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产无忧散治疗妊娠后肝功能异常 1例
2010-04-13张建峰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00
郑 翔 张建峰 武汉市中医医院 (武汉 430000)
患者彭某,女,27岁,妊娠 17周,定期体检查肝功能:AL T481U/L↑ ;AST131U/L↑;余正常。 2009年 8月 18日前来就诊,患者出现恶心欲呕,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早孕反应,妊娠 5周时曾感冒 1次 ,出现流清涕,咽喉肿 ,轻微咳嗽,但未出现发烧症状,未服任何药物治疗,自称目前感冒已好转,曾做过孕前全面检查,肝炎全套及 EP病毒等均为阴性。刻下:无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食欲不振,肝区扣击痛 (-),肝脾肋下未及,无其他明显不适,脉滑数,舌质淡红、苔薄白。初步诊断:妊娠相关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郁证 (肝郁气滞)。治法:安胎和胃。方药:黄芪、菟丝子各 10g,荆芥、枳壳、川芎、川朴、大贝母、五味子、黄芩、砂仁、当归、艾叶、生甘草、白芍各 6g,7剂 ;2009年 8月 25日复诊,现自觉症状不显,感觉欠佳,二便尚调,脉滑数,舌质淡红、苔薄白。继续以上述方法治疗,守上方去黄芪,加山药 10g,14剂;2009年 9月 9日复诊,复查肝功能:AL T49U/L;症状已完全缓解,食欲尚佳 ,脉滑,舌质淡红、苔薄白。继续守上方 7剂继续巩固一段时间。
讨 论 中医认为肝脏的机理有:①肝主疏泄:肝藏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朱震亨最早提出肝主疏泄,他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明确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②肝藏血:《素问◦五藏生成》“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妇人妊娠肝功能不良主要是在妇人妊娠后,血要养胎,若妇人摄入营养不足,则肝储藏血液不足,因此化生和涵养的肝气不足,就无法使肝发挥冲和畅达的疏泄的功能,肝胆相表里,进而引起胆气郁结;又因“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可知,肝藏血不足,无法运行诸经 ,则形体官窍不得濡养,两者相合即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早孕反应。
而郑老师的安胎养胎方是从宋◦骆龙吉原编,明◦刘浴德、朱练增订《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中的保产无忧散的基础上加五味子而成。妇人的肝功能不良病机主要是气血不足所致,妇人妊娠最重肝脾二藏,肝主藏血,血以养胎;脾主健运,乃气血生化之源 ,方中用黄芪补气,当归、白芍、菟丝子补肝养血,再加川芎活血 ,川厚朴、枳壳、砂仁行气,君臣相配既可补肝血,又可舒血气之源;因妇人曾感冒,佐以荆芥、贝母祛风清热以解表,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的循环;艾叶炭温经安胎,黄芩清热安胎,合用防止活血行气之药动胎;配以五味子、甘草,有益气生津之功,又可调和诸药,并且五味子、甘草有降低血清转氨酶,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上药合用可使血虚得补,湿热得除,而奏养胎安胎之效 ,又上方用量小,以防止活血而不致胎动,二诊去黄芪加山药,增加养血之功效。
西医认为患者通过孕前检查可排除任何肝病,诊断为妊娠相关因素的肝病,暂时无法用药,护肝的西药均对胎儿有影响,并且梁绮华[1]等做实验认为由妊娠相关因素引发的肝功能异常通常对妊妇的危害小,在产后迅速恢复正常,但也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妊娠并发症,如 HELLP综合征、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先兆子痛等,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但中医中药能改善妊妇出现的不适症状,并且不会影响胎儿。
[1] 梁绮华,邱先桃,丘媛媛,等.95例妊娠肝功能异常回顾性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17-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