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心通脉Ⅱ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60例

2010-04-25杨清华何新兵张清伟张振千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2

陕西中医 2010年6期
关键词:通脉养心内径

杨清华 何新兵 张清伟 张振千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 53002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损伤终末阶段的一组症状群。我们采用全国名老中医李锡光主任经验方养心通脉Ⅱ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 2007年 1月~2008年 12月住院及门诊病人,共 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治疗组男 37例,女 23例,平均年龄 (60.6± 4.5)岁;病程 (3.4± 1.6)年;心功能Ⅱ级 16例,Ⅲ级 28例,Ⅳ级 16例;基础心脏病:冠心病 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14例,扩张型心肌病 9例,风湿性心脏病 4例。对照组男 35例,女 25例,平均年龄 (58± 4.8)岁;病程 (3.2± 1.4)年;基础心脏病:冠心病 3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15例,扩张型心肌病 6例,风湿性心脏病 5例;心功能Ⅱ级 18例,Ⅲ级 27例,Ⅳ级 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按照W HO及我国 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颁布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标准。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94年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 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之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 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Ⅳ级;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年龄在 30岁~75岁之间,原发病为冠心病 (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

治疗方法 对照组视病情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方,药物组成:红参、白术、麦冬、五味子、川芎、当归、远志、炙甘草各 10g,黄芪 30g,丹参 15g,木香 3g。 水煎400mL,每日 1剂,早晚各服 200mL。两组均治疗 4周。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疗效标准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按 NYHA标准分级评价心功能疗效。显效:心功能提高 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 1级及以上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 1级者。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显效:主次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症候积分为 0或减少≥70%;有效: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经 Ridi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例(%)]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各证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 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两组患者 LVDD、LVEF疗效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 LVDD和 LVE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3。

表3 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窒射血分数比较(±s)

表3 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窒射血分数比较(±s)

组 别 时间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 FF%)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0.38±0.04 0.43± 0.07△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1.72±3.05 56.16± 4.04△61.36±3.00 60.24±3.44 0.38±0.05 0.40±0.05

讨 论 中医虽无心力衰竭的病名,但医家多根据其发病的主症或主要的病机而将之归于“喘证”、“心咳”、 “心痹”、“心水”、“水肿”等范畴,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气阴两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1]。养心通脉Ⅱ方是全国名老中医李锡光主任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方,方中人参补益心气为君药;黄芪为补气之要药,参芪伍用,其补气作用尤强,可加强君药的补益心气作用,俾心气旺盛,气行则血行,瘀血可散;白术健脾燥湿,章纳川则说:“人参无白术,其气不入络,白术无人参,其气不入经,参术同用,共相依附,方能达贯周身脏腑之间”;而五味子、麦冬益气、养阴、生津,合人参即成“生脉饮”,所谓生脉者,即正气旺,则血脉充也,有益气复脉之功效,共成益气养阴之功;方中加入丹参、川芎、当归以活血祛瘀,通脉;远志、炙甘草以安神定志;木香以行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祛瘀,养心安神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人参二者均为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脏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结构的完整,增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血流量,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2];动物实验证明麦冬能显著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和增加冠脉血流,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稳定细胞膜及改善心肌收缩力[3];丹参、川芎、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微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4]。

[1] 徐淑乐,曹雪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演变规律认识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545~ 5547.

[2] 阴 健,郭力弓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3,6~ 7,596~ 597.

[3]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95.

[4] 李仪奎 ,姜名瑛.中药药理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29.

猜你喜欢

通脉养心内径
养生与养心
夏至重养心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夏至养心喝“三茶”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修身首先在『养心』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