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
2010-04-13张宇翔
张宇翔, 侯 曼
(1.陕西科技大学基建处, 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 言
近年来,三鹿奶粉事件、河南跨省特大砷污染事件、中石油特大井喷事故等相继曝光,在追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失职的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极大的关注.企业追求效益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不能忘了还有一件比效益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社会责任.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在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时,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诚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现在,成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形象的建立和推广.从全球视角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1].
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其决策和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所具有的责任.目前,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其中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资源等[2].
企业的社会责任已受到了国际社会空前的重视与关注,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各界要求企业增强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及《福布斯》等著名商业杂志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了评价体系,并在对企业进行排名时加上了“社会责任”的标准.我国在遭受SA8000冲击后,社会各界也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等机构于2006年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公众评价调查,其结果显示有六成被访者认为在中国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非常有必要”[3,4].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首先,企业承担对内部员工的责任,使员工和社会受益,会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并可吸引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有助于整个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高,而且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取得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既可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又给企业带来了一种品牌的延伸,并可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方面
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达到销售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目的,采用欺骗或蒙蔽消费者的手段对商品的性能夸大其辞,却对商品本身潜在的危险性避而不谈,使得消费者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可以说,消费者不能理智地选择商品或服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或信息失真.例如2009年7月21日中消协发出的消费警示:学生 “近视回归镜”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等多个省区大量销售,供宣传使用的《视力健康报》中,有大量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而企业在创造需求方面同样值得深思.人的需求有的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如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仍有很多烟草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在宣传上引诱人们吸烟,特别是引诱青少年和妇女.据报道,1999年美国曾因吸烟受害的消费者向法院起诉烟草商,使得烟草商向消费者赔偿约达4000亿美元的损失.
2.2 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方面
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或合法不合理的手段,例如制售假冒他人商标、字号、包装的商品和伪劣产品,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经济信用关系失常,带来市场交易秩序混乱以及信用危机频繁出现的严重后果.从短期看,有时采取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或许会给企业带来一时的盈利,但随着法制的健全和社会对公平竞争的重视,这些手段会失去用武之地.即使在目前,采用不公平手段也未必凑效.如果大家都参与了不公平竞争,到头来只会两败俱伤.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为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各个企业都这样做了,才能真正的使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竞争状态.
2.3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方面
一些企业对员工不愿承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并利用在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地位和资本的权利安排工作超时、超量,恶意克扣、拖欠员工工资,消极对待员工的投诉;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不重视安全和劳动保护,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人员伤亡惨重;有些企业招聘欺诈,在试用期间给予很低的工资甚至不给工资,试用期结束后便找理由将其辞掉重新招聘以降低成本;有些企业为了逃避员工职业病所造成的法律责任,定期换一批员工,把犯职业病的员工推向社会;有些民营企业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低,把本该由企业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4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
很多地方政府评价企业常以利润指标、税收指标为依据,这样一来GDP成了唯一衡量标准,加之一些地方干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不关心,从而对企业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污染社区环境、侵害员工利益等不法行为不闻不问,有些地方甚至加以袒护,导致企业财务欺诈、官商结合、偷税漏费、权钱交易、权利腐败、商业贿赂、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
2.5 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
许多企业认为治理污染会增大成本,不愿在环保上投入,将利润建立在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以邻为壑,牺牲公众及社会利益.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对企业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造成的污染不但不实施治理还继续偷偷地排放.另外,一些企业用于噪声治理的费用不足,企业的噪声监测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使噪声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治理,影响到员工和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3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利润来源.企业唯有树立正确的企业责任观,增强社会责任使命感,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够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进而获得市场,稳定顾客.
首先,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其次,企业应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信、合法、健康经营,承兑保修允诺.第三,是企业的慈善责任.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最后,支持国家正常运转的经济来源.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是国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盈利的企业是社会的财富,企业的合法纳税是支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转的主要力量.同时,整个社会环境的稳定和繁荣,又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3.2 发挥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所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政府要吸收SA8000等国外社会责任标准合理的条款,制定和完善有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定期评估,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自律开始逐步过渡到第三方认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其次,加大对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和对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表彰力度,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第三,政府在采购、投资和科技项目立项以及企业的资助等方面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未通过认证的企业不得申请政府科技项目立项等资助,不得参与政府采购和投资项目的投标,逐步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最后,地方政府要加快推动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为工会维权做到保驾护航,促使企业劳资双方能平等协商,创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3.3 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反《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虐待员工、非法生产经营、坑害消费者利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拒不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曝光力度;消费者协会要鼓励和倡导消费者抵制缺乏社会责任企业产品,使用优秀“企业公民”的产品;企业的竞争者、合作者、公众等社会各界应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约束和监督.通过法律监督、职能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形成全社会的良好监督氛围,促使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1] 黎友焕, 龚成威.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新进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15.
[2] 钟 声. 企业的社会责任再思考[J]. 法治研究, 2009,(2):97-100.
[3] 周荣敏.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J]. 河北企业, 2008,(12):35.
[4] 韩 颖,马增林.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