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学生在中医院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0-04-1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5黄月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5) 黄月纯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已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药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药学的教育也变得更为重要。毕业实习是中医院校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药学人才的关键阶段,实习不仅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及技能,更是为今后从事中药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中医院药剂科是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实习科室,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客观局限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实习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 中医院校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中医药发展空间变得相对狭小的理念近年,西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的冲击。虽然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而言,传统中医药发展的空间显得相对狭小。这种现状使得部分中药专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今后的出路,丧失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2 就业压力影响了实习效率 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很多同学在实习期间经常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招聘会、面试等,部分学生则选择考研,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均忽略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不安心实习,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
1.3 学生动手机会较少 随着医院药剂科管理水平的提高,药剂科各部门的人员工作强度大,在上班时间一般都非常忙碌,对于实习生的关注可能相对不足。由于药剂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使得实习生不能直接参与的工作较多,如从事调剂的人员须具备药士以上资格,限制了实习生的实习操作范围;在制剂室也存在工艺技术保密和学生实习效果之间的矛盾,学生很难了解到制剂的整个工艺流程。这些情况使得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充当的不过是打杂、跑腿的角色,从而产生了一种本能的厌倦情绪,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完成。
1.4 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我国现有教材编纂体制存在的缺陷导致课堂授课所使用的教材知识点普遍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在学校,大多数学生以考试达标为目的去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缺乏那些与药学实际工作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基础与专业不够牢固,这个问题在实习中会充分暴露出来。此外,当代学生的优越感较强,部分学生缺乏虚心好学的精神,使得他们不能认真对待实习。
1.5 选择性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实习效果 学生在医院药剂科各班组实习,如中药房、西药房、制剂室、药检室、煎药室等,不同班组工作内容大都不一,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各班组的实习学习兴趣有较大不同。大专、中专学生对药房的工作较有兴趣,对医院制剂室工作较无兴趣,特别是对药检室,主要是因为药检室工作较专业,他们认为以后从事调剂工作几率大,从事药品分析的几率极小。但本科学生与大专、中专学生的实习兴趣正好相反,他们多认为在药房实习比较浪费时间,在药检室能学到更多新知识,如有机会给本科生做毕业专题论文的机会,他们均会全力以赴。学生的这种选择性学习兴趣,也大大地影响了实习效果。
2 中医院校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学生的岗前思想教育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实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更了解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树立对中医药发展的信心;使学生了解在中医院药剂科实习是相对全面系统的实习机会。实习不仅是为了充实所学的药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同时要使学生明白“知识寓于平凡的劳动中”和“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中”,而这些知识必须要到实践中去体验。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才能有助于处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2.2 明确学生的实习任务 西成药房是学生在药剂科的主要实习班组,安排的实习时间最长,约6~7周,要求掌握的知识较多。中药专业的学生对西药的不够熟悉,因此,明确实习内容及任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习,学生应掌握处方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熟悉常用处方的拉丁文缩写及处方的管理办法;掌握审方、配方、发药等工作程序以及各程序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了解毒、麻及精神药品的种类及管理办法;了解常用药品的名称(化学名、拉丁名及商品名)、药理作用、用途、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了解常用中成药的剂型、组成、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了解药品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及处理办法。
中药房也是主要实习班组,实习时间约4周。通过实习,学生应掌握中医处方格式、内容正确书写方法及处方的管理办法;掌握审方、配方、发药等工作程序以及各程序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中药称量;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方法;了解中草药的加工、贮存方法。
制剂室的实习时间约4周,由于制剂室工作专业性较强,合理地安排实习任务也非常重要。首先,学生应熟悉常用剂型(如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溶液剂等)的生产工艺流程;其次,熟悉粉碎、提取、制粒、压片、包衣等主要生产岗位的操作规程;此外,了解基本设备的使用、质量监控措施等。通过学习,体会标准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药检室的实习时间较短,只有1~2周,而且药检室的工作对学生来说相对生疏,应合理地安排实习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药检室的工作制度、职责及安全规程,了解药品质量检验的种类及取样程序;二是熟悉药品的常规检验方法,掌握相对密度测定法、水分测定法、崩解时限检查法等最基本检验方法;三是掌握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的精密度要求,如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1.5g~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5g~2.05g,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四是熟悉药检室常用检验仪器(如旋光仪、pH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的用途及用法;五是了解药品检验记录及报告书的书写方法。
此外,实习时间较长的学生可参与药品质量管理文件的修订及质量标准制定的一些科研工作,有条件情况下应尽量安排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研究。
2.3 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素质 随着实习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空间的减少,这就要求实习指导老师知识空间增大,所具有的知识比过去更广泛,不仅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同时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有所了解;不仅对本院药剂科班组工作有深入了解,而且对本区域其他相关医院药剂科管理水平也要有一般的了解。指导老师把这些知识“灌施”于学生的实习生活中,以弥补本单位实习的不足。
2.4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是提高实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如在中药房实习中,为提高学生对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实习效果,带教老师可先收集各种常用中药饮片,进行集中讲解,再安排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到中药格斗里认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中药房相对空闲期,在老师指导下,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调剂一些处方,了解整个配方流程,同时见识到许多中医处方,结合病症了解方药,增强学生对中药的配伍及疗效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药检室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医院制剂的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它们都有符合标准的检验依据。
在药检室实习中,鉴别、检查可让学生多动手,含量测定项目可选择相对简单的滴定法测定的品种,带教老师可先操作一遍,同时讲解操作要点,然后用已经检验过的检品,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让实习生熟悉检验的全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过程中的某一步操作上的疏忽或差错都会对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2.5 处理好制剂的技术保密与学生实习效果的关系 学生在制剂室实习和制剂的技术保密是困扰学生实习工作的问题之一。处理得好能扩展学生的实习空间,处理得不好学生的实习空间将越来越小或造成制剂工艺技术的泄密。
在学生方面,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制剂室实习是为了充实学到的理论知识,直观地了解制剂生产情况,了解常规的生产方法,达到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全面了解的目的。
在制剂室方面,做好一定的保密工作,但不要影响学生实习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制剂室带教人员进行必要的产品保密性培训和带教培训,使带教人员了解到哪些是常规技术,哪些是属于保密性技术。只要做到讲常规操作技术,避讲品种细节,就不会有失密问题。能讲的尽量多讲,以提高学生实习总体质量,扩大学生知识面。
3 讨论
毕业实习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之一,本文结合中医院校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规范管理,培训实习带教老师,实习教学也应和课堂教学一样,要有一定的考核指标,以提高带教的质量。随着中医药发展及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在总结带教经验的基础上,应逐步注重带教方法的多样化,不断提高实习带教工作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药学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