46.

[7]王立平.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5,(3):85-86.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怎样认识人民币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