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实习护生锐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

2010-04-12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疏缝针锐器

王 华

(南城县人民医院院感科,江西 南城 344700)

手术室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场所,手术室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易发生锐器损伤皮肤,因而导致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较高。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乙肝、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即使一次损伤也有可能导致感染,而手术室实习护生由于初次接触临床实践工作,环境生疏、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极有可能发生锐器损伤,她们是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实习护生手术室实习中所发生的锐器损伤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找出易致护生损伤的常见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锐器对实习护生皮肤的损伤及感染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在南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实习的100名大、中专护生,其中大学本科生6名,专科生43名,中专生51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书面问卷式调查,内容包括缝针刺伤、注射器针头及留置针针芯刺伤、刀剪损伤、安瓿玻璃割伤等锐器损伤项目。问卷在护生手术室实习结束前由带教老师发放,实习生采用书面填写后由院感科人员负责收回并统计。

2 结果

在100份问卷调查中锐器损伤47人,损伤例次52次。损伤部位均在手部,损伤以针刺伤为最多,特别是手术缝针(19例)、注射针头(13例)和留置针针芯(9例)的刺伤,其次是刀割伤(7例)、安瓿伤以及其它一些锐器的损伤(4例)。

3 讨论

锐器损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因素,而污染利器损伤皮肤后可感染20多种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手术室护生接触手术缝针、刀剪等锐器的机会多,因此她们成为医院锐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群体。手术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期,因环境生疏、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受到锐器的损伤,所以在带教中应注意加强指导和预防。

3.1 引起手术室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的原因

3.1.1 自我防护知识的缺乏

实习护生没有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的课程,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临床实习中护生工作主动,在手术室上台洗手机会多,但对一些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不注重;护生担任洗手护士时,由于不熟悉器械的传递,操作不熟练,极易发生锐器伤。在手术室里最常见的锐器损伤为针刺伤,尤其是手术缝针的刺伤,手术缝针因沾有血液故危害较大,而术中穿刺抽血、抽液的针头及留置针针芯因针头腔内含有较多的血液,这种刺伤的危害就更大。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之前缺乏岗前防护损伤的教育,对这类锐器的损伤缺乏预见性,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有的甚至损伤后不知道如何处理伤口,更不懂得传染性锐器损伤后预防感染的正确步骤。

3.1.2 锐器用后缺乏妥善处理

主要表现在持针、穿针不熟练或传递器械不规范以及清洗不注意所造成,如手术台上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缝针,一定要用针持持针,传递缝针时应针尖在手背,针持柄端递给术者,接针时动作相反;传递手术刀时刀锋向下,刀柄递给术者,接刀时动作相反。其次是锐器用后未按规范处理,如锐器用后应分开清洗,刀片、缝针、注射针头应放在锐器盒统一处理等。据调查统计,损伤发生次数较多是在实习早期,即处于1、2周阶段的护生,这都与业务生疏、缺少防锐器损伤的经验和防护意识淡漠有关。

3.2 防护措施

3.2.1 增强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为避免或减少锐器损伤,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院感专职人员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教育。实习护生下临床之前,应认真开展职业防护岗前教育和培训;进入临床之后定期组织讲座,加强血源性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手术室实习的第一周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使其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并牢固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避免锐器对皮肤的损伤。当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清理手术器械时均应戴手套,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并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做好自我防护。

3.2.2 加强基本功训练及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手术室护理工作专科性较强,故对实习护生要求较高。护生初到手术室,由于环境生疏、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而且手术种类多、手术方式及手术器械变化频繁等客观原因,容易造成护生紧张,操作忙乱,因此应利用不同形式对她们进行专科业务学习,使她们尽快熟悉各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传递的方法。由带教老师现场指导示范刀片的装卸、穿针引线、缝针等锐器的安全传递、锐利器械的正确清洗、安瓿正确切割及打开方法、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以及针芯的正确处理等,通过老师进行技能演示和学生反复练习,有助于提高她们的工作信心,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避免锐器的损伤。

3.2.3 合理处置使用后的锐器

用后锐器处理不当也是导致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锐器使用后(如针头、刀片、针芯等)应放在锐器盒中统一处理,用过的针头不能重新套上针帽,清洗锐利器械时应小心谨慎,防止刺伤皮肤。

3.2.4 建立全面的防护机制

凡是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都应做好标准预防。如果不慎被感染手术的锐器刺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首先处理伤口:立即在伤口旁端挤压,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同时抽血做低线测定并进行相关治疗。

总之,增强防范损伤的意识,提高业务技能,正确处理术后用物是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实习护生发生锐器损伤的关键措施。

猜你喜欢

生疏缝针锐器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我们的关系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碰杯
缝针
敷贴巧用于缝针的固定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KD338:不看都能穿进线的手缝针
用“生疏”的语言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