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010-04-22魏春泉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高校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情感因素主要分类和情感因素的培养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实际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大学英语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情感因素

在实际教育中往往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不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的失败。目前,尽管教育部规定不再颁发四级考试证书,但各高校仍对四级考试的分数提出了及格分数线。这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教师过分强调应试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导致英语教学和学习质量不高。为此,为了达到和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情感因素理应成为语言教学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1.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标准》在设置课程内容与目标时把情感、策略、文化也列于其中,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师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活动,不断创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的国际视野。《标准》在规划教学内容与目标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等。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都提出了不同等级的情感态度目标,可见,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情感因素

随着外语学习情感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某个情感因素变量,例如动机、学习焦虑等方面。在外语情感教学领域中,教学中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动力源泉,与学习者之所以学习外语的原因或目的有关;(2)移情(Empathy)。在外语教学中,移情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正确态度;(3)焦虑(Anxiety)。焦虑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焦虑与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自尊心等都存在负相关性;(4)抑制(Inhibition)。抑制指为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回避或退缩行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语言错误,得到的若不是善意的指正、帮助和鼓励,而是批评或嘲讽,就会极大伤害学习者,尤其是性格内向、腼腆害羞的学习者的自尊心;(5)自尊心(self-esteem)。自尊心指学习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与认识,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

3.培养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策略

3.1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了解学习者的态度、兴趣、情感等,提高学生的信心。自觉学习与兴趣学习的动机主要来自学生内心深处,强迫学习与说服学习的动机主要来自外来干涉和压力。英语教师应该利用所使用的教学材料,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与兴趣学习。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也可能两种动机同时起作用,如在英语演讲比赛活动中,参加者可能是为了拿奖,获得奖金或证书。从这种意义上讲是外在动机。但参加者也可能同时想检验、展示或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有内在动机起作用。所以,通过外在动机激发内在动机在英语教学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

3.2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态度的培养

曾有学者通过分析认为,学习者缺乏学习英语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1)英语教师个人素质不高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2)学生认为英语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甚至可能在跨出校园后在也用不上,这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态度;(3)英语属于国外语言,对中国学生来说属于第二语言,多数学生感到学英语难,从而失去信心;(4)教师的教学方法低效、单一等客观环境造成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上述原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相关文化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有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时,英语教师从教学观念和自身角色出发,使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

3.3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

美国人教育家罗杰斯指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因此,创设一种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成为英语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学计划和进度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无法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对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进行探讨,有必要在大学校园内大力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基地。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达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观念,多种渠道、多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挖掘和开发课程中的情感资源,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更好完成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世强.论边远民族地区高校英语的分类教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0(3):94—9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作者简介:魏春泉(1971--),男,四川成都人,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英语教学高校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