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 Slit2表达的影响*

2010-04-25尹明锡宋金铃时素华郑光华李志刚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陕西中医 2010年5期
关键词:轴突督脉电针

尹明锡 宋金铃 时素华 宋 萌 耿 直 郑光华 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指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在正常脊柱和脊髓组织,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各项功能,包括运动、感觉、括约肌和反射功能障碍 ,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损伤修复也是神经科学领域内一道尚未解决的难题。督脉电针治疗 S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督脉电针是电针中最常用的一种 ,治瘫首取督脉[1-2]。本实验通过 RT-PCR研究SCI后 Slit2 mRN A的表达 ,探讨针刺治疗 SCI作用机制 ,旨在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 雄性健康 SD大鼠 72只,体重 240±20g,由北京维通利华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各 18只,每组再随机分为三个时间组,6h、1d和 7d组。

1.2 针具 针灸针用华佗牌无菌针灸针,规格:0.30×13mm。电针用韩氏(HAN S)电针仪,型号 LH-202H。

1.3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作 用 10%水合氯醛(3.5mL/kg)腹腔麻醉,固定于自制的弓形手术台上。按肋骨确定椎体序列,大鼠背部最下端肋骨缘横对 T13为标志,向上依次定位 T9-T11。背部脱毛剂脱毛;分离背部肌肉,沿深筋膜肌肉附着点剪开深筋膜,暴露棘突和椎旁肌肉;用刀片自棘突向两侧顺次剥离椎旁软组织,暴露 T9-T11段棘突和椎板;用组织钳咬住 T10棘突轻轻上提,显露 Tl0T11椎间隙,弯眼科剪剪除T10椎板及其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暴露脊髓;参照经典的改良式的 Allen’s打击方法,用自制的打击器打击 T10段脊髓5cmx10g,立即移去打击器,模型成功标准是:鼠尾持续剧烈摆动数秒,双下肢及背部肌肉瞬时收缩,硬脊膜下出血,麻醉醒后双下肢表现为不完全瘫痪。

1.4 治疗 电针组于造模后大约半小时即大鼠苏醒后先行 CBS评分,再选取“大椎”(DU14;第 7颈椎棘突下,向下斜刺 )、“命门”(DU4;第 2腰椎棘突下,向上斜刺)进行针刺治疗,进针约 0.5-0.7cm。使用韩氏 LH-202H型穴位神经刺激仪,大椎穴接阴极 ,命门穴接阳极,持续脉冲电流,频率 2Hz,治疗时间 20min,输出强度在刚开始时以背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待其适应后则以双下肢瘫痪肌肉出现有节律的收缩为度。电针组每天同一时间重复治疗一次。

药物组于造模后以 30mg/kg体重的甲基强的松龙尾静脉注射。药物组于第二天同一时间以 5.4 mg/kg体重的甲基强的松龙尾静脉重复注射一次,之后再不给药。

空白组和病理组不做任何治疗,但要在同一时间均抓取一次,以保证应激条件相同。

1.5 动物取材 造模后 6h、1d、7d取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大鼠各 6只,动物处死后,迅速置于冰盘上取脊髓损伤区 1cm约 50mg的脊髓组织,置于匀浆器中,加入 Trizol试剂 lmL匀浆,冰上作用 l0min。

1.6 指标的检测 总 RN A抽提试剂盒 Trizol购自Invitrogen(GIBCO公司 ,USA),USA)。 Slit2、Nogo-A特异性引物由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成(采用 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Slit2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为 5CTTgCCCAT CAATgCCTTCTCCTA-3和5 gCAgCCgCACTTCACCACT T TCTC-3,扩增产物长度 410bp;β-action为内参照,上、下游引物5 rGCTGAGTATGTCGTGGAGTC-3和5 GATGCAGG GATGATGTTC-3,扩增产物长度 356bp。参照 GIBCO公司RN A抽提试剂盒说明提取总 RN 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RN A含量,-70℃保存。取总 RNA2uL,按照 PCR反应试剂盒操作进行 ,RT反应:采用 20μL反应体系,Total RN A2 μL,Oligo(dt)primer 1 μL,H2O14.5ul,M Buffer 5.0 μL,dN TPS 1.0μL,RNase Inhibitor0.5 μL,M-MLV(反转录酶 )1.0μL,轻度离心 3~ 5s,反应条件为 42℃60min,95℃5min,4℃保温或 -20℃保存备用。 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 5min,然后 94℃、56℃、72℃分别 30 S,30循环,最后 72℃延伸 8 min。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PCR产物,使用凝胶图像分析软件 Bandscan4.5测定实验组 Slit2条带和内参β-actin的灰度值,以两者的比值表示 RT-PCR实验组产物的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 SAS软件进行。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 结 果 图像中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 6h、1d、7d的 RT-PCR检测结果各得到一条 410bp(Slit2)的扩增产物 (图 1~ 3)。

2.1 根据结果分析统计 造模后 6h: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Slit2 mRN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的 Slit2 mRN 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物组和电针组 Slit2mRNA基因表达互相比较,电针组略高于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造模后 1d: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Slit2 mRN 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的 Slit2 mRN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物组和电针组 Slit2 mRN A基因表达互相比较,电针组略高于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造模后 7d: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Slit2 mRN 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的 Slit2 mRNA基因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物组和电针组 Slit2mRN A基因表达互相比较,电针组略高于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表1 脊髓组织中 Slit-2基因表达图像分析结果(±SD)

表1 脊髓组织中 Slit-2基因表达图像分析结果(±SD)

注:与模型组比较△ P<0.05。

组 别 n 6h n 1d n 7d模型 组 6 0.410± 0.049 6 0.503± 0.031 6 0.617± 0.10空白 组 6 0.288±0.063△ 6 0.225±0.061 6 0.217±0.022△电针组 6 0.616±0.031△ 6 0.714± 0.102△ 6 0.813±0.114△药物组 6 0.580±0.134△ 6 0.694± 0.112△ 6 0.745±0.059△

2.2 脊髓 Slit-2基因表达图

图中最左边泳道为 maker,2~ 7泳道为 1d模型组,8~ 13泳道为 1d空白组,14~ 19泳道为 1d药物组,20~ 25泳道为 1d电针组。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型组条带颜色较暗,表示其表达较少;电针组和药物组条带颜色较亮,表示其表达较多。

3 讨 论 SCI属中医“截瘫”、“痿癖”范畴。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虽在脊柱,主要损及督脉。督脉总督周身之阳经,有统摄元阳、振奋全身阳经的功能,且督脉与任、冲、阳维脉皆有联系,可调节全身气血,在全身经络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的功能相类似。因此一旦损伤,则气血瘀滞,累及手足三阳经,导致经气不利、经络不通 ,或者出现肢体麻木 ,不能活动,甚至因阳经久病而损及阴经,最终出现阴阳俱虚。总之,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后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乃因瘀阻督脉,枢机统帅失职 ,三阳经气血逆乱而致。其病因为“瘀血”,病机为“督脉枢机不利”。因此在治疗上应该疏通督脉以壮一身之阳气,而气能行血,气壮则血活,血活则瘀去,瘀去则气机调畅、络活经通。督脉电针调节督脉经气、疏通气血,还是一种脉冲电场,具有针刺和电场双重作用。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证明[3-5],电针能促进 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Slit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神经生长导向因子[6]。分子质量170~ 190KD,它以浓度梯度指导生长锥靶向生长[7],通过排斥性轴突导向,促进轴突分支,并且在神经发育过程中通过排斥作用引导神经前体细胞迁移[8,9]。Slits的主要功能为:对轴突生长的排斥性导向作用;引导神经细胞运动的导向作用;促进背根神经节轴突的延伸和分枝;抑制化学趋向因子诱导的白细胞运动[10]。

哺乳动物中现已发现 3种亚型:Slit1,Slit2,Slit3[11,12],其中在指导脊髓抻经投射方面。Slit2起主导作用[13]。 Tessier-Lavigne实验室证明 Slit2可排斥某些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还可促进感觉神经元轴突的延伸。通过原位杂交观察到 Slit2 mRN A表达在发育期脊髓神经管的腹侧、背侧中线结构以及运动神经元前体区域。Slit2作为关键蛋白指导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向发挥重要作用[14]。

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正常成年大鼠(空白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中,slit2 mRN A表达较低 ,脊髓损伤后的 6h、1d和 7d slit2mRN A表达显著升高,炎性细胞开始在损伤周围浸润.此时损伤位点上方前角运动神经元中 slit2 mRN A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电针组和药物组 6h、1d和 7d slit2 mRN A表达明显升高程度大于模型组。这提示,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 Slit-2 mRN A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对轴突的正确导向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诸多神经营养因子如 NGF,N T-3,bFGF,BDN F,GDNF等在 SCI后均有表达,但再生轴突都很短且往往不能和损伤远端建立正确的联系,而 Slit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其结构的复杂性本身就已说明它在引导神经生长方面的重要地位,本实验观察到督脉电针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 Slit2大量表达。督脉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 SCI后脊髓 Slit的表达,引导再生的轴突穿越脊髓损伤区并沿着正确的路径投射到靶目标,实现和下位靶器官的精确联系,从而促进 SCI后的修复。

SCI后的再生修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脊髓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电针刺激通过什么样的信息传导通路对 Slit2表达进行调控,以及电针治疗 SCI,均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1] 陈志华.150例外伤性截瘫的针刺治疗与体会 [J].天津中医,1989,(5):5.

[2] 许健鹏,王明久,刘学茹,等.以督脉电针为主治疗脊髓损伤 80例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4,10(6):13-15.

[3] 徐 斌.脊髓针为主综合方法治疗外伤性截瘫 286例疗效观察 [J].中国针灸 ,1990,10(2):7.

[4] 李志刚,刘书坤.近十年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6):386-388.

[5] 韩清民,谢 杰,柴生颤,等.电针督脉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7(25):637-639.

[6] Brose K,Bland K,Wang KH,et a1.Slit proteins bind robo receptors and have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ole in repulsive axon guidance[J].Cell,1999,96:795-806.

[7] Wang KH,Brose K,Arnott D,et a1.Biochemical purification of a mammalian slit protein a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sensory axon elongation and branching[J].Cell,1999:771-784.

[8] Wu W,Wong K.Chen J,et a1.Nature,1999;400(6742):331-336.

[9] De Castro F.News Physiol Sci,2003;18:130-136.

[10] 王 枫,都爱莲.Slit:一种新的神经生长导向因子.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2,29(5):454-455.

[11] Neil V,Victor L,Izabell M,et a1.Expression patterns of slit and robo family members during vertebrate limb development[J].Mechanisms of Development,2001,106:175-180.

[12] Li Jia,Lan Cheng,Jonathan R,et a1.Slit/Robo signaling is necessary to confine early neural crest cells to the ventral migratory pathway in the trunk[J].Devlopmental Biology,2005,282:411-421.

[13] Plump AS,Emkine L,Sabatier C,et al.Slitl and Slit2 cooperate to prevent premature midline crossing of retinal axons in the mouse visual system[J].Neuron 2002 Jan 17,33(2):219-232.

[14] 刘 肃,刘 华.导向因子 S1it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293-295.

猜你喜欢

轴突督脉电针
microRNA在神经元轴突退行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轴突的修复作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中枢神经损伤后轴突变性的研究进展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cAMP-Epac 转导通路对中枢神经轴突再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