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壮艾炷灸的温度时间曲线

2010-04-25杜广中卜彦青王淑香张丽娟湖北中医学院2008级博士生武汉430065

陕西中医 2010年5期
关键词:艾炷艾绒灸法

杜广中 卜彦青 王淑香 张丽娟 湖北中医学院 2008级博士生(武汉 430065)

艾炷灸是临床常用灸法,其实质是在穴位上施以可控而有序的温热性伤害性刺激,亦即有限而可控的烧伤。我们针对这种刺激,实验检测了一壮艾炷灸后温度与时间关系,以了解其有序性。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艾炷的大小 经典艾炷的大小,并没有国家标准,为研究方便,我们采用中国苏州东方艾绒厂生产的圆柱状小艾条,由纯艾绒、外裹以桑皮纸制成。为统一标准,筛选其质量为 (720± 10)mg,柱高(16± 0.5)mm,直径(11± 0.5)mm的小艾条 ,作为本研究用标准艾炷。

1.2 实验动物及部位 家兔 30例,雌雄不分,体重不限,保持其自然状态,用剃刀及脱毛剂(BaS)在实验的前一天除掉肾俞穴部位约 10cm2之皮毛。直接灸组和隔姜灸组各 15例。

1.3 艾炷炷内温度测量方法 将标准艾炷固定,350℃温度计插入艾炷柱体中央,尖端深入 5.5mm,艾炷上方点燃后即计量其温度变化,每分钟末读数并记录。

1.4 直接灸方法 将标准艾炷固定并悬置于 150℃温度计的上方 2mm处,艾炷上方点燃后即计量其温度变化,每分钟末读数并记录。

1.5 隔姜灸方法 将标准艾炷置于鲜生姜片(厚 2±0.1mm,直径 20± 1mm,产自山东莱芜)上,再直接放置于 100℃温度计的上方,艾炷上方点燃后即计量其温度变化,每分钟末读数并记录。

1.6 观察壮数及其时间 每只家兔三法均观察 6壮,艾炷燃烧完毕并记录至温度恢复至室温,一般在 30min以内。

1.7 数据处理 测量得到的数据用 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艾炷燃烧后炷内温度变化 6壮艾炷灸室温(23.50± 2.08)℃,实验中控制在 1℃内,结果温度时间曲线呈双峰。开始到灸后第一峰(9.50±3.00)min,峰值(247± 40.70)℃;到灸后峰谷 (13.00± 40.8)min,谷值 (180.50±77.23)℃;到灸后第二峰 (17.75± 4.65)min,峰值 (298.25±22.25)℃;灸后炷内温差最大值(274.75± 23.04)℃,艾灸时间(28± 4.97)min,其灸 后温度时间关系 ,见表 1、图 1、图 3。

2.2 直接灸后温度变化 6壮艾炷灸室温(19.32±1.77)℃ ,实验中控制在 1℃内,从开始到灸后温差最大值(9.83±2.64)min,差值 (92.35± 11.26)℃ ,艾灸 时间 (20± 3.29)min,其灸后温度时间关系,见表 2、图 2、图 3。

表1 艾炷燃烧后炷内温度变化表

表2 直接灸后温度变化表

2.3 隔姜灸后温度变化 6壮艾炷灸室温(17.65±1.27)℃ ,实验中控制在 1℃内,从开始到灸后温差最大值(11±1.67)min,艾灸时间 (21± 4.21)min,灸后 差值 (33.47± 4.38)℃ ,艾灸时间 (21±4.21)min,其灸后温度时间关系见,表 3、图 2、图3。

表3 隔姜灸后温度变化表时间关系

3 讨 论 灸法发明于我国周、秦之前,《内经》已有记载。古代文献多为应用于疾病的记载,如《明堂灸经》、《千金方》、《扁鹊心书》、《外台秘要》[1]等;其作用,仅从其疗效推测为散寒通络、回阳固脱、行气活血、防病保健等[2];基础研究方面,从近代开始日本医学界率先研究了艾灸对于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等的影响及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等;我们检索了 1952年至今的医学期刊,共有 183条主题为“艾炷灸”的医学文献,其中 110余篇为以艾炷灸为主治疗各类疾病的研究文献,30篇艾灸作用机理的研究文献,数篇对皮温影响的文献[3~5],而鲜有研究艾炷灸的温度时间曲线的文献。

3.1 有关标准艾炷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腧穴以温热性刺激,其经典的施灸原料是纯净而细软的艾绒,而艾炷灸又是最经典的灸法。因此本研究就把艾炷灸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有关艾炷的形状、大小,国家并没有统一标准,各类文献记载不一。所选用灸法、腧穴的不同及患者年龄等因素,在传统上都左右着艾炷的形制。这影响着研究者的结果,非常不利于灸法的现代研究,以致于对各家的研究结果难于比较。鉴于此,本研究选择中国苏州东方艾绒厂生产的圆柱状小艾条作为标准艾炷,对此我们主要考虑研究用艾炷的形制同一性,以免由于艾炷的形制不统一对结果造成影响,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对照。至于这种形制的艾炷是否符合临床灸法的实际,以及临床使用的标准艾炷的制定标准及其依据,本研究并没有考虑,但这非常值得重视。

3.2 艾炷炷内燃烧温度 直接测量艾炷燃烧时的温度变化,对了解温热性刺激,这一灸法信号源的物理参数,是十分重要的。承淡安老前辈曾就动物尸体及患者行学理试验,以不同大小艾炷,测量其温度量,结果:在空气中,用寒暑表的水银柱,裹以鸠卵大乃至鸡卵大之艾绒,从周围燃烧之,呈 640℃的高热,送风助燃,则达至 670℃。又以电温计测算,巨大艾(枣核大)的热度,在 350℃上下 ,大切艾 (绿豆大)为 130℃ ,中切艾(大米粒大)为 100℃ ,小切艾(麦粒大 )为 60℃。放于家兔腹壁上,用寒温计测量 ,巨大艾平均为 100℃,大切艾为 93.5℃,中切艾为82.5℃ ,中小切艾为 62.5℃,小切艾为 61℃[6]。 我们体会 ,随着测量温度计的施放位置不同,其温度变化亦不相同,本研究选择艾炷中心点作为测量点,结果温度时间曲线呈双峰,灸后炷内温差最大值平均数(274.75±23.04)℃,艾炷燃烧完毕需时(28±4.97)min。这明显与直接灸和隔姜灸不同,推测主要是因为温度计较粗,影响了艾绒的燃烧,实验中也观察到在峰谷时,灸烟较少,导致温度回落,出现双峰曲线,时间延长。

3.3 灸法的温度时间关系 灸法对人体施加影响的关键因素是给腧穴以外来的温热性刺激,其实质是温度的变化及有序性,探讨这种刺激信号的有序性变化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描述和理解的清晰,本研究只选择观察单壮艾炷施灸后温度变化的时间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是直接灸,抑或是隔姜灸,其温度变化曲线呈单峰,均有缓慢上升期、急速上升期、急速下降期和缓慢下降期,与炷内温度变化平行。

3.4 直接灸和隔姜灸的异同 以往认为隔姜灸,之所以用生姜片把艾炷和皮肤隔开,主要是生姜的药理作用,温中散寒、温肺解表,及其皮肤刺激作用。本实验结果清楚表明,除以上原因外,隔姜灸尚能“缓冲”灸后温度变化,一是可以降低灸后温差,隔姜灸灸后温差最大值仅是直接灸的 36.24%(P<0.01),二是延长灸后到达温差最大值的时间,直接灸(9.83±2.64)min,隔姜灸(11±1.67)min。另外隔姜灸没有“灸痕”,所谓“灸痕”,在实验中发现直接灸后的玻璃板上留有淡黄色的焦油状物,称之为“灸痕”,而隔姜灸没有,说明生姜片过滤了这种物质,至于“灸痕”是什么以及有无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1] 闫瑞兰,张联惠,黄斌强,等.《外台秘要》在灸疗方法上的贡献 [J].陕西中医,1996,17(12):564-565.

[2] 王联庆,毕晓林,王 坤,等.艾灸作用浅谈 [J].陕西中医,2006,27(6):713-714.

[3] 刘农虞,杨兆民.灸法对皮温的影响[J].江苏中医,1993,14(11):31-32.

[4] 杨华元,胡追成.艾灸的生物生理特性 [J].中国针灸,2009,(11):897-898.

[5] 刘农虞.不同灸量、灸质、灸法的研究 [J].针灸临床杂志,1993,9(2):61.

猜你喜欢

艾炷艾绒灸法
旋转的钢铁厂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Chinese Acupuncture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千锤百炼艾成绒,一闻二搓三看识“上品”
隔姜灸治腰痛
不同质量艾炷灸温度时间曲线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