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误诊9例
2010-04-13陈敬彬
陈敬彬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发病率低且少见,再加上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皮肤软组织肿块,较难诊断,致使临床误诊率高。现就笔者所在医院1998-06~2008-12收治的9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经病理确诊的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男∶女=3.5∶1;发病年龄21~53岁,平均32岁。经查病历病程<3年者6例、≥3年者3例。其中8例为单发性肿块,1例为多部位发生肿块,腮腺区好发部位,其次为颈部;也可见耳后、颌下、腋下、腹股沟等。
该9例患者均经病理检验确诊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但临床诊断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腮腺肿瘤3例,颈部转移癌2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1例,米枯力兹病(Mikulicz病)1例,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误诊率高达88.8%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主要侵犯真皮、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及浅表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疾病。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认为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①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文献认为它是一种具有明显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调节异常是其可能发病机制,Ⅰ型变态反应是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主要致病机制,但证实与结核、梅毒、化脓菌感染无关;②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好发部位为腮腺区,由于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皮肤软组织缓慢增大的肿块,肿块最大约13 cm×9 cm×7.6 cm最小约2.3 cm×1.5 cm×0.8 cm,早期肿块活动度好,病程长则活动度小,患者无自发痛,只是在感冒或疲劳时有胀痛感,肿块较大者皮肤表面粗糙,皮肤瘙痒明显,且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笔者认为患者可能与免疫复合物堆积致皮肤致敏而发痒,患者反复抓痒使皮下微血管破裂形成色素沉着;患者血常规大部分检验结果为WBC<10×109/L,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最高为1.96×109/L;嗜酸性粒细胞在WBC计数中所占比例>0.05(正常范围0.005~0.05);③肿块手术后大体基本上都是灰白色结节状、质地软、韧,镜检见正常的肌肉腺泡组织萎缩消失,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弥漫性浸润,淋巴滤泡生成,生发中心形成,间质见血管增生明显且充血,血管内皮细胞肿胀;④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主要应与嗜酸性肉芽相鉴别:嗜酸性肉芽肿多发于儿童、青少年,主要侵犯部位为骨髂,造成骨髂破坏而侵犯邻近软组织并引起淋巴结病变,局部疼痛明显;主要病理成分为Langerhang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此外还应与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转移癌,神经纤维瘤、Mikulicz病鉴别。
综上所述,正确诊断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关键依靠病理学。结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特点抓住4个要点,有利于临床准确诊断:①局部软组织包块无明显压痛;②包块区域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③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5×109/L;④中青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