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教学中对“步法”的研究

2010-04-22林进清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步法教学

林进清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球运动已成为一项风靡世界的大众化运动,网球运动在广大学生中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深受喜爱,各高校都已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网球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对网球“步法”的正确教授和练习,因课时少,场地限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原地击球技术掌握较好,但移动击球时调整位置能力差、失误率较高,表现出移动速度慢、步法不合理,未能达到最佳位置击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提高。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开展网球运动,提高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在网球教学中应重视研究“步法”这一重要环节的教法。

【关键词】网球运动;步法;教学

1.网球教学中“步法”的重要性

网球步法是指网球运动中的移动方法。网球的基本功从广义上讲,包括意识、步法、手法等,意识指判断来球,手法指手击球,而脚步是完成其他各种动作的基础。正如网球届所说:“网球是用脚来打而不是用手来打的”,这就充分说明步法的重要性,击球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来球,每一次击球可能出现不同的力量、旋转、落点,要运动员必须正确判断迅速到位才能发挥“击球”技术特长,打出有效、准确、多变的线路,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因些,运动员在网球场上移动的好坏,成了他们击好球或取胜的关键。网球运动员的步法,从技术层面而言,它是为了手法服务的。运动员的步法是否灵活,快速到位,将直接影响手法、技术的发挥。[1]

2.“步法”与网球技战术间的关系

网球运动是一种需要身体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的复杂运动过程。各项技术间的衔接,除了上肢合理运用各种手法外,更重要是下肢步法的配合。任何击球动作圴含有步法的基本要素,在力量、速度、调整位置的配合上,都不可分割地形成一个整体,尤其是身体重心的支撑、转换、平衡等方面,手法与步法的结合更为突出。如,在高压球教学中,当挑出高球后学生应侧身前进或后退迅速移动到球下面与球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偏前也不能偏后,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与球的距离都是通过步法来调整的。又如:正手截击针对二种不同情况的来球就有二种步法,一种是恰好在正手击球位置的来球,向前跨出左脚,侧身迎接来球,一种是稍为远离身体的来球,采用左脚跨过右脚的步法击球。

3.“步法”练习内容与方法

步法练习应贯穿于网球教学课全过程,而不能将其视为某一个阶段单一的教学内容,准备部分:在课常规准备活动后,结合游戏安排一些强度不大的反应、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的步法练习,既起到热身目的,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做好上课准备,为基本部分创造良好条件。如:看教师手势前后左右移动,夹球接力游戏,原地碎步快跑等练习;基本部分:结合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采用移动的练习手段,把技术练习与脚步练习相合。如看教师手势向前后左右移动徒手挥拍练习,教师抛球,学生向前后左右用各种不同步法击球等,在练习时强调要提前判断,移动及时,迅速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练习,这样不仅增强上课的强度,又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较好;结束部分:每节课坚持安排5-10分钟难度、强度较大的下肢素质练习,每次选择1-2个内容,规定时间、次数、组数并采用计时,计数分组接力。如变化步法模式[2]。

综上所述:网球教学中手法基本功教学虽然重要,但切不可忽视步法的教学与练习,缺手法不行,缺步法也不行,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在教学中,应贯穿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只有掌握网球运动规律才会使我们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潘晟怎样打好网球[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5)22-23。

[2] 李庆友:峑底线脚步移动初探[J]体育函授通讯,1998(2)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步法教学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西安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实践性、协调性—谈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运用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