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观察与形态学改变*

2010-04-17郑纪宁侯志平李迎春周鸿九吴晓玲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硬化性外阴鳞状

郑纪宁,侯志平,李迎春,周鸿九,吴晓玲,李 忠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市妇幼保健院;3.承德市中心医院)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女性外阴部皮肤瘙痒及色素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顽固性疾病,病因不明,长久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聚焦超声无需探针即可进行热传递,对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外阴组织结构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共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60例,年龄28-65岁,所有病例均经外阴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37例,硬化苔藓型23例。

1.2 诊断标准 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1SSVA)与国际病理学家学会共同制定外阴皮肤病新的分类[1],非赘生性上皮病变: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其它皮肤病,赘生性鳞状上皮内瘤变没有纳入治疗范围。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住院治疗,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糖,血尿常规等。病人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0.75%碳酸利多卡因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采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CZF-1型超声妇科治疗仪进行超声治疗,扫描方式采用直线扫描,治疗范围包括整个外阴病损区边缘外0.5厘米。治疗后局部涂抹紫草油和冰袋交替敷24小时。

1.4 组织病理检查方法 超声聚焦超声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在外阴病变处取活检,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技术制作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鳞状上皮增生型、硬化性苔藓型两组不同病理类型的外阴白色病变组织学结构的变化。

1.5 疗效判定 痊愈:症状消失,皮肤颜色及弹性基本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减轻,皮肤弹性及颜色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外阴皮肤无改变。总有效率为痊愈和显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6 统计分析 用SPSS 11.5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超声治疗当天,患者的瘙痒症状完全消失56例,明显减轻4例;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随访,瘙痒症状完全消失39例,明显减轻16例,无好转5例。治疗后局部皮肤的表皮保持完整,有一过性充血水肿,约需一周左右完全消退,半年后局部皮肤的弹性改善,出现色素沉着。半年后临床治愈39例,显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

2.2 不同病理类型疗效比较 见附表。鳞状上皮增生型总有效率为94.59%,硬化性苔藓总有效率为86.95%,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附表 不同病理类型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的比较

2.3 组织病理转归 治疗前组织病理特征为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光镜下可见棘细胞增生,上皮脚延长、增宽、过度角化,基底细胞层常见不等量黑色素脱失,真皮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前组织病理特征为硬化性苔藓型,光镜下可见表皮角化过度,鳞状细胞层萎缩变薄,上皮脚变钝或消失,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皮中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聚焦超声治疗3个月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痊愈的病人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均恢复正常,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积,真皮内的微血管明显增多,且管腔形态正常,浸润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4 不良反应 60例中有3例出现表皮局部凝固性坏死,形成浅表溃疡,两例<0.5cm2,经局部抗感染和换药后两周左右修复;一例溃疡面积约2.5×3cm2,换药不见好转,经局部植皮后痊愈。

3 讨论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部奇痒、病变区域皮肤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增厚或变薄、皲裂及溃疡等皮肤变化为特征,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不明,病程较长。目前外阴白色病变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治疗困难且易复发。传统的方法如药物、激光、微波等治疗均不理想,手术治疗后外阴瘢痕挛缩,导致性生活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良好的能量穿透性和沉积性等特点,把超声波的能量沉积到发生病变的真皮层内,通过超声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等生物效应使病变组织内小血管、毛细血管及神经末梢首先受到损伤,同时促进局部微血管形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使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使病变的外阴皮肤得以重建并恢复正常[2-3]。

本组60例患者经过聚焦超声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经过半年临床随访,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91.67%。由于超声治疗后局部组织仅出现一过性充血水肿,而无其它物理治疗结痂脱落的组织修复过程,一般没有瘢痕形成,治疗区表皮均能保持完整。超声治疗后外阴皮肤的组织结构逐步恢复正常,基底层细胞有色素沉积,真皮层内的炎性细胞基本消失,而毛细血管明显增多。不同病理类型疗效比较,鳞状上皮增生型与硬化性苔藓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区别,这与李成志等的报道相似[3-4]。

在相同超声功率和频率下,临床效果与单位面积病变皮肤超声治疗辐射的时间和次数有关[5]。单位面积的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疗效越好,但若一次照射治疗时间过长,则会使皮肤出现浅表损伤的机会增加反而降低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扫描方法采用直线扫描不应在某点停顿,以防剂量过大导致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本研究有一例治疗后左侧大阴唇水肿明显,一周后局部出现溃疡面,面积约2.5×3cm2,经20天抗生素和局部换药不见好转,而行局部植皮后痊愈。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确保超声治疗的安全性。

[1]焦鲁霞,宋磊,李冬平.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12):1086-1087.

[3]李成志,王智彪,陈文直,等.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373-377.

[4]刘伯宁.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变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3-5.

[5]朱旭霞,李芸,翁卓娅.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10-911.

猜你喜欢

硬化性外阴鳞状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加味五味消毒饮熏洗坐浴治疗外阴白斑病验案2则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快速鉴定法的实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