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桑黄抑制高血糖症的研究

2010-04-26周长文王芳陶淑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桑黄菌丝体低剂量

周长文,王芳 ,陶淑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药用植物桑黄抑制高血糖症的研究

周长文,王芳 ,陶淑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目的了解桑黄抑制高血糖的作用。方法以桑黄菌丝体多糖为实验材料,设计浓度梯度(100、200、400 mg/(kg◦d)处理链脲佐霉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7 d,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能降低链脲佐霉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桑黄菌丝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率分别是0.93%、0.90%和1.99%。结论数据显示桑黄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降糖效果要优于中、低剂量组。

桑黄菌丝体多糖;糖尿病小鼠

桑黄(Phellinussigniarius、Phellinuslinte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桑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排毒,止血、活血等[1]。传统上,桑黄的活性成分——桑黄多糖都是从子实体中提取,但是,受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难度较大,资源匮乏,因而使得桑黄的开发利用也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证明从桑黄菌丝体中分离提取的多糖同样具有降血糖、保护肝脏等生理功效,从而祢补野生桑黄子实体因资源有限所导致的利用受限的实际问题,为更好开发和利用桑黄这一药用菌资源及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药品

本实验所用材料:桑黄菌丝体多糖由深圳市汇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昆明小鼠,购于山东医科大学动物饲养所,7~8周龄,18~20 g,雄性。

本实验所用主要药品:链脲佐霉素(sigma公司产品);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四川三诺临床诊断仪器公司)

2 桑黄菌丝体多糖降血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2.1 桑黄菌丝体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取雄性昆明小鼠40只(18~22 g),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与桑黄菌丝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灌胃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前 12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2h,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空腹血糖值(见表1),结果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2 桑黄菌丝体多糖对链脲佐霉素诱发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取雄性昆明小鼠50只(18~22 g),禁食16 h(自由饮水),每只以70 mg/kg尾静脉注射链脲佐霉素溶液,饲养72 h后,断尾取血。取造成高血糖模型(禁食 12 h,血糖大于11.1 mmol/L)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多糖组分别以高、中、低剂量桑黄菌丝体多糖溶液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2 h,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空腹血糖值(见图1),结果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图1 桑黄菌丝体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2.3 实验结果 1)对正常小鼠连续灌胃桑黄菌丝体多糖7 d,测此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表1:桑黄菌丝体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血糖浓度(光密度值)标准值:0.43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表1的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有降低作用,桑黄菌丝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桑黄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的降糖效果要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呈量效关系。2)桑黄菌丝体多糖对链脲佐霉素诱发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0.905(光密度值);桑黄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剂量为400 mg/(kg.d),血糖浓度0.604,降低率1.89%;桑黄菌丝体多糖低剂量组:剂量200 mg/(kg.d),血糖浓度0.73,降低率 0.93%;桑黄菌丝体多糖低剂量组:剂量100mg/(kg.d),血糖浓度0.866,降低率0.09%。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实验结果可见,桑黄菌丝体多糖能降低链脲佐霉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桑黄菌丝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率分别是0.93%、0.90%和1.8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表中数据显示桑黄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降糖效果要优于中、低剂量组。

3 讨论

对桑黄的研究于上世纪末在国内外逐渐兴起,其中韩国和日本对桑黄研究较多。国内外桑黄研究较多集中于桑黄深层发酵条件优化和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的研究,也有桑黄多糖分子结构及抗癌免疫学机理的研究等[2]。另外,对桑黄中药用活性成分桑黄多糖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抑制肝纤维化等活性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传统上桑黄的活性成分——桑黄多糖都是从子实体中提取。由于受到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难度较大,资源匮乏,因而使得桑黄的开发利用也受到限制。然而,虽然桑黄子实体栽培困难,但其菌丝体却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且该菌对培养基的理化性质并无特殊要求,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旺盛、浓密。

本实验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具有降血糖、保护肝脏功能的功效,有无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 谢明智.中药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4.

[2] 向志雄,黄诚,彭新君,等.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3):35-37.

R365;R63

A

1008-4118(2010)01-0001-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1.01

2010-02-11

猜你喜欢

桑黄菌丝体低剂量
桑黄——古老中药放新彩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研究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冬虫夏草发酵液和菌丝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分析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