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小麦麦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0-04-130322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
0322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汾阳市地处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南缘,是一个农业大市,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0.67万hm2左右。但由于种植历史悠久,病虫害逐年加重,尤其是麦茎蜂的为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汾阳市小麦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2008—2009年麦茎蜂发生面积达1 078.4 hm2,一般田块被害株率为13.7%,严重田块达到33%,部分麦田减产30%以上,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 形态特征
麦茎蜂属膜翅目茎蜂科,分布较广,在国外分布于北美洲、东欧北部、中亚细亚及高加索等地;在国内分布于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阳、陕西安康、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农业区。
麦茎蜂成虫体长8~11mm,翅展7.5~10.0mm,全体黑色发亮,头部黑色,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共19节,端部数节稍肥大。口器咀嚼式,上唇黑褐色,上腭端部黑褐,中部米黄,基部黑色。下腭须5节,第1节和第2节基部黑色,近端部2/5处米黄色;第3节基部黑色,其余4/5为米黄色;第4节基部米黄,中部无色,端部黑色;第5节黑色。下唇须4节,黑色,每节有4~8根毛。翅痣色深明显。胸足3对,雌成虫前足和中足的腿节黑色,其端部、胫节及跗节黄色,后足腿节、胫节末端及跗节黑色,胫节黄色;雄成虫前足和中足的腿节外侧黑色,内侧及胫节、跗节均为黄色,后足腿节、胫节黄色,跗节稍黑。腹部黑色,第1腹节背部有黄白色斑,成三角形凹陷,第4,6节前缘有明显的黄带,有的退化消失,腹部侧板前缘前角通常有黄色斑。雌成虫腹部末端数节肥大,腹端有一带毛的产卵器鞘,内有红褐色端部带锯齿状的产卵器;雄成虫体形瘦小,腹部纤细。
初产卵白色透亮,长椭圆形,长1.0~1.2mm,宽0.35~0.40mm,将孵化时变成水渍状透明圆形。
幼虫体长8~12mm,乳白色,前进时呈“S”状白色或淡黄褐色,头部淡棕色,胸足退化呈圆形肉疣状突起,体多皱褶,肛节延长成几丁质短管。
裸蛹长8~12mm,外被薄茧,茧长约比蛹长1倍,分前蛹、中蛹、后蛹3个阶段。前蛹,全体乳白色,复眼白色至红褐色,足明显可见,发育历期12~13 d;中蛹,头、胸、腹、足部分变黑或全变黑,复眼黑色,翅芽形成,足发育完整,发育历期7~8 d;后蛹,全体黑色,翅已形成,卵巢发育不完全,发育历期3~4 d。
2 发生规律
麦茎蜂在北部冬麦区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根茬中作茧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旬至6月上旬化蛹,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蛹期20~35 d。成虫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羽出,高峰出现在5月中下旬,长达40多d(地膜田麦茎蜂发育常提早10~15 d)。产卵期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卵发育历期8~12 d。幼虫从5月下旬孵化至6月中旬在麦茎内取食为害,为害盛期出现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成虫喜温喜湿,上午10时后至午后5时前成虫飞翔、觅食、交配、产卵,其余时间多栖息在麦叶背面。降雨前后蛰伏于麦叶丛或土缝中不动,雨后或灌水后羽化出土较多,刚出土时腹部先出土,然后向3~4 cm高处爬行,3min后进行整姿,10min后飞向麦株。先在油菜及杂草花中摄取营养,多在中午气温高时觅食,进行近距离飞翔,飞翔高度5~6m,飞行距离数十米。成虫羽化时卵巢已发育成熟,抱卵量50~72粒,当天即可交尾产卵。成虫产卵多选择在麦穗下面1~3节幼嫩组织的茎节上,产卵时先用产卵器将麦茎锯一小孔,然后将卵产入麦茎内壁,卵散产,多数情况下1头雌虫在同一麦茎上只产1粒卵,但在麦茎蜂密度大时,同一株麦茎有被重复产卵现象。麦茎蜂幼虫期有自残习性,老熟时1个麦茎内只存活1头,仅个别麦茎内可存活2头。
卵发育历期8~12 d,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幼虫共分4龄,初孵幼虫就近取食,随着龄期增大,幼虫在麦茎内向上、向下打通茎节蛀食茎内柔嫩的输导组织,影响小麦灌浆,导致千粒质量下降,至小麦乳熟时,幼虫老熟,多下潜到地表以下分蘖节之上1.2 cm处,环切麦茎内壁仅残留外表皮,环切断面整齐,并用碎渣和唾液堵塞上部切口,幼虫在根茬里作白色透明薄茧越夏越冬,蛰伏期长达10个月。伏、秋耕后,根茬中幼虫分布在0~15 cm土层中,以0~10 cm深土中能正常羽化出土,20 cm深以上羽化期推迟,或羽化后不能完全出土,成为无效虫源。受害小麦常形成白穗,风吹极易倒伏。
在4月下旬末开始化蛹,化蛹盛期在5月初,3 d之后为蛹末期,蛹期平均20 d,初蛹白色,5周后渐变为黑色,羽化前浓黑色。越冬幼虫在地表温度升至13℃以上时开始化蛹,16℃时进入化蛹盛期,土壤过干对其羽化不利。
3 发生原因
3.1 气候因素
麦茎蜂喜欢温暖、湿度不太大的的气候。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不适宜麦茎蜂的发生,但近几年暖冬频繁出现,小麦播种前雨水多,为麦茎蜂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越冬基数趋高,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天敌的减少也是麦茎蜂发生的主要原因。
3.2 耕作原因
据调查,重茬地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轮作倒茬的田块,连续多年种植小麦的地块为害株率也明显高于种植小麦2~3年的地块。近年来,由于种植小麦的效益比较低,麦农们放松了对麦田的田间管理,地头杂草丛生,为害虫创造了食物来源和寄生场所,这也是其高发的原因之一。
3.3 为害的特殊性
多年来麦茎蜂一直未被人们真正所认识,被误认为是小麦常见的麦秆蝇,因此未能准确预报,得不到及时防治。麦茎蜂的为害极具隐蔽性,早期又不易被发现,一旦卵产于茎秆内部再进行防治已无济于事。
3.4 缺乏抗虫品种
多年来,育种工作者仅重视“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的选育(“多抗”主要指小麦的抗病性),忽视了抗虫性的选育,到目前抗麦茎蜂的冬小麦新品种国内还没有报道,因而选育抗虫冬小麦新品种至关重要。
4 综合防治技术
麦茎蜂由于卵、幼虫隐蔽在麦茎内为害,越冬幼虫在根茬潜伏,所以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特别是在麦收后要碾压根茬,机耕深翻,轮作倒茬。只要认真抓好这几个环节,就可以有效控制麦茎蜂的为害。
4.1 加强预测预报
各级植保部门应掌握当地各种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把好预防关。在农闲季节,开展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农防知识,在防治时才能有的放矢。
4.2 农业防治
通过对一般田与丰产田麦茎蜂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丰产田和一般田内麦茎蜂被害株率有明显差异。丰产田是采取了一系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小麦植株生长繁茂,群体密度大,不利于麦茎蜂的产卵繁殖。反之,一般田植株较为稀疏,被害株率远远高于丰产田。
小麦收获后进行碾压根茬,不留死角,约50%的老熟幼虫可被碾死;收集麦茬焚烧或沤肥,控制麦茎蜂羽化出土率;机耕深翻,将麦茬埋入深20 cm以下土内,可大幅度减少虫源;麦茎蜂为单食性害虫,应有计划地实行大面积连片轮作倒茬,使害虫失去寄主植物而自然消失。此虫由于具有一定飞翔能力,小片轮作收效不佳。
4.3 化学防治
4.3.1 土壤处理法 5月中下旬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撒施甲基异柳磷毒砂。撒施毒砂方法:每公顷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3 750~4 500mL拌入450 kg细砂土中(药先用2倍水稀释然后喷洒在砂土上),搅拌均匀后撒入麦田中。
4.3.2 大田喷雾法 用10%氯氰菊酯油剂1 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2 000~3 000倍液(525~750mL/hm2)喷雾,或每公顷用48%乐施本375mL对水750 kg喷雾,都能有效降低其虫口密度。
4.4 生物防治
可通过生物防治方法来减轻麦茎蜂对小麦的为害。但有关天敌利用方面的工作仍需进一步研究。
4.5 选育抗麦茎蜂小麦新品种
根据抗虫机制,国外选育的抗麦茎蜂小麦品种为实心,由于小麦茎秆实心、茎壁厚,麦茎蜂雌虫不易在这里产卵,即使产卵也会因茎腔内充满的髓组织使卵或幼虫因机械压力缺少空气和水分而死亡。目前,真正抗麦茎蜂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国内还没有报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选育[1]。
5 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把握好用药时机,一定要在盛发期彻底清除;控制好用药量,注重选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不易产生抗性的农药,避免农药、化肥、杀菌剂同时混施[2],必须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
[1] 白冬梅,赵吉平,刘金香,等.灰翅麦茎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4):99,127.
[2] 王彩萍,许艳霞,左联忠,等.汾阳市麦秆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