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乳酸菌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2010-04-13玲,许

饲料博览 2010年5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微胶囊乳酸菌

袁 玲,许 丽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20世纪,抗生素、激素、类激素以及化学合成的抗菌物质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进入21世纪,人们对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及预防疾病的益生菌是当今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其中乳酸菌是使用广泛,效果较好的一类益生菌,在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大的应用成果。

1 乳酸菌制剂的应用类型

按制品剂型可分为液体剂型和固体剂型。液体剂型一般是将发酵菌悬液(或浓缩液)直接应用或与其他功能成分混合复配制成,固体剂型一般是将发酵液或收集的菌体附着于载体经固体发酵、干燥、粉碎、包装而成。

1.1 液态乳酸菌制剂

王晶等用乳酸菌菌液直接饲喂雏鸡(108cfu·只-1·d-1),结果表明,乳酸菌菌液能够提高 1~3 周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且差异显著(P<0.05)[1]。马治宇试验发现,肉鸡饲料中添加乳酸菌菌液可极显著(P<0.01)提高雏鸡1~4周龄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2]。李炳志用乳酸菌发酵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其治疗有效率为95.23%,治愈率为85.71%。液态乳酸菌制剂虽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但不便于运输,并且常温下储存期短[3]。

1.2 乳酸菌固体发酵制剂

崔景丽对益生菌L.casei Zhang固态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制得制剂的菌数最高可达(107.23±17.50)×108cfu·g-1,液态发酵条件下最高达(24.90±3.68)×108cfu·mL-1,固态发酵培养基35℃烘干后,L.casei Zhang的存活率为17.51%,活菌数可达 39.8×108cfu·g-1[4]。宋琳琳以麸皮、玉米粉为原料进行多种乳酸菌混合厌氧固态发酵,制得的制剂活菌数达1010cfu·g-1以上,并将其按 3‰添加量添加育肥猪饲料中,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提高,且粪便中NH3等有害气体的含量降低[5]。但有关固体发酵制剂在贮存、饲料加工和饲喂过程中活菌数究竟能保留多少,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比较少。刘来停等将固体发酵制得的制剂分别按1%猪预混料配方和1%鸡预混料配方配料5 kg,并混合均匀,放置25和37℃条件下,测定其稳定性。结果表明,25℃条件下,猪预混料混合的样品 15 d后未检出活菌,与鸡预混料混合的样品,20 d后活菌数降至 2.4×104cfu·g-1,成活率仅为 0.1%。可见,固体发酵制剂在高温、微量元素等不利因素下,活菌保存效果还有待提高[6]。

1.3 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胶囊技术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药物包覆和无碳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农药、饲料、化妆品、纺织、黏合剂、感光材料等行业。其中在饲料中应用主要为了提高乳酸菌在胃肠道的活性及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的耐受能力而采用的保护措施。李亚杰以乳酸杆菌和黄芪多糖为芯材,海藻酸钠微胶囊为载体,制备微胶囊制剂,测得包埋率为98.1%,包埋产率为95.8%,与对照组相比,微胶囊制剂可提高在模拟肠液和胃液中菌体的存活率,提高制剂在干燥及储存过程中的菌体存活率[7]。阳晖和王艳分别以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制剂,包埋率分别达72.5%和75.6%,并均显著提高菌体的保存期和到达肠道后的存活率[8-9]。目前,我国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关其在配合饲料中的储存及饲喂效果的报道还较少。

2 乳酸菌制剂的应用效果

乳酸菌类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外有关其使用效果的报道很多,虽然结论有差异,但总体上饲用微生物添加剂都有防止疾病发生,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畜禽免疫力,治疗疾病和降低死亡率等效果。

2.1 乳酸菌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国内外许多试验表明,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腹泻等肠道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日增重及饲料报酬。李克明等用乳酸杆菌等饲喂肉鸡,成活率提高2%~6%[10]。Higgins等用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攻毒1日龄健康雏鸡,试验组采用乳酸菌制剂处理,对照组不添加乳酸菌制剂,结果发现,24 h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分别为60%~70%和 89%~95%[11]。朱年华等对肉鸡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或含有乳酸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6.7%的试验证明,添加乳酸杆菌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5%~10%;66.7%的试验结果表明,乳酸杆菌能显著降低肉鸡料肉比,降低3%~30%。此外,乳酸菌还能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12]。李明实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发现乳酸菌制剂能够提高产蛋率,增加蛋重并能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哈氏单位,保管一段时间后蛋的亮度和新鲜度也较好[13]。

2.2 乳酸菌制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猪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可防治疾病,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黄沧海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可通过改善胃肠道菌群平衡来促进断奶前期仔猪的生长,提高断奶仔猪对大肠杆菌攻毒的抵抗力[14]。乔家运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酸杆菌能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15]。邱进杰用活菌数为108cfu·mL-1的 4株乳酸菌组合制剂灌服新生仔猪 1mL·头-1·d-1,连续7 d,结果发现,仔猪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形成玫瑰花环的比率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10~30 d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对照组[16]。

2.3 乳酸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乳酸菌制剂对新生反刍动物有促进其瘤胃发育、提早断奶和调节瘤胃的pH等作用。刘国仕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羔羊日增重[17]。另外,乳酸菌制剂对调节奶牛生殖道的微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生殖道正常菌群紊乱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最后产生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给奶牛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奶牛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一般是在其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注射抗生素,这就会导致“有抗奶”的产生。因此,寻求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物质已势在必行。徐耀基等利用从健康母猪生殖道分离出的一株粪链球菌,制成制剂用于治疗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18]。李炳志用活菌数为108cfu·mL-1的乳酸菌活菌发酵液,直接灌注患牛子宫,结果显示,乳酸菌活菌制剂治疗子宫内膜炎有显著的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5.23%,治愈率为85.71%[3]。罗国琦等报道,利用乳酸杆菌冻干剂治疗各型非器质性炎症性不孕疾病,与使用中西药治疗母牛同类疾病相比,治愈率提高30%以上[19]。

3 存在问题

纵然乳酸菌在许多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益生作用,但其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较差,对酸、碱、氧敏感,常温下保存极易失活,活菌数会大幅度下降,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使得市场上的产品出现活菌数达不到能发挥益生作用的浓度。因此,开发有效地保护技术是推广乳酸菌制剂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

[1]王晶,许丽,袁玲,等.同源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15):24-26.

[2]马治宇.乳酸菌及其培养液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肠道结构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李炳志.奶牛子宫内膜炎菌群分析及微生态制剂对其疗效观察[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崔景丽.益生菌L.casei Zhang固态发酵特性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5]宋琳琳.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在育肥猪上的应用[D].西安:西北大学,2009.

[6]刘来停,蔡风英,周薇.微量元素对饲料中益生素活性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4):23-24.

[7]李亚杰.益生菌、黄芪多糖微胶囊制剂的研制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8]阳晖.肠溶性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特性研究[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9]王艳.内源乳化凝胶法制备嗜热链球菌微胶囊及其性质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10]李克明.增菌素对肉用仔鸡的饲喂效果[J].饲料研究,1997(12):10-11.

[11]Higgins JP,Higgins SE,Vicente JL,et al.Temporal effec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probiotic culture on salmonella in neonatal broilers[J].Poultry Science,2007,86(8):1 662-1 665.

[12]朱年华,张日俊.鸡用益生性乳酸杆菌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与畜牧,2007(2):20.

[13]李明实.乳酸菌制剂在肉鸡和产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07.

[14]黄沧海.仔猪复合益生乳酸杆菌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15]乔家运.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及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5.

[16]邱进杰.猪源乳酸菌的筛选及对仔猪免疫应答的影响和临床效果的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7.

[17]刘国仕.微生态制剂对羔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

[18]徐耀基,苏乔,黄引贤.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J].动物医学进展,1998,19(2):35-36.

[19]罗国琦,张敬礼,袁逢新,等.乳杆菌制剂在防治母牛不孕症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27-28.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微胶囊乳酸菌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乳酸杆菌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聚砜包覆双环戊二烯微胶囊的制备
一种用于橡胶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
发酵驴奶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理作用
百里香精油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