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0-07-24陈丹
陈 丹
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陈 丹
运用资源基础观以及其扩展理论,包括战略领导力理论,知识基础观和企业动态能力观,探索了影响企业技术合作能力的主要因素。数据来源于对133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结论是:企业的规模对企业合作倾向具有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强度和企业高层领导的能力对企业是否采用合作战略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该研究结论建议企业间合作战略并不有利于规模很小的企业,创业型小企业在早期阶段还需以内部积累资源为主要成长途径。
高科技; 中小企业; 企业间合作; 合作倾向
近年来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变得日益普遍,学术文献认为这是最具有前景的企业战略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探索中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企业间技术合作活动,找出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合作倾向的因素。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在本研究中被定义为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建立合作协议的组织间关系,以便于共同开展约定的技术创新或实现技术转让。
一、合作创新的资源基础观理论综述
二、对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和假设
资源基础观认为,伙伴关系一般不会建立,除非双方为对方可以提供互补资源。企业合作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公司的互补资源需求,而且还取决于其对潜在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因此,有着优秀技术能力的创新者应该是最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本研究旨在探讨资源能力如何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的倾向。
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将“经理人的教育水平”、“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作为变量,体现企业参与技术合作,寻求合作创新的能力或倾向。
因此,提出一系列的假设:
假设1: 企业经理人的教育水平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假设2: 企业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假设3: 企业的规模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假设4: 企业经营年限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假设5: 企业研发人员的强度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假设6: 企业研发支出强度与企业合作倾向正相关。
(二)样本设计
数据的收集于2005年6月至2005年10月份通过邮寄问卷在山东省三个国家级高科技开发区内开展,它们是济南齐鲁软件园、青岛高科技开发区和威海高科技开发区。截止到 2005年10月底共收回问卷145份,其中无效问卷12份,能为本研究提供分析数据的有效问卷为13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4.33%。
(三)测量与数据转换
为了检验哪些资源能力因素对合作的倾向有重大影响,在本研究中解释变量包括高层领导人的特点(经理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的特点(企业经营年限和企业规模)和创新投入(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经合组织(OECD,1997)*OECD (1997) Oslo Manual: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Proposed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ata, Paris: OECD.等文献建议研究所需的时间跨度至少为三年,本研究采用了三年时间跨度即2002年至2004年作为研究变量的时间框架。
1.经理人的教育水平和管理经验。经理的受教育水平是指截止到2004年经理人所取得的最高学历。这三个水平被分为:“1”表示高中毕业或以下,“2” 表示大学毕业,“3”表示研究生毕业并获取硕士或博士学位。经理人的管理经验是截止到2004年该经理人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年数。
2.企业经营年限和企业规模。企业经营年限是根据企业从成立截止到2004年的年数。在以往文献中,资产、销售和人员人数最常被用来作为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相对于销售额或资产额信息,小企业提供的员工信息可能会更加准确。因此,本研究企业规模通过雇员人数衡量,研究变量“企业规模”用2002年至2004年期间的平均雇员人数来反映。
3.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在文献中,研发强度主要是通过衡量研发支出与销售的比率,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衡量研发员工占人员总数的比例。本研究同时采用这两个比率作为指标。研发人员密度是2002年至2004年期间平均研发人员人数与平均全部雇员人数的比值。研发支出强度是指2002年至2004年期间研发支出均值与平均年销售收入的比值。
4.合作。合作被作为一个二元变量,当企业参与了至少一个合作项目时称为“有合作经验的企业”,记为1;否则称为“无合作经验的企业”,记为0。
在运行统计分析之前,要对研究变量的分布予以检验。检验表明,“企业经营年限”、 “企业规模”和“研发支出强度”呈现高度倾斜分布。按照文献的建议,可采用自然对数变换减少这些变量的偏态分布。对数化的相应变量“企业经营年限(log)”,“企业规模(log)”和“研发支出强度(log)”呈现出良好分布。因此,这些处理过的变量就可以用在数据分析中。
(四)数据分析
通过对变量“经理人的教育水平”、“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研发人员密度”以及“研发支出强度”的平均差进行分析,检验有经验企业与无经验企业在资源等能力是否有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是用来检验两组企业之间平均差。表1中结果显示,有经验企业的规模明显大于无经验的企业(p值=0.001)。有经验企业的研发人员密度明显小于缺乏经验的企业(p值=0.037)。而两组企业在经理人的受教育水平、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和研发支出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看来,较大规模和/或较低的研发人员密度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合作。而经理的受教育程度、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和研发支出强度对合作战略决策不会有重大影响。
表1 有合作经验企业和无合作经验企业之间资源能力的差异 (N=133)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企业合作倾向的影响因素,我们使用了Logistic回归模型。因变量是“合作”,当企业参与合作时赋值为1,否则为0。自变量是经理人的受教育程度,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Kinnear and Gray (2004, p.390)*Kinnear, P.R. and Gray, C.D. (2004), SPSS Made Simple, Hove and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提出在进入回归程序之前先进行相关性分析,因为“如果独立变量之间存在较低或不重要的关联时,logistic回归最有可能成功。”表2提供了合作和每一个资源变量之间的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相关系数。企业规模与合作正相关,而研发人员密度和合作负相关。自变量之间,15个相关系数中有8个表现为显著相关,但没有一个超过0.70,这意味着没有违反多重共线性的假设。因此,logistic回归可以进行。
表2 合作与企业资源能力之间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N=133)
**p<.01; *p <.05; all 2-tailed tests.
表3给出了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1包括除了企业规模以外的所有变量。“研发人员密度”并没有显示出与合作的显著相关关系,这与表1和表2中的平均差和相关关系不一致。在模型2中加入变量“企业规模”。Nagelkerke R2从0.074增加到0.157,覆盖范围从56.9%增加到66.7%。可以看出模型2是模型1的一个改进。由Hosmer and Lemeshow试验得出的低卡方值(χ2= 5.648)和高p值(p=0.687)表明模型与数据吻合的很好。模型2的结果表明合作与企业规模正相关(p<0.05)。其他自变量对合作没有显著影响。对比平均差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了企业规模是企业采取合作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它并不支持研发人员密度对采用合作战略有显著影响。
表3 合作的logistic回归a
aN=133. 表中所报告数值为未标准化回归系数.
* p<.05 (2-tailed).
三、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在本研究中,一个企业的资源能力包括经理人受教育水平、经理人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首先,对每一个能力变量的平均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研发人员密度在有合作经验和无合作经验的企业之间有很大差别(见表1)。有合作经验的企业规模显著大于无合作经验的企业,有合作经验的企业研发人员密度则显著小于无合作经验的企业。其次,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所有能力变量中,企业规模与合作正相关,研发人员密度与合作负相关(见表2)。再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指出,只有企业规模对企业合作倾向有显著影响。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其它能力变量没有表现出对企业合作倾向有显著影响。尽管有经验的企业研发强度比缺乏经验的企业要低,但是在回归分析中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与合作都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得出关于研发强度对研发合作的影响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在有合作经验的企业中平均研发人员密度较低可以被理解,因为研发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对高科技产业来说。高科技中小企业招募和留住足够的研发人员的能力有限,因此被迫寻求外部资源来弥补研发人员的不足。在问卷调查中,56%有合作经验的企业表示由于缺乏合格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致使他们无法从合作中吸收新的技术,这证实了研发强度在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除企业规模外,由经理人和企业特征所形成的一个企业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合作倾向没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与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倾向有正相关关系。然而,有合作经验的企业与无合作经验的企业相比有更低的研发人员密度,这表明高科技中小企业依赖外部资源来弥补内部研发专家的不足。
四、结论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企业规模是决定企业是否采用合作战略的重要因素。许多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不同的工业部门企业规模对合作战略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把微型企业(雇员少于10人)考虑在内,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部门的中小企业证实了这一结论。涉及到研发强度,有合作经验的企业中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比无合作经验的企业要低。这表明,高科技中小企业依靠合作来弥补自身技术人员的不足。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都没有表现出与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倾向的相关性,这也表明研发强度并不是中小企业参与合作的重要障碍。
文献提供了很多检测企业合作倾向的变量,本研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一系列资源能力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经理人受教育水平、经理人管理经验、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研发人员密度和研发支出强度。企业规模被证实是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倾向的决定因素。然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创业导向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取向的经理人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反应会有所不同,经理人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感受对合作倾向有很大影响。这表明除了受教育水平和管理经验之外,对经理人其它性格特征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领导人在合作战略中的作用。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可以检测经理人性格特征对企业合作倾向的影响,通过采取个体水平上的因素来寻求更多的解释。
[责任编辑:贾乐耀]
AnEmpiricalStudyontheDeterminantsofCooperativeInnovationinSMEs
CHEN D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8CJGJ36)。
陈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济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