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痰护肝汤治疗脂肪肝 30例
2010-04-25祝玉清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454001
祝玉清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 (焦作 454001)
脂肪肝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例综合症。在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在 5.2%~ 11.4%之间,有 1.5%~8.0%的患者可能将发生肝硬化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目前认为,脂肪肝的主要易患因素有饮酒、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遗传等。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或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胃虚弱,而致聚湿生痰、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于肝形成脂肪肝。故痰湿、瘀血、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消痰护肝汤治疗脂肪肝患者60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脂肪肝患者均系本院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 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诊断标准。B超表现为: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前缘变钝。根据门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其中男22例,女 8例;平均年龄 (45.32±15.12)岁。对照组 30例,其中男 23例,女 7例;平均年龄 (42.56±14,31)岁。两组患者经检验,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合并症和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肝得健 2片,2次 /d,维生素 E胶丸 1粒,3次 /d,维生素 C2片,3次 /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消痰护肝汤,黄芪、草决明各 30g,丹参 20g,泽泻、金钱草、郁金各 15g,赤芍 12g,柴胡 10g组成。由焦作市人民医院煎药房提供),每次 200mL,早晚各 1次,30d为 1疗程,应用 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
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肝、脾 B超、肝功、血脂、血糖变化。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数据均以(±s)表示。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变化比较 治疗组经治疗后肝功计分均有降低(P<0.05,P<0.01),其中 GGT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经治疗后 ALT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AST、GGT下降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计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变化比较(n=30)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变化比较 治疗组经治疗后血脂、血糖均有降低(P<0.05,P<0.01),其中 TG降低及 HDL-C的升高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后GLU、TG降低及 HDL-C升高有意义(P<0.05),TC下降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血糖、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变化比较(n=30)
两组治疗前后肝脏 B超例数变化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脏 B超例数变化比较(n=30)
不良反应 所有入组患者服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中医认为本病由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虚,湿邪、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淤积于肝所致,病位在肝,与脾、肾有关。痰湿内阻、瘀血阻络、肝失条达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虚是病理基础。消痰护肝汤正是针对此病机的施治。本方由泽泻、黄芪、赤芍、郁金、柴胡、金钱草、草决明、丹参组成。方中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浊之功;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之功,二药共为君药;丹参、赤芍具有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共为臣药;草决明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郁金具有活血止痛、凉血清心、行气解郁、利胆的用用;金钱草具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功效。三者合用,助主药祛湿化痰、使痰湿从二便分消;柴胡、枳壳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结气得散、瘀血得化,共为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泻、草决明、郁金具有降低血脂和保护肝细胞作用[1]。丹参、赤芍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柴胡、黄芪、金钱草有保肝利胆功能[2]。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表明,消痰护肝汤治疗组治疗后 ALT、AST、GGT均有降低,尤其是 GGT降低有显著意义,提示消痰护肝汤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组织再生,使受损的肝细胞恢复正常来改善肝功能。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检测表明,消痰护肝汤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可能是通过改善糖代谢、脂质代谢治疗脂肪肝。治疗前后 B超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脂肪肝轻度、中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综上所述,消痰护肝汤能减少肝脏脂肪蓄积而有效降低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脂水平,完全有可能阻止肝纤维化形成及其进展。
[1] 谢应英彪,王天宇,沈志,等.脂肪肝防治 [M].北京:金队盾出版社,2001:60~ 61.
[2]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