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0-04-13孙丽霞
孙丽霞
(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 528000)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孙丽霞
(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 528000)
民俗文物富含非物质文化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展示、研究还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每一步都不能没有民俗文物的参与.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俗文物的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致命的打击.
民俗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间不同风俗习惯等民俗现象的实物,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它既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反映社会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一事一物,可表现生活习俗、文化风尚.因此,它对于了解各地人民习俗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生活及文化状况,都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②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民俗文物涉及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它的分类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徐艺乙先生在《中国民俗文物概论》中将民俗文物分为六大类:(一)生产工具,包括农牧、渔猎、工商、交通等工具及各类辅助工具;(二)生活器具,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三)民间建筑,包括民居、戏台、祠堂等建筑及建筑装饰和室内陈设;(四)穿戴服饰,包括服装、鞋帽、面料、佩饰等;(五)仪杖用具,包括祭祀器具、节庆、人生礼仪用品和道具;(六)游艺道具,包括民间美术作品、演艺道具、娱乐体育器具等.③徐艺乙:《中国民俗学概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这些无所不包的民俗文物涉及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似乎瞬间就可以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民间社会生活图景,它们不仅仅只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物质工具或用品,还参与人们的敬神祭祖、岁时年节、人生礼仪活动,承载着社会大众的情感、信仰、审美、价值观等精神文化."民俗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充分体现文物中隐含的民俗概念和生活智慧,以及和先人血脉相连的感情.其价值是精神、心理和社群伦理紧密结合的,民俗文物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重于艺术和历史价值."④江韶莹:《台湾民俗文物分类架构与登录作业系统研究》,转引自徐艺乙《中国民俗学概论》.可见,民俗文物虽然是物质的,但它包含着丰富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因素,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表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流变的,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文化,文化的创造性、独特性,但它要依托以民俗文物为代表的物质,来表达其精神、价值和情感.所以,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共生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可割裂,我们无论是对民俗文物的研究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都应该把它们放同一视野中共同探讨.
二、民俗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传承的重要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出现之前,我们无论是政府还是文化职能部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心大都在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文物.我们许多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保护机构多年来一直有序有效地致力于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工作.其中民俗文物是各级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广布于全国各地市、县、区的基层博物馆,积累了相当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大都作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学者们在关注在研究,收集、保护也是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比较窄的范围内,针对性强、学术性强,较少有职能部门开展长期的、广泛全面的收集保护工作.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无论是人文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都是相对薄弱的.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而言,它从兴盛到衰微,在这一过程中必定流失了许多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一代又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离开了,使现在的我们不能从他们那里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这给我们的研究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值得庆幸的是,各级博物馆长期征集、保存下来的民俗文物,许多民俗研究机构在工作中积累的民俗文物,成为我们现在认识、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有价值并不可或缺的资料.确实而言,我们当下面对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残缺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严重残缺不全的文化生存已经是很大的困难了,传承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保护要传承,首先要尽可能修复它们.我们修复可利用的资源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过程中,有幸保存下来,蕴藏着其文化精髓的"物",也就是民俗文物.这里用了"修复"这个原来一直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词,但我觉得,用到这里也是非常准确的、恰当的.我们就以"佛山木版年画"这一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一下.佛山木版年画在明清到民国时期非常兴盛,清代最兴旺时年画作坊数百家,有岁时年节画、门神画、神像画、灯画、榜边画等近十个品种,年产量达一千多万对,销售到周边各省及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⑤黄卫红:《略论佛山木版年画的民俗研究价值》,《和谐社会与文博事业》,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但是到现在,佛山木版年画制作作坊只有一家,传承人只有冯氏父子俩,年产量只有几千张.而且,经过历次社会变动,他们现存的木版非常少,因而年画的种类也是比较少,工艺水平也很难达到兴盛时期的高度.正如梁诗裕先生所说:"冯氏木版年画在目前困难重重的处境下,不可能全面反映佛山木版年画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湛工艺技术和曾经拥有的辉煌成就."①梁诗裕:《佛山木版式年画》,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佛山市博物馆目前共藏有清代、民国、五六十年代的木刻板200多件套,年画1000多张,还有一些年画印刷工具.这无疑是最好的帮我们认识和研究佛山木版年画的资料.同样是木版年画,2004年,青岛一位收藏家将珍藏多年的山东老年画印版140件(套)精品,低价转让给了青岛市博物馆.这批老年画印版,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全部年画印版皆为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代表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属清末民国时期,确定为三级文物".②《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nianhua-1047-5234523.shtml无论是对佛山年画的木印版还是山东杨家埠年画印版,这些木版都是非常珍贵的民俗文物,通过这些文物,让我们看到现存"木版年画"所不能表达的,不能反映的东西,通过这些民俗文物包含的信息和现存的"木版年画"进行比较、认知、相互丰富,我们能修复出木版年画相对真实的面貌.1992年佛山市博物馆用馆藏的木刻板请年画的传承人冯师傅印制了二百多种一千多张年画,用于收藏、研究、展览.近些年,佛山博物馆利用这些年画和其它相关的民俗文物举办了多个展览,让民众有了一个全面了解木版年画的机会.佛山市民间艺术社和珠三角、港澳地区的博物馆等单位都收藏有清代、民国、五六十年代的木版年画作品,如香港文化博物馆藏有清代的《赤湾圣母》、《关帝》、《加官进爵》等木版年画,由于年画是日常消费品,容易损坏,又年年更新,能保存一、二百年实属不易.通过这些木刻板、印刷工具、各个时期的作品和传承人的参与,我们就能还原一个相对现在"近于消亡"的状况完整的多,丰富的多,更接近真实的"佛山木版年画".对于认识佛山木版年画工艺特点、品种类型、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历史渊源有极大的帮助,只有懂得了它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到更好地传承,正确的、有效的保护.
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是一个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以祭拜北帝为中心的综合民俗活动.据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当时就形成了举镇数十万人参与的规模,是佛山清代到民国数百年来最盛大的民俗活动.但是,建国后它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停办,一停就是五十多年,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已消失的民俗了. 2005年,在民众的强烈呼声中,在政府的支持下,由佛山市博物馆牵头,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开始恢复起来.当时,佛山以前操办北帝诞祭祀活动的"大魁堂"(清代至民国时期佛山民间自治组织)、"北帝更衣神功会" (佛山最大的宗族霍氏家族组织)早已消失,主持庙会的庙祝、值事已经故去.原来祖庙北帝诞庙会的祭拜北帝、祈福、巡游、演戏酬神等仪式、步骤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细节,参与策划的工作人员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个庙会办成怎样,有没民众主动参与?但是,祖庙北帝诞庙会恢复第一年,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信众就蜂涌而来.到现在庙会仅仅恢复几年,它已经成为一个反响热烈,影响广泛,参与人数达到数万人的大型民俗活动,甚至港澳地区的许多民众每年都如期而至.2007年祖庙北帝诞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祖庙庙会之所以可以在停办了五十五年之后而又这样一呼百应,迅速地形成一个颇具规模和影响的民俗活动,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祖庙这座传统建筑还在,北帝铜像(高9尺5寸,重5000斤,国家一级文物)还在,北帝巡游的仪杖、轿子,拜祭北帝的香炉、神案(其中有一件漆金木雕神案也是佛山市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等等民俗文物还在,正是这些被广大民众视为法力无边的"神"和"神器"的民俗文物的召唤,正是这些民俗文物将民众心中的信仰和曾经的感情体验一下子串联起来,使他们的信仰、情感了有投射的对象,唤起了他们的集体文化记忆,让他们义无反顾地参与进来.今年专程回乡参加"北帝诞"的澳门佛山联谊会会长梁华的一番话能够代表相当多的民众心理."能够参加北帝诞这一热闹的民俗盛会,再度品味儿时庙会时的快乐回忆,我们非常的开心."③钱柳:《"童子金银龙"簇拥北帝出巡》,《佛山日报》2010年4月17日A06版.北帝诞庙会不仅成功"修复",而且规模越办越大,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其中创新之一就是,每年都会邀请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参加巡游,这也是祖庙庙会对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庙会成为了佛山及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宣传的舞台.其中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狮、龙舟说唱、粤剧、佛山十番,也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八音锣鼓柜、飘色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者也好传承者也好,他们能够积极地来参与,一定程度上也是冲着祖庙而来,冲着"北帝"而来.可见,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最强调的是人,人的精神文化、人的传承,但民俗文物特别强大的精神承载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民俗文物与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不同的一点是,它所包含的信仰因素、情感因素、心理投射因素更为丰富,这就是民俗文物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尤其是一些有关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的民俗文物,更是如此.这些"非物质"因素是民众心理认可的、世代相传的一种情感,具有强烈而特殊的意义,对本地区的民众日常生活、民间信仰、民俗文化活动有很强的影响力,它"由物阐事,由事释物"的功能,对修复、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民俗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都是来自民间,在民众中流传,它们之所以由流行文化成为濒危的"遗产",是因为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渐渐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淡出,甚至消失.梁诗裕先生在写《佛山木版年画》一书时,对佛山及周围木版年画曾非常流行的城乡做过几次调查采访,调查现在人们对佛山木版年画的认识和了解状况.调查结果是:老年人大都有些印象,但基本是年轻时候甚至是儿时的记忆,他们对吉祥喜庆的年画还是喜欢的.但中青年人基本都不了解,甚至都没有见过,也谈不上喜欢.①梁诗裕:《佛山木版年画》,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由此可见,这些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现在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远了,如果一直是这样的状况,相当多的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不了解,如何能谈得上喜爱和传承呢?现在我们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民众的视野中,让人们知道我们身边有什么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它们的现状又如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就是让民众重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保护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无形性"的特点,它的全貌展示是有一定困难的.比如,石湾陶艺(佛山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炼泥到雕塑定型再到入窑烧成,是一个场所不断转换,时间很长的过程;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色的丝绸要经过浸、洒、煮、封、洗30次漂染,再暴晒10到15天,才能制成香云纱,而且整个过程全部是手工,并需要特定的沙场、晒场等,更不用说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心理、禁忌、情感等因素如何表达了.但是,制陶、制瓷、纺织、染整等工艺技术最完美的表达在于其成品,刺绣、剪纸、年画、彩扎等民间美术最精华也集中于其作品,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表演要有道具、服装,手工技艺要有作坊及工具,传统医药要有器械及药具,无论岁时年节或仪式,都需要的特定的用具、祭器、法器等等.这些有形的"物"与"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天然的共生关系,使它们成为非物质文化形态最直接的代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必然要在要借助民俗文物来完成.而且民俗文物的展示是最直观的、通俗的,具有普及性的,这正是我们现在最急需的展示形式.因为我们的展示是面对普通大众的,面对全社会的,是要唤起民众集体的记忆.所以,通过以大家相对熟悉的民俗文物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遗存来展示相对抽象、复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合适易行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传播和宣传形式.2006年2月,我国第一次举办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览,展出的重头戏就是唐宋古琴、老式商业招幌、高山族木雕、仿宋针灸铜人、江永女书、少数民族典籍善本和各种手抄本等2000多件文物.佛山市共举办过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尤其精彩的是实物展示,有国家级传承人刘泽棉、冯炳棠的陶艺和木版年画作品,有省级传承人杨玉榕、陈棣桢、黎伟、何耀辉的彩灯、狮头、木雕作品,有获得市长奖的陶艺大师梅文鼎的作品,还有国家级项目香云纱的实物."②《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开幕》,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政务网:http://fszx.gov.cn/fswhjout/zl/GBDYDS/这是举办第三次展览时,主管单位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上的一段话,它真实地反映了几次展览的情况,即展览最有吸引力、精彩的是实物.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的往往多是刺绣、泥塑、陶塑、剪纸、年画等传统美术类,瓷器、陶器、乐器、丝绸毛麻木制品等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民俗文物.当然,展示现场一般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示,但这些演示往往是让静态的民俗文物动起来,它们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长篇电影"中的一两个镜头,而不能说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全国的民俗博物馆、公共博物馆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自身长期收藏民俗文物的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首都博物馆新馆专门开辟了北京民俗展厅,展示北京民俗文化,而北京民俗文化的许多内容都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这些展示的侧重点基本是在近现代,由于近现代是我国现在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些展览对于人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背景、发展轨迹、变化演进历程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说,民俗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一件"物"的展示这么简单,它们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之处,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意韵,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的展示,是民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把钥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宣传最好的资源.
四、民俗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步调一致
民众生活、民俗事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土壤,如果一个地区有着繁多的民俗活动,民俗文物也必然是丰富的,产生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也多姿多彩的.如果民众的文化生活、民俗活动发生变化,必然影响到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建国初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相当一部分民俗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大量的民俗文物被丢弃、销毁,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其依存的生存空间,失去了其物质依托,很快就处于消亡或濒于消亡的状态了.
现在的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变化,风俗习惯在变化,承着过去的民俗文物也在变,变得越来越少.民俗文物的消失必然影响到以其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说民俗文物保护工作远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的早,但是这种保护远远不及它消失的速度.前两年,我们做"石湾瓦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艺中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放置于屋项)调查工作时,这种感触特别深.当我们听说某某村有一座庙宇或祠堂上有石湾瓦脊,我们马上动身去调查,结果常常是,等我们到达时,面对的却是一堆废墟.村民们告诉我们,说建筑前几天或前几个月倒塌了;明明是看到同行或朋友发来的照片是有瓦脊的建筑,等我们去了,建筑却焕然一新,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很高的陶塑瓦脊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不知所谓的装饰品.近些年,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使大批民俗文物流失.2008年初,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程启动.祖庙东华里片区是佛山这个千年古镇的经济文化核心区域,保存了大批的古民居、商铺、书塾、祠堂、庙宇、会馆等古建筑和古街道,是佛山传统文化风貌保存最完整,蕴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最丰厚的街区.但是,工程启动的第一步便是大规模的拆迁,除了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规划内建筑,其它所有古旧建筑全部被拆,9000多户人家迁走.随之流失有大批的建筑构件、家具、日用品民俗文物等.祖庙北帝诞庙会北帝巡游的古街道消失了,颇具岭南特色的商业骑楼消失,成就了叶问、李小龙传奇的咏春大师梁赞传授武术的场地消失了,这个包含着佛山传统建筑、佛山中医药、佛山冶铸、佛山武术、佛山民间信仰、佛山手工业商业等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信息的整体区域消失了.据说,改造是为了保护,为了打造文化品牌.但是,真不知道,那被保护下来的,完全割裂了与历史环境和区域文化关系的几座古旧建筑,孤零零地立于林立的新建筑中,如何展现这个城市曾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如何保护人们曾有的历史文化记忆.这样的例子,在全国绝不是佛山一例,在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运动中,无数城市的古旧建筑、街区及民俗文物和它们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信息随着推土机的轰鸣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同样,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民俗文化最肥沃的土地,民俗文物的流失也是触目惊心的.面对民俗文物生存的如此环境,我们不得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担心.因为,民俗文化、民俗文物它们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的是一个背景,一个平台,一个传承的根基,如果失去了它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花开得再绚丽,也会很快就枯萎的.所以,我们在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重视保护它们生存和展示空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护它们的物质载体---民俗文物.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包括民俗文化、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同步的、全方位的保护和抢救,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强有力的根基,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从它们的产生起就存在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俗文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物的精神文化表达.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民俗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重视民俗文物的保护,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刘德龙)
C912.4
A
1003-4145[2010]09-0031-05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①徐艺乙:《中国民俗学概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它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来自民间,来自于民俗文化,二者有着极亲密的共生关系.民俗文物的属性是"物质"的,但又富含非物质文化的因素,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但它们又需要民俗文物的承载,表达.所以,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保护工作,就要研究民俗文物,就要认识民俗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10月,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做了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诠释:"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明确了其包括的范围:"(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005年和2008年国务院又先后公布了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十类:(一)民间文学,(二)民间音乐,(三)民间舞蹈,(四)传统戏剧,(五)曲艺,(六)杂技与竞技,(七)民间美术,(八)传统手工技艺,(九)传统医药,(十)民俗.通过对照,我们发现,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务院所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的定义,还是所明确的其范围和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都离不开"各群体"、"传统"、"民间"、"群众生活",也就是说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社会各个群体、团体,即广大民众的生活,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传统,与民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对照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学研究对象的分类,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全部是民俗学研究对象,尤其是我国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十类一千多项基本都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属民俗事象的范畴. (名录里的第十项的"民俗"应该是指节庆、庙会、祭典等一类的民俗活动,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广义的民俗).我们应该可以说,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民间,传承于民众生活,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二者有共同的存在空间,在所在的社区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历史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显的共生性和一体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割裂的.著名民俗学专家陶立璠先生甚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①陶立璠:《谈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国民俗学会网站: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显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2010-07-25
孙丽霞,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