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干支推算新法
2010-04-25,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子午流注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发展成熟于金元明时期,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脏腑经络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定的一种逐日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1]。子午流注针法运用于临床取穴,主要有纳甲法和纳子法,同时养子时刻注穴法与纳甲法、纳子法一样都是利用天干地支推算五输穴按时开穴的针灸方法[2],无论哪种方法,都强调按时取穴,子午流注的干支推算法。笔者认为,目前学者虽然对子午流注干支推算法论述颇多[3-5],皆有简单问题复杂化或不完整的韵味。子午流注推算法包括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的推算方法,临床治病尤以日、时干支为要,因此熟悉其整个体系的干支推算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笔者通过对子午流注的研习,总结了一套实用性强的子午流注推算新法,现简要阐述于下。
1 年干支推算法
运用公式:(公元年份-3)÷10(12)=商…余数,此式中算干用10,算支用12。取余数数干支,数干从甲起、含甲,数支从子起、含子,若无余数,干取10,支取12。例如2010年,依据上式求得(2010-3)÷10(12)=200(167)…7(3),则天干取7为庚,地支取3为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
2 月干支推算法
月天干运用公式:12×该年天干数+当月月数=和。取和的个位数数天干,从甲起、含甲,若个位是0,取10。月地支,1月至12月依次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各月固定不变。例如2010(庚寅)年3月,月天干依据上式求得12×7+3=87,个位数为7,即天干为庚;而地支为辰,故2010年3月为庚寅年庚辰月。
3 日干支推算法
在求取具体的日干支之前,需要计算当年的元旦干支。
3.1 元旦干支 运用公式:①公元年数÷80=商…余数(A);②余数(A)÷4=商(B)…余数(C);③[(A-1)×5+B+1+(-1)]÷10(12)=商…余数(D),此式中若前式C不为0用1,否则用-1,算干用10,算支用12,取余数D数干支,数干从甲起、含甲,数支从子起、含子,若无余数,干取10,支取12。例如2010年元旦,由公式①得A=10,由②得B=2,C=2,因C不为0,公式③中取1,则有[(10-1)×5+2+1]÷10(12)=4(4)…8(0),天干取8为辛,地支取12为亥,故元旦干支为辛亥。
3.2 体日干支 采用公余数法,在运用公式前先要知道每月的双月公余数。平年中,双月2,4,6,8,10,12的日干剩余数依次为-1,0,1,3,4,5;单月1,3,5,7,9,11的日数依次为31,31,31,31,30,30。则1至12月的双月公余数依次为0,31,-1,-,1+31、0、0+31、1、1+31、3、3+30、4、4+30。闰年中,双月2,4,6,8,10,12的日干剩余数均增加1,依次为0,1,2,4,5,6,则1至12月的双月公余数依次为0,31,0,0+31,1,1+31,2,2+31,4,4+30,5,5+30。
运用公式:(双月公余数+日期)÷10(12)=商…余数。取余数从元旦的日干支数起,含元旦的日干支数,若无余数,干取10,支取12。例如2010年3月3日,日干支依据上式求得(-1+3)÷10(12)=0(0)…2(2),则日天干取2,从元旦天干辛算起为壬,日地支取2,从亥算起为子,故2010年3月3日为庚寅年庚辰月壬子日。
4 时干支推算法
时天干,运用公式:(12×已过日干数+所求之日的时辰数)÷10=商…余数。取余数数天干,从甲起、含甲,若无余数,取10。时地支,根据表1可求得。
表1 时间地支计数表
例如2010年3月3日下午4:30 ,即庚寅年庚辰月壬子日16:30,日天干为壬,则已过日干数为8,时辰为16:30,对应的时辰数为9,由上式求得1(2×8+9)÷10=10…5,则时天干取5为戊;时地支对应表中的申,故2010年3月3日下午4:30为庚寅年庚辰月壬子日戊申时。
5 小结
综上,在整个干支推算过程中,计算月天干需明确年天干,计算日干支需明确元旦干支,计算时天干需明确日天干。然而按临床最常用的徐氏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关键在于知道具体的日天干和时地支,故在应用时只需求得二者即可。如2010年3月3日下午4:30的日天干为壬,时地支为申,则按纳甲法取穴表[6]应取解溪穴。需要注意的是元旦干支的计算略显麻烦,本法在计算日干支时使用了公余数法,不同于较为常见的日干支各月加减数。总之,只有掌握了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才能系统的对子午流注推算法有所认识,为临床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开穴更好的服务。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83.
[2]周桂桐.曹一鸣教授子午流注针法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4,21(1):4-6.
[3]齐金成,徐书立.新编子午流注日干支推算法[J].中医研究,1998,11(5):1-2.
[4]赵永烈,刘强.用数学公式计算年月日时的干支[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4):9-11.
[5]陈永华.日干支推算新公式[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2):128-129.
[6]蔺晓源,毛京京.子午流注纳甲法解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