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8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
——以山东省为例
2010-04-12王凤梅
王凤梅
1949-1978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
——以山东省为例
王凤梅
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经受了革命狂潮的洗礼,传统文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和基础的村落家族文化受到冲击,农村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受到影响,形成了呈双层特色的乡村文化。这种变迁动摇了在中国农村存在数千年的文化根基,但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
农村; 传统文化观念; 变迁; 山东省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观念在中国农村根深蒂固。近代以来,尽管农村受到辛亥革命等历次革命运动冲击,但狂波微澜中却充分显示了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强大与坚韧。1949至1978年间,革命狂潮席卷中国农村,多年在农村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到“革命文化”冲击,但革命热潮退去后,“革命场面文化”①“革命场面文化”指附着在传统文化表面,主要在公开场合发挥作用的政治性文化。这一提法来自张乐天的《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的作用日益削弱,文化的传统层面重又显示出其强有力的影响。本文以1949至1978年间的山东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此期间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过程作分析探讨,以求为今天的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思考。
一、农村传统文化观念受到冲击
1.传统文化的核心——村落家族文化受到冲击
家庭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础单位,村落家族文化也从古至今在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落家族文化作为远古形成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向社会方方面面放射它的核心精神,使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无不受到村落家族文化的核心精神的驱动”②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页。。村落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村落家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必然是转型中的一个抵触力量。
1949至1978年间三次政治大潮对农村的冲击,使家庭这个生产组织被弱化,社会结构发生变异。反映到文化层面,土改和合作化使农村家族意识被削弱,人民公社体制控制下的农村家族权威遭削弱。在我所走访的村庄中,成立互助组、合作社期间,打破原有宗族、血缘界限,根据个人情感组建互助组、初级社的现象较常见。这使原来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遭瓦解。人民公社时期,世俗化的政治权力触及到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受到进一步限制,以封建家长制为基础的家族权威遭削弱。另外,“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暴席卷了中国农村,其间各种“左”的思想和做法从形式上强有力地冲击了村落家族文化。 “破四旧”*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中,大批祖宗牌位、家谱被烧,许多祖坟被掘,家族权威遭严峻挑战。“以阶级斗争为纲”使许多家庭成员也被划在不同的派系,彼此展开辩论,兄弟甚至反目成仇。我在山东曹县黄村收集到许多反映这种状况的资料。朱红玉和刘玉兰都是黄村媳妇,刘玉兰的公公是朱红玉公公的亲叔叔,在家族关系中比较亲近。因刘玉兰公公是地主,且已去世,故刘玉兰和婆婆、丈夫遭到批斗。为显示对地主的仇恨,朱红玉不仅积极上台发言,对刘玉兰拳打脚踢,甚至给刘玉兰的婆婆糊了个大高帽。李金钟与黄玉林是表兄弟,分属不同帮派,李金钟在辩论中落了下风,心怀不满,就在黄玉林的新婚之夜砸烂了他的窗户。*访谈对象:韩秀荣;性别:女;职业:农民;年龄:57岁;住址:山东省曹县黄村;访谈时间:2006年7月15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负面作用是主要的,但它也强有力地打破了血缘关系,压制了依据血亲关系划分亲疏的传统。*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第56页。这一段时期,村落家族文化受到猛烈的政治冲击。这种政治大潮的冲击使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村落家族观念遭遇重创,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发生了动摇,这对建立一个以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的现代社会是有利的。
2.农村原有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发展经济及实现工业化战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后来兴盛起来的“革命场面文化”的威力也不断增强,这都对农民原来的社会心理和思想价值观念及社会习俗等形成冲击。
(1)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2)“革命场面文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
在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过程中,及后来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政府开始用泛政治化方式对之进行控制,以使其按国家确定的方向去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和巩固的后方。在此大背景下,“革命文化”以各种形式逐渐深入农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后,“革命文化”进入农村的力度愈发强大。
由上可以看出,“革命文化”以各种形式被输送进农村,使人们接受思想教育,摒弃原有传统观念。“文革”期间,“革命文化”以更激烈方式冲击农村。“文革”开始后,各类学校陆续成立红卫兵组织,走上社会,破除“四旧”,焚烧族谱、主牌,捣毁房屋上脊兽、匾额等。后来,农村各大队普遍办起“政治夜校”,除学习《毛主席语录》及有关文件、社论外,也搞一些“大批判”和文娱宣传。此时占领农村的“革命文化”尽管也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文化,它对真正的文化或优秀文化遗产破坏极大,但它对农村固有的那些传统的,尤其是阻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起到了冲击和动摇作用。
二、呈双层特色的乡村文化的形成
建国后的中国农村,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政府营造出一种带强制力的文化氛围,输入带革命色彩的文化。输入的文化因其与传统的契合而有可能进入村落中,但因其与传统的差异又形成了乡村文化的两面性。带革命色彩的意识形态可被看作“场面上”文化,传统文化则为“场面下”文化。两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冲突构成建国后乡村文化的整体,即极富特色的乡村双层文化。
1.热烈的“革命场面文化”
综观这种革命文化的演化历程可发现,大公社、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时期是革命空气最浓烈、场面文化最强有力时期。
这场以学习毛泽东思想并将其宗教化作为主要标志,用革命方式将一种新文化取代原来传统文化的运动火一般燃遍中国大地,深受传统文化沁润的中国农村,被这种新的具有革命色彩的文化所包裹,并成为一种场面文化。当时,去地里集体上工前先背诵毛主席语录,田间休息集体学习《老三篇》*指毛泽东的三篇文章:《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村民们,甚至连许多不识字的老农在一些场合也能非常流畅地使用革命化的语言成为当时一大景观。山东曹县闫楼公社叶村有个姓许的老太,不识字,但记忆力超群,因擅长背毛主席语录成了忆苦思甜报告团的主要成员,到处巡回做报告,成了当时的名人。
2.起隐形作用的传统文化
尽管具有革命色彩的场面文化对农村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形成一定冲击,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超稳定性,它们仍然在暗处发挥着作用。
宗法观念和家族意识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即便经过土改,没收了宗族制度赖以生存的族田,消灭了实体性的宗法组织和封建宗族制度,但残存在农民思想深处的宗法观念和家族意识,仍然发挥着作用。宗法观念和家族意识是人们对其生活的共同体予以的高度认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家族乡土本位意识。这种极其深厚的社会意识,深深渗透于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广泛持久地影响着乡村生活。同时,由于家族的某些社会功能(如救济功能)有其一定合理性,加上宗族活动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农民对自身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追求,故家族意识的存在及宗族残余势力的延续,不仅有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而且有其发挥作用的群众心理基础和客观环境。正因如此,土改后的宗族残余势力并没完全退出农村日常生活,而是以一种较为隐蔽的形式发挥着作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宗法观念和家族意识还会活跃起来。我在山东单县韦洼村和山东曹县黄村做调查时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清明节、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的送寒衣节,三大鬼节之一。和除夕等去祭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建祠堂、续家谱等宗族活动。据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农村发现的情况,当时农村中修祠堂、续家谱的活动相当普遍。*王瑞芳:《没收族田与封建宗教制度的解体——以建国初期的苏南土改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现代史》2007年第1期。
婚姻是最能体现社会意识、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一种社会行为。解放前,农村青年男女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建国后,受新思想影响,婚礼仪式发生好多变化,但婚姻内容中仍有许多受传统因素影响的成分。我的访谈对象之一,1948年结婚的黄玉荣,结婚前从没见过自己的丈夫。若有人提亲,她父亲便去调查了解一下,看是否符合其要求。黄玉荣的丈夫为人寡言少语,但做事踏实勤快,恰符合她父亲的标准,这婚事就成了。黄玉荣的弟弟黄二奎是1962年结婚的,他在婚前曾和一个家有亲戚在黄村的姑娘相爱,但因姑娘的母亲是继母,家庭关系较复杂,遭黄二奎母亲反对而作罢。20世纪60年代结婚的男女双方,已可在婚前见上一面,那就是在登记那一天,若同意就登记,若不同意就算了。后来,经一个亲戚介绍,二奎父亲带着二奎去公社和一个姑娘登记,二奎看那姑娘极丑,便悄悄逃跑了,婚事自然吹了。再后来,黄玉荣把自己婆家村一个姑娘介绍给弟弟,双方在登记时见了一面,表示满意,婚事就成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受“文革”影响,农村结婚仪式简化了,新郎新娘只需对毛泽东像三鞠躬,便算完成仪式。但这只是在表面上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实质上,绝大多数农村青年男女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家长的态度和意见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家长的衡量标准也依然是他们依照传统习惯所拟定的标准。*访谈对象:黄玉荣,性别:女;职业:农民;年龄:75岁;住址:山东曹县姚庄村;访谈时间:2006年7月14日。
三、乡村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举步维艰
1.传统文化在乡村根深蒂固
所以,“革命场面文化”更多是作为一种外在的保护色笼罩在仍以小农方式生产、生活的农民身上,在他们内心深处,传统村落文化发挥着更强有力的作用。笔者曾收集到一份口述资料,讲的是“文革”期间有些人借“破四旧”挖人祖坟,曾在两个村之间引发一场激烈冲突的事件。这个事件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农村,传统村落文化依然发挥着比较强烈的作用。
这场冲突发生在山东曹县的黄村和赵村之间,时间是1974年。黄村当时有2000余人,属于较大的村,而赵村却不足1000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赵村的陵地在黄村地界内,赵村人祖上曾有做过大官的,赵陵里埋藏许多宝贝的说法一直在这一带流传着。“文革”期间的“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到处扒祖坟、焚旧书、砸牌位。当时,有些黄村人认为机会来了,扒人祖坟原来还是革命行动呢,于是几个人便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着红卫兵的旗号把赵陵扒开了。也许赵陵之前就已被人扒开过,也许里面有宝贝的说法根本就只是个传说,总之很遗憾,黄村的寻宝者们除了在里面发现几个很普通的玉镯及灌满黄香的棺木外,并没找到别的。失望之余,扒坟的人便将这些扒开的地穴曝在那里。这使赵村村民极其愤怒,但在革命气氛极其浓烈时,赵村人不敢表示异议,对此事并没作出什么反应。到了1974年,“文革”在农村已没什么大的动静,革命的洪流似乎已经退去,赵村人忍耐了几年的怒火终于喷涌而出。就在这年春天的一个下午,赵村村民全体出动,男女老少拿着铁锹、锄头等工具,前来讨伐挖了他们祖坟的黄村人。两村的人聚集在两村之间的河道里,准备展开激战。就在双方由前面的叫战再到摩擦,准备正式交战之时,公社干部已得到消息,匆忙赶来调解。尽管这场战斗没进入血肉横飞的状态,但前期近距离摩擦也使少部分人受伤。其中我所访谈的黄树宝,他父亲黄二根就在那场战斗中失去了半只耳朵。若换作别的事,这么小一个村是不敢找黄村触霉头的。可面对祖坟被挖,赵村人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而且认为这已破坏了他们陵地的好风水,会对后人形成恶劣影响,故不惜以卵击石,发起攻击。当年那黑压压的人群齐聚河道里的惊心动魄场面,给黄村和赵村的村民都留下了深刻记忆*访谈对象:黄树宝;性别:男;职业:农民,兼营运输;年龄:37岁;住址:山东曹县黄村;访谈时间:2006年7月14日。。
从这场激烈冲突的发端和过程可看出,在“革命场面文化”充斥乡村每一个角落时,文化的传统层面依然在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尽管在革命气氛最浓烈时它没表露,但革命色彩稍有淡化,它便会凸显出来。
2.“革命场面文化”的输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1949至1978年间的中国农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此阶段的乡村文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进行的很缓慢也很艰难。在此阶段,尽管带革命色彩的新文化逐渐增强对农村的控制,尤其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已形成全面包裹之势,但这种文化的输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
张乐天曾对公社时期的文化作了概括。其实他所说的公社时期的文化在合作化时期便已逐渐进入农村,只是到公社时期表现更突出,内容更丰富且趋向系统化。他这样描述和分析当时的公社文化:“公社需要把平淡的日常生活纳入政治的轨道,需要接二连三地开展阶级斗争。一句话,公社需要以领袖崇拜为中心象征的、具有超经济强制力的、足以有效地规范农民行为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可以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从上面输入到村落中间”。*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第333页。公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教育农民,以大类划分,可分为会议和宣传。公社或大队干部在会上发言时,总要先讲点形势,讲点政治。这既使生产工作带上了政治色彩,从而有利于生产措施的贯彻;又大大增加了政治语言重复的频率,易于造成一种政治空气。同时,公社很重视宣传,最具影响力的宣传方式是有线广播和宣传张贴。20世纪60年代末,在当时集体经济尚十分薄弱情况下,公社大都安了高音喇叭。公社广播站每天3次播音,播出各种宣传资料。那时,只要你走进村落中,就可以不断地从广播中听到革命的语言。与此相匹配的是村落中到处可见的宣传画和标语口号,它们生动形象地渲染了党在各个时期所关注的中心。*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第334页。
当时弥漫和笼罩中国农村的“革命场面文化”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要把农民塑造成所谓的“社会主义新人”。与传统相对应的是现代,革命狂潮尽管对传统文化形成剧烈冲击,但此过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指文化诸因素、门类的国际最新、最高发展水平,是在继承、弘扬民族的、全人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不断向现代文化转型的特殊变迁过程,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信息现代化、文化产业化、文化消费经常化、文化交流国际化、文化科技化、文化人口高比例化、文化人才高档化和文化管理法制化,等等”。*陈依元:《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福建论坛》2000年第1期。“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类型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化”。*郭灿鹏:《文化现代化建设方法论的反思》,《理论与改革》1995年第1期。可见,旨在将农民的思想放入一种框架从而实现控制乡村意图的“革命文化”的输入过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文化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成分,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过程,比较形象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1949至1978年间,革命浪潮势头汹涌,但也仅是形成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和公共生活层面的场面文化,在日常生活及农民们思想深处真正发挥作用的依然是传统村落文化。今天,要使真正的现代文化进入农村,推进农村整体的现代化,这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需要有决心,更需要有耐心。
[责任编辑:刘光磊]
WANG Feng-mei
(The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Rural China underwent a baptism of revolutions from 1949 to 1978.The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changed as a result. A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village and family culture was under great shock, producing great impact on traditional values in the rural area. Consequently, a rural culture emerged wherein old and new ideas coexisted and mixed up with each other. These changes significantly undermined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which had been in existen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Nevertheless, they are not 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its real sense.
rural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changes; Shandong province
王凤梅,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博士后(济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