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宁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50例
2010-04-13常蔚
中风后抑郁症(PSD)是中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可明显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增高卒中患者的病死率。笔者采用加味宁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5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100例。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50例 ,男 30例 ,女 20例,平均年龄(65.5± 10.6)岁;脑出血 30例,脑梗死 20例。对照组 50例,男 31例 ,女 19例;平均年龄 (64.8± 14.6)岁;脑出血 29例,脑梗死 2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抑郁量表评定总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并经头部 CT或 M RI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调整血脂、血糖,改善脑循环等,酌情进行康复锻炼和配合心理治疗,鼓励、支持、安慰,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纠正其不合理的观念,帮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每次口服麦普替林 25mg,每日2次。治疗组口服加味宁神汤:半夏、石菖蒲、龙胆草各10g,茯苓、生地各 15g,香附、柴胡、陈皮、竹茹各 12g,黄连 5g,远志、连翘各 6g。加减: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明显者加肉桂、当归;肾精不足者加何首乌、枸杞子;失眠重者加龙骨、牡蛎。情绪不宁者加青皮、紫苏梗;性情燥怒、口苦目赤、舌红者加牡丹皮、栀子、夏枯草;失眠健忘者加茯神、珍珠、龙齿。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4周为 1个疗程,共治疗 2个疗程。
疗效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但 <75%为显效,≥25%但<50%为有效,<25%为无效。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 50例,痊愈 17例,显效 14例,有效 10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 82%;对照组 50例,痊愈 19例,显效 11例,有效 12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 84%。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
副作用对照组口干 11例,心悸 6例,便秘 7例,视力模糊 4例,头晕 3例,排尿困难 8例,转氨酶升高 5例。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三方面。电休克治疗风险较大,特别是对老年人几乎很少应用。对于心理治疗,由于中风患者经常存在语言和理解反应能力方面缺陷,单独应用心理治疗较少能奏效。所以对于中风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抗抑郁西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常用的抗抑郁药不良反应明显,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中医学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已有类似抑郁症的描述,如不寐、善忘、惊恐、心悸等病证。其病机特点是:既有中风之瘀血阻滞脉络;又有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并且气滞与血瘀互为因果。现代药理实验证实,柴胡具有抗焦虑及镇静作用,石菖蒲能明显促进小鼠记忆的获得和巩固,有胆碱能样神经功能作用,调节脑内 5-羟色胺水平。从笔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应用中药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