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谚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2010-04-13吴竟红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谚语

吴竟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 100083)

略论谚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吴竟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 100083)

作为非物质文化与进行信息交流工具的谚语,同歌谣一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许多谚语,有的保存在古籍中,有的在民间广泛流传,保留了许多儒家道德伦理观念,也体现了儒道两家皆重视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同时,也有古典美学的某些神韵,给人们许多宝贵的启示,值得当今社会加以借鉴。

谚语;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非物质文化与进行信息交流工具的谚语,同古老的歌谣一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及社会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总结,它教诲人们、警策人们,也鼓励人们做所应做的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事。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堪称古代劳动者或文人学士们如何生存、如何为人处世的百科全书。清代学者杜文澜在他编辑的百卷本《古谣谚》凡例中说:“谚既从言,又取义于彦,盖本系彦士之文言。故又能为传世之常言。”①(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从中可知谚语既是文士之间的传言,也是大众间通俗的传言。因而,它既有雅的一面,又有俗的一面。见诸于古籍的一些谚语,不少言简意赅,但也文字深奥;而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谚语,又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且多以人们日常生活中或自然景物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作为比喻,创造出生动的形象,使人听后便于记忆和流传。关于谚语的定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则说:“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言,故吊亦称谚。”他认为谚语既是直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句,也是人们的吊唁之语。我们还是取前者之见,即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一种直接的、简洁的、又具形象性和哲理性的一种通俗的固定语句。

无论是在古籍中保存的还是在民间流传的谚语,经过千百年的淘洗和演变,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烙印。它既体现着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也展现着古代社会人们所遵从的社会伦理道德。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各种知识的传播以及独特的古典美学神韵。概括起来,可从几个主要层面去探讨。

一、谚语中的儒家伦理道德观

千百年来,由于儒家思想影响巨大,许多谚语为了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往往把儒家的一些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之道加以传播。在儒家提倡的道德风范中,最主要的是崇尚“仁者爱人”、“忠君爱国”、“以民为本”、“孝悌忠恕”等。

(一)谚语中“仁”的价值观

“仁”是儒家道德价值的核心。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把仁加以强调,如“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等。谚语中就有许多教诲人们要多为他人做事,不要自私自利的条目,如:“人不为己,顶天立地,”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相对;“不管自己头上雪,尽管他人瓦上霜”,与“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相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人们常说的一则宣扬仁爱的谚语;“活着为人民,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又是鼓励人们为他人效力献身的。下面再以一则故事为例。如《古谣谚》中所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①(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 49页,第 378页,第 308页。是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传赞》中引用的谚语,他说:“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李将军系汉代大将李广,与匈奴大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但未封侯。后又随霍去病击匈奴,因途中迷失方向,使部队受损、获罪。他不愿与“刀笔吏”对质,自刎而死。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见《史记》)可见,他尽管自己不张扬,那种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与他对军士、百姓的仁爱之心,受到了人民的爱戴。正像芬芳的桃李花一样,它虽不言,但人们为了欣赏它们,便在树下踩成了一条小路。这则谚语里包含着古老的儒家思想的深厚内涵和价值观。

(二)谚语中“忠”的观念和“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大力张扬“仁爱”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已形成的君主制度和宗法体系,为此,还大力提倡“忠君爱国”和“以民为本”。对广大民众和臣子们来说,就要“忠”,要把“君”和“国”放在首位;而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则要“爱民”。

对前者来说,有的学者指出:“忠君尊上的价值取向中,‘忠’观念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忠’观念在不同政治学说中已经受到普遍重视。以《左传》为例,全书‘忠’字凡 70见……孔子《论语》中出现‘忠’字凡 18次,《孟子》中 8次说到‘忠’。”②陈江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11页。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忠君在大多数情况下和爱国是一致的(只在昏君、暴君当政时例外)。这在谚语中也有不少例证。如“一寸山河一寸金”,是说明祖国土地的珍贵;“国之不存,何以为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说明个人、家庭与国家不可分割的关系;“岳飞流芳百世,秦桧遗臭万年”,是赞美忠君抗敌的英雄,贬斥卖国害人的奸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指出个人与国家兴亡不可分的关系;“士穷见节义,国乱识忠臣”,是说明贫困中才能见出义士的气节,乱世中才可看出忠臣的品德。

“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是儒家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尚书》、《左传》、《国语》等著作中都有“重民”、“施德于民”的言论。最著名的当然是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之久。这一观点在民谚中也有反映,如《古谣谚》收录的一则“足寒伤心,民怨伤国”③(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 49页,第 378页,第 308页。,就揭示出人民力量对国家兴衰的作用。书中介绍,这是《十国春秋楚拓拔恒传》引用的。拓拔氏因文昭王听信他人不当建议,令各县加大贡赋而上书说:“殿下长深宫之中,藉已成之业,身不知稼穑之劳,耳不闻鼓鼙之音,驰骋遨游,雕墙玉食,府库尽矣,而浮费日甚。百姓困矣,而厚敛不息……谚曰:足寒伤心,民怨伤国。愿罢输米之令,诛周陟 (建议加大贡赋者)以谢郡县,去不急之务,減兴作之役,无令一旦祸败,为四方笑矣。”文昭王未采纳,但故事证明了开明的贤臣良将对民生民计的重视。其它类似的民谚还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众人是圣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都体现了儒家“民为本”的政治主张。这些人们常引用的谚语,是对当政者发出的严肃告诫。

(三)谚语中对理想的人格典范的倡导

为了把“仁”的主张推而广之,儒家还特别重视人们的道德修养与人格的提升。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在儒家看来,理想的典范人格是成为一位“君子”。在《尚书》、《诗经》中皆曾出现过君子一词,而在《论语》中提出的更多。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均见《论语·里仁》、“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此外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中的“志士仁人”,自然也是君子。而在古籍中的谚语和许多民间谚语中,也都强调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世和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义动君子,利动小人”、“船靠舵正,人靠心正”、“钱财如粪土,人格值千金”、“只可种花分天下,不可栽刺害别人”、“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④(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 49页,第 378页,第 308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是从正面倡导培养善良、诚实、廉洁的品德;而“水一倾,则不可复;性一纵,则不可返”、“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月亮”、“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等,是从反面教诲人们弃恶从善,要为人诚实,并不可贪心纵欲。“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初生牛犊不怕虎”、“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头断,水滴台阶穿”等,是从正面鼓励人们要勇敢坚毅地去从事自己的事业,不要惧怕一切艰难困苦;而“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树叶跌落,怕打破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锹挖不成井,一笔画不成龙”、“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人有两条心”等,是从反面向人们发出警策之语。这些从正面和反面对人们进行教诲的谚语,同古代先哲的关于人格培养和道德修养的主张,在精神上是一致的,都是古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二、谚语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在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是道家和儒家的相辅相补的观念,谚语中也有反映。儒道共同之处,都是要顺应自然,人不应违背天道天理,也即是不违背宇宙间万物的生长运转规律。如在《周易大传·乾卦》中就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①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 1979年版,第 72页。意思是作为“大人”要不违背天地所规定之大德,治理国家要使人人得以安生而有所养,还要遵循日月运行之大道和四季之时序,并赏罚严明,不悖于鬼神之意,人与人之间也应和谐共生。以后在道家、儒家的许多经典著作中皆有类似的论述。这说明,“天人合一”的精神正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之精髓。

(一)谚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作为古文化载体的谚语,有不少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道。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因而有许多关于农业的耕种锄收及四时天气变化的谚语。在这些谚语中,人们从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又用简短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如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种山靠山,种田靠田”、“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要龙要虎,不如要土”、“田是命根,人是真神”、“人靠田养,田靠人耕”、“纵是良田千万顷,收成多少在乎耕”、“庄稼不用问,随着节令种”。还有不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都是讲要顺应时序变化,争取农业丰收的。此外,关于气象的谚语,更突现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揭示出只有认识阴晴风雨的天气的变化,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规律。如《古谣谚》中据《易经》中关于观云看雨的阴晴变化引了一则民谚:“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②(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 29页。这说的是云往东无雨,往西有雨,往南有大雨,往北又是晴天。而在近代的一则贵州农谚中也有相同的表述:“云走东,雨落空;云走南,雨成团;云走西,骑马披蓑衣;云走北,晒得地开裂。”这同样说的是风向导致云的方位不同而造成有雨或无雨的状况。这是老农人人皆知的道理,人们用谚语固定下来了。此外,关于日晕、月晕对天气的影响,在民谚中也有不少,如“午前日晕,风起北方;午后日晕,风势须防;晕开门处,风势不狂;早日暮赤,飞沙走石;反照黄光,明日风狂”。“月带圈圈,大风不过三天”、“月亮旁边黄半圈,起风就在眼面前”、“月儿有晕,关窗闭门”。像这样表明天气变化、人们应适应它进行生产活动的农谚是很多的,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二)谚语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道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有其核心的主张。除了在道德修养方面要讲“仁义”、“诚信”和“孝悌”、“忠恕”之道外,就是提倡“和谐”和“中庸”。如《论语》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卷首引:“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中庸章句》)不论是讲和谐,还是讲中庸,都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要做“过犹不及”之举。这是“天人合一”精神在人伦社会中的揭示。反映人与人之间和谐之道的谚语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一些外,还有:“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人拾柴火不旺,大家拾柴火焰高”、“红花还要绿叶扶”、“一只木船大家摇”、“有鼓没棰不会响”、“十个指头没有一般齐”、“满架葡萄一条根”、“一树不开两样花”、“针离不开线,线离不开针”、“君子不夺人之美”等,这都是隐言和谐相处,团结一心的正面劝导之语。从反面讲的警策之言又有:“树怕剥皮,人怕伤心”、“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一碗水要端平”、“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这又教诲人们不要做出伤及他人之事。从浅层意义上讲,这些谚语都包含着“和谐”和“中庸之道”,从深层意义上看,也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在人世社会间的委婉表达。

三、谚语中的古典美学神韵

在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渗透着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东方美学精神,这在许多谚语中,也有生动的表露。东方古典美学的内涵丰富多彩,如“形象美”、“和谐美”、“意境美”、“对称美”、“韵律美”,还讲求含蓄、隐现、简洁、凝练等。我们可以选取最主要的几点加以说明。

(一)谚语的形象美

创造艺术形象,是一切文艺作品最主要的艺术手段。艺术形象不同于自然的美,是人工的美。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造物。一句不工,则一篇不纯,是造物不完也。造物之妙,悟者得之。譬诸产一婴儿,形体虽具,不可无啼声也。”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 114页。谢榛的话就是强调,作诗必须有独特多彩的形象才能感人,正如一个白胖的婴儿,形体虽全,但如果没有哭声,则还算不上一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如何才能构成文艺作品的形象呢?在一些诗歌作品中,主要采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而“比”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点,谚语同诗歌是一致的。朱熹《诗集传·螽斯注》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是说,比喻,有喻体,有被喻体,彼物即喻体,此物即被喻体。至于比喻的方法则又有很多,有明比、暗比、对比、反比等。许多谚语,比喻的运用是很精彩的。如:“吃过黄连苦中苦,方知甘草甜上甜”、“端起金饭碗,别忘讨饭棍”、“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这是比较明显的比喻,并不委婉含蓄。再如,“笨鸟要先飞”、“根不正,苗必歪”、“狗眼看人低”、“口似莲花心似刀”、“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又是暗比。“苦瓜子结不出甜瓜来”、“喜鹊窝飞不出凤凰来”、“天狗吃不了日头”,这又从反面加以比喻。“宜从大处落墨,莫向针头削铁”、“雪涨风势,狗仗人势”、“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猫哭老鼠是假的,狗馋骨头是真的”,这又是用不同的事物加以对比。多姿多色的比喻,勾画出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便于人们记忆和流传,并在艺术上得到感染。这正是古典美学神韵的具体展示。

(二)谚语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和谐美”的另一种体现,在古人的美学思维中,左右、上下,四六八等数字的双用,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和谐对称的美感。从哲理上讲,也是一种阴阳平衡的呈现。因此,在传统的诗词歌赋中,非常讲求修辞上的对仗。谚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其中有句对,也有词对,有描绘事物的相对,也有所指事物内涵的相对。如“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是词义上的对仗;“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却遇打头风”,既有内容上的相对,又有用词上的相对;“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同上句一样,也是词义和用词上的双重对仗;“山高挡不住太阳,水大淹不了鸭子”,既是用词的相对,也是句子的相对;“当家才知柴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也是用词和句子的相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又完全是句式的对仗。这种对仗的运用,便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三)谚语的简洁美

除了上述特点,谚语还特别讲究用语的简洁短小,并常常包含深邃的人生哲理。这也是一种东方美学的展现。用委婉语表达思想的谚语,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讲勇于探求和实践的重要;“燕子识归巢”、“老马识途”也是讲经验的重要;“闭门造车难合辙”,是反对主观臆造,不调查研究;“花无长红,月无长圆”、“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是讲景物会不断变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讲不要片面或从表面看问题等等。直接表达思想的谚语,有的也很精彩。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用词语的颠倒讲事物的转化;“天下有百姓,百姓有百性”,是用同音词讲事物的多样性;“无古不成今”、“无咸不成甜”,是讲事物具有相对又相成的特点等等。用短小的句式,揭示出深刻的哲理,是谚语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的一种特色,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古典美学神韵。

总之,从谚语中可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很难和它割断。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繁衍哺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虽历经磨难,仍长盛不衰。当然,由于传统文化是以往社会制度和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产物,也会有一些糟粕存在,这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我们应该和那些优秀的谚语加以区别。但从主流上来说,谚语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很明显的。在当今社会,它对人们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和应用。

H1-09

A

1003—4145[2010]04—0068—04

2010-01-15

吴竟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艳红)

猜你喜欢

谚语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西夏谚语中的日月意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二)
谚语趣画(一)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谚语趣画(二)
谚语趣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