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0-04-18潘佳秋谭丽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甘精糖化低血糖

张 超,潘佳秋,谭丽艳,于 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用国前瞻性研究中显示 T2DM患者在确诊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减退达50%[1],随着病程的发展,以致于发生口服胰岛素促泌剂药物继发性失效,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2]。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大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展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评价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的优越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 22例,年龄30~ 72岁 ,平均 49.8岁 ,男 12例 ,女 10例 ,糖尿病病程 5~ 25年 ,平均8.6年,空腹血糖 (9.9± 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无严重心血管病变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应用足量磺脲类药物或联合其它口服降糖药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佳。

1.2 研究方法

(1)入选患者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餐,停用原口服降糖药一周。(2)所有病人能应用美国强生稳豪型血糖仪自行测试血糖。(3)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三餐前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治疗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 (IG),对照组睡前皮下注射 N PH,均以0.15IU/(kg·d)为起始量,随后根据血糖每2~ 3天调整胰岛素剂量,每次增减2~ 3IU,直至空腹血糖均 <7.0mmol/L观察3个月。(4)治疗前后应用血糖仪监测七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10点血糖),并记录低血糖事件,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治疗3个月后 ,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3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 Minmed公司产品,由同一名医生安装,记录 24h血糖图,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平均血糖、24h血糖总体达标时间[3],血糖≤3.0mmol/l百分比(Tpg≤3%)。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2 结果

(1)经三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 ,所有患者 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自我监测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见表1。

表1 2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监测结果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s,mmol/L)

表1 2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监测结果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s,mmol/L)

注:治疗前后:*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P空腹血糖 9.9±1.5 6.4±1.3 <0.05*早餐后2h血糖 13.9±3.8 8.8±2.3 <0.05*午餐前血糖 10.6±2.2 7.0±2.1 <0.05*午餐后2h血糖 13.7±3.7 8.0±2.5 <0.05*晚餐前血糖 10.6±1.8 6.7±1.2 <0.05*晚餐后2h血糖 12.9±3.1 7.8±2.4 <0.05*睡前血糖 9.7±2.5 6.2±1.9 <0.05*HbA1c(%) 8.3± 0.5 6.1± 0.9 < 0.05*

(2)CGM S检查资料比较:①所有患者 CGM S检查期间,无穿刺部位出现炎症及感染,无明显不适,日常生活未受到影响 ,动态血糖监测时间为 72h。②CGM S检查指标比较,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12周后 CGMS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12周后 CGMS指标比较 (±s)

注:与 N PH组比较:*P <0.05。

组别 n 空腹血糖 最低血糖 最高血糖 平均血糖 Tpg≤3% 血糖总体达标时间(mmol/L) (mmol/L) (mmol/L) (mmol/L) (%) (h/24h)IG组 12 6.3± 1.2* 5.6± 1.7* 7.1± 2.2* 7.2± 0.9* 2.86± 1.1* 18.8± 1.2*N PH组 10 6.7± 1.3* 5.4± 2.4* 7.9± 2.5* 7.9± 1.0* 4.87± 1.3* 17.0± 1.7*

经12周治疗后,IG组和 NPH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血糖均控制良好,血糖总体达标时间显著延长。在两组FPG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情况下,NPH组 0:00至3:00血糖下降明显,IG组睡前至次日空腹血糖曲线较为平缓,低血糖发生率较 N PH组低,见表 2,夜间(20:00~次日6:00)血糖≤3.0mmol/L百分比 (Tpg≤3%),IG组明显低于 N PH组,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

3 讨论

近年研究表明,长期血糖波动是造成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治疗中血糖平稳安全和有效达标,并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是我们临床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患者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本研究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NPH是我们常用的基础胰岛素,它在睡前皮下注射后4~6h达到作用高峰,因此增加了夜间低血糖的危险。甘精胰岛素(IG)是近年推出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它的吸收速度比较稳定,无明显作用高峰能维持24h作用,更好地摸拟生理基础胰岛素,使血糖波动幅度小,不仅能控制夜间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且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危险。为了准确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中血糖的波动情况,我们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来测定有关数值[4],它通过感应探头置于皮下来反映组织间液葡萄糖水平,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糖值 ,全面了解24h全天血糖变化,描记血糖图谱,显示平均血糖 ,最低血糖[5],可了解不自知的低血糖情况,特别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以及是否存在黎明现象。研究中,共发生低血糖事件6例次,IG组2例次 ,NPH组4例次,无严重低血糖发生。CGM S检查明显表示出 IG组24h血糖曲线更为平稳,凌晨 3:00血糖无过低,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增加了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因此,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较 NPH更为有利。

[1]巩秋红,李广伟.2005北京国际糖尿病预防高层论坛纪要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1):94-95

[2]张安辉.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伴磺脲类药物失效观察 [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37-38

[3]周健,喻明,贾伟平,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286-288

[4]Schaepelynck-Belicar P,Vague P,Simonin G,et al.Improv ed meltabolic control in diabetic adolescents using th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J].Diabetes Metab,2003,29:608-612

[5]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63-65

猜你喜欢

甘精糖化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