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船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的实践
2010-04-13张海生时春华赵淑兰边立红
张海生,时春华,胡 敏,赵淑兰,边立红
医院船医疗队往往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完成对海滩遇险人员、平时突发海难事件、海战时重症伤病员实行适时救护,以及跨海区远程运送救治工作[1]。2009-07笔者所在医院以“200床位医疗模块”为平台,首次施行全员、全装、跨战区拉动,利用模块化医院船医疗模块进行了为期7 d的适应性训练,达到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熟悉流程、掌握方法、提高技能、适应环境的训练目的,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前准备
1.1 人员准备 125名队员中卫生事业管理干部7人,卫生专业技术干部67人,非现役文职33人,士官18人;高职6名;平均年龄为32岁。多数队员没有参加过医院船医疗队训练,特别是非现役文职人员,利用出发前动员,机动途中自我介绍,老队员讲授真实感受和体验等形式使全体队员相互认识,融为新团队,在短时间适应训练要求,从而提高实战救护的实践能力。
1.2 物资准备 根据现代战争出现多维度、全方位、大纵深的特点[2],其直接后果是短时间内危重伤员大量出现,伤员时空分布复杂,夜间伤员增多[3]。又是跨战区,远离后方供给单位。对于物资准备的要求更高。在了解和掌握医院船医疗模块基础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情况下,对训练物资进行了准备,原则是既保证基数,又可反复消毒使用,减少浪费。同时与所在战区驻军医院取得联系,保障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1.3 编写训练手册 为确保训练人员“拉得出、能机动、展得开、救得下”,按照训练要求制定模块训练手册。手册包括:医疗队编成及任务分工;人员联系方式;模块片面图及组室分布;模拟伤员伤情设定及处置流程;协定处方及药品耗材清单;综合演练实施计划,以及训练注意事项、作息、值班、请销假、安全保密等各项管理规定等,人手一册。
2 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实践的方法
2.1 熟悉环境,反馈信息,快速培训 模块由上下两层、近百个集装箱组成,集医疗救治生活保障于一体。队员入住后首先熟悉生活环境,然后熟悉医疗工作环境,与模块管理人员交接,了解本组室工作场所部位及内部设施的数量,是否处于完好状态,运行物资展开所需种类及数量,开展救治训练技术要求等及时反馈给各组组长及护士长,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快速做出反应,在保证物资到位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海上救治专科培训计划,采取一对一帮带、突击快速授课、个别培训等方法,使各组队员尽快进入角色,适应训练要求。各组室在展开训练前,选合适时机走访其它组室,了解其他组室位置、展开工作职能作用、相互交流经验体会,避免训练时走弯路。
2.2 人员分工,职责明确,配合默契 由于模块结构限制,通道窄,扶梯陡,舱室小,工作行动不便,伤员搬运困难,立足实战要求,各舱室人员要相对固定,合理分组,分台,分位,指定负责人,根据模块实际制定修改各类人员职责,达到分工不分家,即密切协同,又相互配合。
2.3 反复模拟,规范管理,训练有序 展开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先分练后合练,从走伤票,写文书开始,到每组室系统救治一名伤员,及时总结,设计复杂伤情,规范流程。从单批次流水“模拟固定伤员”训练,到多批次“交叉轮换伤员”训练,由简到繁,探索改进,再造流程。从指挥组下达应急科目,到各组室主动上报训练科目,上下协调,提升训练内涵质量,优化流程。使训练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进行。
3 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的经验体会
3.1 平时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的必要性 新世纪新阶段,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军队常态化、经常化的重要军事实践。在2008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我军的现代化野战医疗方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救治平台。野战医疗方舱机动性能好,展开、撤收快,可实现自我保障,适应各种野战环境,在救治批量伤员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医院船医疗模块除在海战时重症伤病员实行适时救护,平时突发海难事件,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多,军民通用。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发挥医疗模块的功效,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3.2 创新思维应贯穿适应性训练始终 针对医疗模块在训练中暴露出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装备实用性差,与实战医疗救护保障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训练思路、方法和设施上肯思考、善钻研,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各组不断探索研究,依据现有条件,创新提出了适用于海上医疗救护的护理措施。制定了集长期、临时医嘱于一体的表格式医嘱单,克服了转抄医嘱的繁琐,保证了准确快捷地执行医嘱;设置了战时备用床,为伤员到达时快速复温,方法简便实用;为便于医护人员辨别处置大批量伤员,制作了彩色伤员处置等级标识卡;手术组根据海上战伤手术伤员多的特点,采用一对一专科护士培训法和快速专科担架员培训法,快速有效的人员培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特殊环境下手术室符合要求;还制作了使用方便的手术人员固定带;设计了专科供应急救箱,如休克急救箱、烧伤急救箱、胸外伤急救箱等,能够将抢救急症患者所能用到的全套用品及物品准确迅速推至床边,避免护士反复拿取物品,浪费时间,并促进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达到了不等器械、不等敷料的海上救治的供应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强化海上作战适应性训练意识 医院船在战时需要接收大批伤员,但在和平时期伤员很少,且医院船的平时维修保养费用很大,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5]。因此,现有医院船医疗模块平时是在陆上训练的,尽管模块内环境一样,但海上的动态和陆上的静态还是存在差异的。据报道,一般人未经适应性训练,晕船发生率为50%~90%[6]。在往返2次7 h水路输送中,去时风平浪静,几乎没有队员晕船。返程正赶上台风只是坐船未开展医疗救治活动,半数以上队员出现晕船现象,医院船医务人员适应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海上伤员的救治速度和水平[6]。
医院船医疗队人员是未来海战中伤员救治的有力保证,如何提高参训队员的训练热情,便被动训炼为主动训练,提高医院船医疗队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医疗模块适应性训练和考核最终目标。此次适应性训练为平战两用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1]黄叶莉,段蕴铀,田 光,等.医院船移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B):75.
[2]李洪瑞.战伤救护护理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3):363-364.
[3]陈 华,历 瑛,陶 红.美军自救互救训练模式对我军训练的启示[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37.
[4]王 琼,袁 伟.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对我军护理装备发展的启示[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75.
[5]刘向哄,徐 丽,赵卫,等.关于医院船改装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8,5(4):9.
[6]吴桂荣,增伟杰,洪加津,等.医院船医务人员晕船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