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2010-04-12周立人

关键词:发展

周立人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周立人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本文从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层面阐述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培育。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当今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意义深远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全党工作的重点之一,从而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正确途径。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发展观”内在意蕴的具体阐释。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构建和谐社会。前者是方法,后者是目的。

所谓和谐,它首先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价值判断的尺度,体现的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理想。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它是指差别性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以及矛盾运动的有序化和平衡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指在人的自身内部以及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之间建构起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准则,一种互动关联的、欢愉向上的人文旋律。也就是说,要努力让和谐理念与和谐文化渗透到包括人、社会、自然在内的整个有机体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现实性。

所谓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分享改革开发所带来的成果的社会,是各民族、各阶层、各组织、各利益集团和睦相处的社会,也是社会成员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施展,基本权利和需要得到充分保障的社会。在这种到处弘扬和谐精神的社会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形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体,相互支撑,共生共荣。

倡导和谐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内在要求。正如刘云山指出的,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目标,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也透射出和谐的理念与精神。如儒家着眼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释家着眼于心物关系、因缘关系,追求人自身内部的和谐。然而,这些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和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儒家的宗法等级观念,道家的反社会、反伦理、反科学进步的思想,释家的宗教世俗化倾向等等。这些局限性无疑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更何况,由于儒、道、释三家的和谐论彼此分离,各执一端,很难形成一种人文价值的整体视觉,形成一种引领整个社会和时代超前快速发展的合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和谐,突破了传统文化所有的局限性。它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基柱,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动力。它要努力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在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建构起一种全方位的协调统一的规范体系。显然,这种和谐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的一场深刻的、意义久远的变革,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人自身的和谐

众所周知,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讨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认为只有在体力和智力这两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协调的发展的人才堪称和谐发展的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劳动力定义为“人的身体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并且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力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2]

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主要是指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社会生产劳动(不论是体力的还是智力的)已成为人的第一的也是自觉的需要时,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分工,而是力图通过掌握、运用和发展各种职业技能来为整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物质财富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第一要务。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反复重申:发展是硬道理。同时,又将两点论的辩证法原理转化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提出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3]他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4]“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5]这一两手都要抓的思想,在本质上已体现了在人的自身内部追求和谐发展的思路。也就是说,一个自身和谐发展的人不仅有物质财富方面的追求,而且也应该有道德和价值方面的精神追求,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应当协调发展,不能偏废。而人自身的和谐不仅为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此外,邓小平强调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也孕育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因子。

如今,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增长,整个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也正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不少人在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把追求物质享受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他们来去匆匆,整天像绑在机器的传送带上似的,从一个被物欲主宰的空间移动到另一个被物欲主宰的空间。激越跳荡的生活旋律展现的是一种病态的、缺乏自主意识的繁忙。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正在悄悄地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从而造成了包括理想、道德、价值等在内的人文价值的失落。而和谐理念的传播和张扬旨在引导人们将自己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整合成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当这两种追求不再是相互割裂和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联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时,人自身内部的和谐就建立起来了。这种和谐带来的必然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以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等等,而在所有这些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它给整个社会关系带来质的规定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力的保障。有了这一保障,人的本质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自由的发挥,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体现在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人文元素的张扬。

众所周知,人与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构成了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就像社会本身产生出具有社会意识的人那样,人也“生产社会”。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与社会在谋求各自的发展中相互包容,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共存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一方面,社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个人素质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诚如马克思所指出,当社会劳动成为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完善自我的唯一方式时,它给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个人通过与社会的联合获得自身协调和自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开创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局面,社会的发展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尊重人、关爱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提升社会和谐文化的出发点和手段,不断激发出人的聪明才智和无限的创造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根本谈不上什么和谐,金钱就像一个巫师操纵并且改变着人们存在的方式。人与社会的发展是极不对称,极不和谐的。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主要体现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自主性的丧失,人成了机器和商品的奴隶,劳动异化为一种反社会、反文明的力量。由于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严重对立,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社会的畸形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畸形发展的个人,个人的畸形发展又加剧了社会的畸形发展。随着以物质主义为主导的技术理性开始逐步控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和道德等价值体系面临衰竭和崩溃。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把这种现象称为:“理性的暴政”,因为它试图以强制性的手段把人们禁锢在狭隘的职业领域和以享乐主义为特征的文化市场,剥夺他们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理性的暴政”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堕落的必然产物和一大标志。在它的阴影下,价值、意义和规范等符号系统的运作处于瘫痪状态,人文精神日趋衰落,超越性思考被迫让位于非人格化的技术理性权威;而且这种理性权威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排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以一种异己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的人文秩序,侵蚀甚至消弭着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正如历史家柯林伍德指出的:在西方,伴随经济扩张而高度发展的技术力量已开始构成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它“在转眼之间占据了统治的地位,并且把整个欧洲变成了野蛮人的荒漠之地。”[6]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以理性的方式把握自然规律,而且可以运用这些规律自觉自主地改造自然,从中获得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之需要的物质资源与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又从大自然获得许多灵性的启迪,领悟到宇宙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学会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学会和自然平等相处、共生共息。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下,当人们能够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将自然置于自己的合理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人和自然的矛盾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和谐相处的关系。在构建这种关系时,生态自然系统对人类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得到了理性的认识,在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同时也肯定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占世界的六分之一,但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和能源紧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再加上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把高污染的制造业转移的我国,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增加了环保的压力,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统筹规划人与自然的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7]也就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它主张人作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无限掠夺来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从西方工业社会走过的道路来看,由于盲目地追求生产率,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大自然,造成了许多诸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区域发展失衡等负面效应,形成了人与大自然的严重对立。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提出过许多警世之言。“恩格斯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进一步影响作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发展。‘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生活的要素。完全违背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们生活的要素。’”[8]何中华在分析西方工业文明时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近代以来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一次角色的转换。在以往,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一种敬畏和神秘的感受。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特别是实证科学和近代技术的兴起,人类掌握了一些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有效手段,从而逐步取得了支配地位,使自然界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从此以后,自然界开始变成被人们操纵的对象和被人类利用的工具,人本身变成了中心。”[9]

四、结 语

总之,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迎合了全社会共同理想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党的方针政策的引导,而且还需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人的自身内部以及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建构起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准则,从而使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当然,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培育。我们必须借助舆论和教育等形式,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全社会对培育和谐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确立起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把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形成以尊重和实践和谐为荣、以背离和破坏和谐为耻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和谐思想与精神来审视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并建立起相应的具有强大心理约束力和行为约束力的奖惩制度,以便让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自然的释放。当人们的文化心态、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体制制度等无不体现出和谐的理念时,当人的自身内部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都透射出和谐的文化元素时,一个强盛而文明的中国将以其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 刘云山.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N]. 人民日报,2006-10-24(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转引自张劲松.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初探[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P.27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P. 154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P. 250

[6] R.G. Collingwood, An Auto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39,P.91

[7] 姚丹. 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J]. 学术交流,2004,(8)

[8] 张劲松.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初探[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9] 何中华.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J]. 洛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People-oriented Concept

Zhou Li-re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impertan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people-oriented concep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i.e. the harmony inside oneself,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It concludes tha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a culture of harmony, is not only an urgent task at present but also a kind of grand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a long-term arduous mission.

people-oriented concept, harmonious society, sc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