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环瓜氨酸肽等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研究

2010-04-26陈宜恒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瓜氨酸阳性者类风湿

陈宜恒

(附属菏泽市立医院风湿科,山东 菏泽 274030)

抗环瓜氨酸肽等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研究

陈宜恒

(附属菏泽市立医院风湿科,山东 菏泽 27403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杭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S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542例RA患者随访1年,采用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AK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与Sa,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不同关节受累及DAS28评分。结果4种抗体均阳性的早期RA为99%;任2种及2种以上抗体阳性的早期RA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65.9%;Sa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诊断为早期RA的敏感性77.8%,特异性80.5%;抗体均阳性和任1.2.3种抗体阳性及4种抗体全阳性患者的多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的比率分别为48%、57%、59%、70%、70%和71%、71%、72%、76%、82%,抗体均阳性的患者中肘关节受累比例最大,占72%;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占比例最大。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早期诊断的特异性。

关节炎,类风湿;抗体;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多关节炎症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尽管对RA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及一系列诊断标准,但由于疾病早期与其它类型关节炎较难区别,导致对RA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有资料表明在疾病早期给予系统治疗会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寻找一种能准确诊断早期RA的方法是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通过患者血清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Sa抗体阳性情况来评估早期RA诊断的临床价值,同时结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不同关节受累及DAS28评分,进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以期为早期RA的诊断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2001年8月~2009年8月在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542例RA患者,女性390例,男性152例,年龄16~78岁,平均(47±12)岁 。患者具有关节炎临床表现,尚不满足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RA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其它风湿性疾病。

1.2 实验方法 1)抗CCP抗体采用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中所采用的抗原是人工合成的CCP,由荷兰学者2000年根据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CDNA序例合成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瓜氨酸肽,样本的OD值是阴性对照的正(负)三倍为阳性。2)AKA检测是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AKA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先将AKA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产生颜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AKA的浓度呈比例关系。3)APF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做定性分析,试剂由德国欧蒙公司提供,血清作1:20稀释观察5个视野,核周均质周形椭圆形荧光颗料为阳性细胞,>5个细胞为APF阳性,<2个为阴性,2~5个为可疑,于德国LEIC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4)Sa抗体,新鲜人胎盘行匀浆后离心,取上清,加入DE52阴离子交换剂,搅拌,用不同洗脱液洗脱再行透析冷冻干燥,-20℃保存,用20mg胎盘提取物(Sa抗原)溶于180/ulDSD-PAGE样品缓冲液中,沸水中煮3 min,加样。在10%的Tris甘氨酸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将分离的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所有待测血清均用缓冲液1:40稀释,与硝酸纤维膜孵育1 h。洗涤后,加入1:100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准记的鼠抗人IgG结合物,洗涤后加入底物溶液(OPD-H2O2),反应10 min,加入终止液,观察结果,出现分子量为50.000与55000的2条印迹带者被判为阳性,标准Sa抗原和标准Sa抗体阳性血清均由加拿大Menard HA教授提供。5)ESR用魏氏法测定、

1.3 临床参数 1)晨僵时间。2)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关节计数28个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导关节,双腕、双肘、双肩和双膝关节。3)DAS28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抗体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意义 从联合检测抗体的个数来看,4种抗体均阳性的患者RA的阳性率最高,说明4种抗体联合监测可以提高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

阳性抗体与早期 RA诊断分布:抗CCP抗体阳性者24例,其中早期RA 18例,占75.00%;AKA 阳性者0;APF阳性者4例,其中早期RA 2例,占50.00%;Sa抗体阳性者46例,其中早期RA 38例,占83.00%;Sa/APF阳性者12例,其中早期RA 8例,占67.00%;Sa/AKA阳性者6例,其中早期 RA 4例,占67.00%;APF/AKA阳性者0;APF/抗CCP抗体阳性者6例,其中早期 RA 4例,占67.00%;AKA/抗CCP抗体阳性者0Sa/APF/AKA阳性者8例,其中早期RA 6例,占 75.00%;Sa/APF/抗 CCP抗体阳性者106例,其中早期RA 104例,占98.00%;Sa/AKA/抗CCP抗体阳性者14例,其中早期RA 12例,占86.00%;APF/AKA/抗CCP抗体阳性者4例,其中早期 RA 2例,占50.00%;Sa/APF/AKA/抗CCP抗体阳性者142例,其中早期RA 140例,占99.00%;

4种抗体联合监测诊为RA分布:抗体阴性者58例,其中早期 RA 20例,占34.00%;任意1种抗体阳性者74例,其中早期RA 58例,占 78.00%;任意2种抗体阳性者136例,其中早期RA 118例,占87.00%;任意 3种抗体阳性者132例,其中早期 RA 124例,占94.00%;4种抗体阳性者142例,其中早期 RA 140例,占 99.00%。

2.2 早期RA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3。分析比较ESR、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不同关节受累及ADS28评分,关节肿胀数、小关节受累数均与抗体阳性个数相关。在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体个数越多,压痛关节数达3个以上所占比例越多;3种以下抗体阳性的关节炎患者有70%关节受累呈对称性,3种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80%呈对称性,在不同抗体个数中,4个抗体均阳性的患者的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受累的比例最高;从DAS28评分中可以看出4种抗体全阳性,病情缓解的比例是最低,活动障碍的比例最高。

表3 多个临床相关因素与抗体阳性个数百分率关系

3 讨论

RA不可逆性关节损害往往发生在病变的前2年,循证医学证实,前 3~4个月是治疗的窗口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

在我国的RA的发病率约为0.33%~0.38%,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关节破坏,2年致残率为50.0%,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大大减少致残率的发生。目前常采用的仍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该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片以及RF检测,而符合该诊断标准的患者已基本进入RA中的晚期,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在RA的遗传标志、自身抗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相继发现了一些对RA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我们也进行了相关抗体研究,优选了CCP抗体ADF、AKA及Sa抗体,通过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这四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在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保证一定的特异性,为早期RA的诊断提供特异性指标,必要时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1] Girdlli F,Foschi FG,BedeschiE,et al,Is anti-cyclic itrullin-ated peptide a useful laboratory test for the diagh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llerg Immunol,2004,36:127-130.

[2] 董巍,张剑波,胡雪,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1:84-86.

[3] 田昕,毕黎琦,栗占国.抗瓜氨酸化Ⅱ型抗原抗体的检测及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34.

[4] 牛红青,李小峰,张莉芸,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及骨侵蚀关系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9):603.

R446.62;R593.22

A

1008-4118(2010)01-0005-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1.05

2010-03-01

猜你喜欢

瓜氨酸阳性者类风湿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血浆L-瓜氨酸和L-精氨酸浓度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自愿无偿献血者采前筛查ALT和HBsAg的调查与分析
瓜氨酸的药理作用及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
333例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