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应用探讨
2010-04-23蒋永明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广东深圳518029
蒋永明(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广东 深圳 518029)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营利润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幸运而生。在供应链中,企业通过外包、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与其它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生产、采购、库存等管理。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维持良好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至关重要。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信息共享作为维持合作伙伴间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受到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广泛关注。
然而,现实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存在着巨大障碍。加上我国现阶段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不一样,以及我国企业间存在的一些不诚信行为等。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部采用理想的信息共享模式。当然,随着我国商业环境的日益完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会越来越高效,成为支持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强大推动力。所以,我国企业有必要依据信息共享的核心思想,找到适合企业现状的信息共享方式,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2 供应链信息共享基本思想
供应链信息共享是指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客户订单、库存报告、销售数据等信息能够从一个企业开放的、自动的流向另一个企业,并使供应链各级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信息,并尽早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反映,避免需求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累积效应造成的库存浪费。
在一个供应链系统中,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既有上游企业的信息,又有下游企业的信息,是企业价值流、信息流、知识流等三流循环的中心。信息共享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有效途径。供应链各方通过信息交流,能减少企业间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弱化牛鞭效应,协调供应链的目标冲突。通过信息共享,企业能更好地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和协调。信息共享将促使供应链成员合作,有利于聚合效应,有利于更好的计划、协调和控制[1]。供应链企业将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共享的管理方式转变。管理方式的改变将给供应链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表1说明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信息共享的管理方式的差异。
当然,由于信息共享需要成本、共享信息带来的额外利润在供应链中分配不均、信息共享泄露商业秘密、信息不对称、信息的非标准化等原因[2],信息共享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使我国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举步维艰。
3 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理想运作
3.1 理想信息共享的特征
(1)供应链间的企业彼此之间互相信任。(2)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的诚信程度很高。(3)企业的目标非常统一、明确,都是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判断信息共享价值的唯一标准。(4)信息共享的效益高、成本低,有成本与风险的分担机制。(5)有完善的信息平台,包括公共平台和企业信息门户。(6)供应链企业共享一套信息化标准,访问控制严格,信息共享安全。(7)具有高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定价激励方式、技术支持激励、订单激励、提高沉没成本、股权互换激励等。(8)信息共享分寸控制合理,内容适度,速度适度,细节适度。
表1 传统管理方式和信息共享管理方式的差异
3.2 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
对于信息共享模式的含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研究界认可的信息共享模式一般包括三种方式:信息传递模式、信息集中模式和综合模式。综合国内学者在消化、研究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研究成果。根据信息共享的内容、目的和功能,常志平、蒋馥[3]将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分为3个层级:作业信息层、管理信息层和战略信息层。梁静[4]等以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为背景,设计了点对点共享模式、信息集中管理模式和综合信息共享模式。根据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分类研究,石春生、方淑芬[5]把合作伙伴分为三类:横向伙伴、纵向伙伴和经营伙伴。马颖[6]采用ABC客户分类管理法把客户群分为关键客户(A类客户)、主要客户(B类客户)、普通客户(C类客户)三个类别。严建援[7]等把合作伙伴分为:战略型、大额交易型、小额交易型合作伙伴。
3.3 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
支持理想信息共享的完善的信息技术包括:外部网和内部网(Internet/Intranet);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集市(EM);销售实时系统(POS);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连续补货程序(CRP);客户关系管理(CRM);及时生产制(JIT);快速反应系统(QR);有效顾客反应系统(ECR);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计算机集中管理(CIM);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专家系统(ES);人工智能(AI)等。
4 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应用实例
W公司吸取信息共享的核心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初级信息共享模式——建立在ABC分类基础上的初级信息集中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4.1 W公司的情况介绍
W公司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2008年以前主要从事OEM生产,没有过多关注渠道建设和成本控制。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销订单萎缩,企业迫切希望转型内销。由于内销渠道没有建立起来,加上国内产品价格战的压力,W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迎战。降低制造成本和获得低价优质产品是企业快速拓展内销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
由于多年沉浸于国际市场,W公司深知供应链管理的好处及成功运作的难度。虽然缺乏信息共享的经验和资金支持,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但企业准备从信息共享的核心理念出发,力争思想上先行到位,具体实施上先易后难,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本案例探讨了建立在ABC分类基础上的初级信息集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4.2 W公司信息共享的实施策略
W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首先尝试和上游供应商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共同管理库存。W公司制造产品所需的物料品种很多,占用资金情况不一样,加上供应商分布十分广泛。因此,企业首先利用ABC分类法,将占用资金大的、消耗量大的物资确定为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物料。然后,采购部门对初审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考察,符合条件的,签订协议后方可成为供应链管理供应商。供应商可通过信息系统了解企业的生产和采购计划,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准备所需配送的物料,检验合格后,就可进行配送服务。
4.2.1 供应链信息共享协议。为了维护供应链各方的正当权益,明确各自的责任,保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重要成员的物料需求。供应链企业签定了信息共享协议。协议中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考虑到社会环境和企业的现状,协议书不求大而全,力求简单可行,只规定一些重要的且可操作性较强的条款。条款主要包括:(1)共享的内容: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价格;订单处理信息;生产进度计划;库存状态;供货提前期;送货时间等。(2)共享的范围:核心企业与非核心重要成员。(3)共享的模式:建立在ABC分类基础上的初级信息集中模式。(4)其他条款:货款支付方式、利润分配方式、激励机制、访问级别、违约成本、保密制度等。
4.2.2 信息共享流程设计。根据理想信息共享运作模式下的实施流程,W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一个合乎企业要求的简单的信息共享流程:进行信用评估;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信息系统;建立组织机构;信息共享的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估。
4.2.3 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在充分考察理想信息共享运作和审视企业现状的基础上,W公司采用了在ABC分类基础上的初级信息集中模式。采用ABC分类管理法把客户群分成关键客户(A类客户)、主要客户(B类客户)、普通客户(C类客户)。在ABC分类的基础之上,对A类企业(产品)采取初级信息集中模式,节点企业形成共享信息源(数据库),并根据权限对其操作,企业共享的内容包括作业层信息之外,还可共享生产计划、库存状态等管理层信息以保证供应链整体协调性和一致性,共享程度较高。对B、C类企业采用点对点的模式,共享的主要是价格、订单等作业层信息,技术上选择费用较低但安全性较差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暂不采用综合信息共享模式。
4.2.4 协议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为了增强共享协议的履行能力,供应链联盟成立协调小组。由各方主管领导、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核心企业担任协调小组组长。着力改变各方的思想观念,加强合作和交流,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争取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具体操作上通过制作协议执行情况表(表2)来强化协议的履行检查和监督,采用百分制计分,不同项目占不同权重,每周打一次分,并开一次小结会。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同时每月做一次效果评估,结果作为货款支付和进一步签订协议的参考和依据。
表2 W公司信息共享协议执行情况表
4.2.5 W公司信息共享的特点。W公司实施的供应链信息共享,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抓住重点,只对部分企业实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过程控制,强化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同时,运用成熟的低成本信息技术,关注作业层和管理层信息;主要运用价格激励、订单激励、淘汰激励和建立利益再分配等手段,运用简单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人员进驻等办法。对A类供应商,采用初级的信息集中模式;对B、C类供应商,完善点对点模式。表3说明了W公司的信息共享与理想的信息共享的异同。一年来的实践证明,W公司的供应链信息共享运作是可行的、有效的。
表3 W公司的信息共享与理想的信息共享的异同
5 结束语
通过对W公司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W公司实施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中,没有拘泥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理想模式,没有采用过多先进的支持技术。但是,W公司采取的信息共享方式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核心思想之上,在既定的框架协议下,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持续改进共享方法,达到各方成本降低的目的。尽管它只是一种初级的信息共享方式,但适合于W公司目前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并且,可以为以后更好地运用供应链信息共享提供实践经验。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要获得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是一件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理念和运作模式适合于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并且是一种可以随企业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善的实用信息共享方式,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日益完善,W公司初级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方式必然向理想的信息共享转变。
[1]吴轩洪.供应链实现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李家清.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8(5):94-97.
[3]常志平,蒋馥.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层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2):22-24.
[4]梁静,等.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及其共享模式[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83-92.
[5]石春生,方淑芬.关于组建动态同盟的探讨[J].决策借鉴,1999(6):34-37.
[6]马颖.客户分类管理法[J].山东冶金,2005(4):61-62.
[7]严建援,等.基于合作关系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7(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