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碰撞情境下的心理涵化

2010-04-12

关键词:心理学跨文化群体

谭 瑜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文化碰撞情境下的心理涵化

谭 瑜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国际与国内多元文化间冲击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碰撞情境下的心理涵化研究已成为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互动心理学的视角,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模型,探讨了文化碰撞情境下心理涵化的产生、过程及适应结果,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碰撞情境; 心理涵化; 涵化压力; 涵化策略; 应激策略

众所周知,在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企业外派人员、留学生、外交人员和移民等人数亦随之与日俱增,这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开始关注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文化碰撞情境下将遇到的困难和冲突以及如何能够实现良好的文化适应和个体发展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和文化互动心理学(Intercultural psychology)的视角,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模型(如John Berry的涵化框架)来论述文化碰撞情境下的心理涵化问题。

一、文化碰撞情境

Thomas A在Culture standard in the international meeting一书中给出文化碰撞情境的定义,即“个体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建立关系的情境”[1]。个体在该情境下将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的冲击,并经由不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程度的涵化,最终形成多样的文化适应结果。除跨文化心理学外,文化碰撞情境多出现在文化互动心理学的研究当中,因此这里需要对以文化碰撞情境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方向——文化互动心理学(intercultural psychology)的概念以及其与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间的异同与联系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跨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重点在于研究不同文化群体之个体心理功能(如行为、情感、认知等)的异同;心理变量与社会文化变量、生态学变量和生物学变量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变量正在发生的变化[2]。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将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取得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理论应用到其他文化(异质文化)中去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使得该理论和研究成果更具普适性,在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有效。简言之,跨文化心理学追求的是建立普遍适用的、全球有效的国际心理学理论。文化互动心理学的研究同样包含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的研究,它与跨文化心理学的主要差别在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倾向于接受现存的已相对较稳定的文化系统;而文化互动心理学则是以文化碰撞情境(如多元文化社会)为基础研究群体(社会文化)层面和个体(心理)层面的涵化过程及适应结果。显然,文化互动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Berry等人亦在其著作中将文化互动心理学视为“跨文化心理学的根本组成部分,且为时已久”[3]。他们提出一种理解这一概念的思考方法,即将文化互动心理学想象为心理学家在多元文化社会(众多不同文化群体共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框架下)中进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文化碰撞情境下的研究对象来自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不同文化群体,因此他们就不能被作为某一个独特的案例应用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中,而文化对于行为的影响来源也不能简单归因于参与其中的某一种文化。再者,类似的长期文化接触的结果之一便是产生新的文化群体,因此文化互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心理、行为等)不仅要考虑原有各文化群体,同时也要将随之进化来的新文化群体纳入研究范围当中[4],这就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当的复杂和艰难。

二、心理涵化

文化碰撞情境下发生的涵化总体来说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群体层面的涵化主要关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变化;而个体层面的涵化则重点关注个体的价值观、态度、文化认同等心理方面的变化。两个层面的内容密切相关,互相渗透。本文将着重论述后者,即个体心理涵化的发生、过程及适应结果。

心理涵化是指个体在与其他文化群体的实际接触中所经历的心理与行为上的变化,以及个体因参与其本身所在文化群体的涵化进程而导致的变化[5]。心理涵化层面颇多,依据自身对心理涵化于个体之难易程度的不同理解,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涵化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通过行为转换(behavioral shifts)[6]、文化习得(culture learning)、文化放弃(culture shedding)[7]和获取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 acquisition)[8]等方式来达成。这类程度的心理涵化通常不会遭遇到明显的文化冲突或心理压力等消极因素,往往可以经由简单的行为变换完成对新文化情境的适应。具体点说,文化习得主要指学习适用于新文化情境的行为技能,如语言、穿着、饮食习惯等;文化放弃是指放弃一些在新文化情境中不再适用的旧文化情境中的行为技能,如社会规范、性别态度等[9]。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吃饭时用筷子,而西方人用的是刀叉。那么当一个中国留学生到西方国家(比如美国),在就餐时很有可能学习并选择使用刀叉,来符合当地人的习惯。一般情况下这一行为变化能够自然快速的完成,不会造成心理上过多的压力和反感。然而类似情况并不多见。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的心理涵化是更加复杂和困难的。个体在文化习得和文化放弃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文化和心理冲突,尤其是当社会资源匮乏或有限时,或当文化群体间的接触充满敌意时,个体将感受到更大的涵化压力(acculturative stress)或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他们将基于自身特征和外在条件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最终达成某种相对长期稳定的文化适应结果。

第二种观点,与之相对,认为因情境变化的规模、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涵化很有可能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超出个体能够应付和控制的能力,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抑郁、焦虑、精神错乱等心理疾病。该情况发生时,除心理学方法外,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知识也须被纳入探索解决方法的考虑范围内。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个体在文化碰撞情境下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涵化压力,但仍能通过各种应对策略加以控制和克服,从而达成文化适应。关于涵化压力问题,目前已存在多种研究。影响个体涵化应对策略的因素总体来讲包括多种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

多种情境因素是指在研究个体心理涵化过程中,必须先了解其所在原社会(旧文化情境)和移居社会(新文化情境)的背景特征。将原社会中的政治背景、经济情况以及人口统计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可以作为判断涵化中个体移民动机(推动因素、拉动因素)的自愿程度的重要依据。而移居社会中对于文化多元化的公众态度、社会支持和国家政策等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涵化个体对于应对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最终导致不同的文化适应结果。例如,支持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往往会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新定居环境,个体在涵化过程中会更倾向于选择整合策略(Berry等人提出的涵化四策略之一),从而更可能在新文化情境中感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达到良好的文化适应结果。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进入涵化过程之前所具有的以及在涵化过程中产生或获得的两个方面。

首先,个体在进入涵化过程之前自身已具有的性格与心理特征对于他们的涵化经历和适应结果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特别是以下几种因素:

(1)年龄、社会性别和教育:Beiser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涵化开始较早时(如学龄前),涵化进程一般会相对比较顺畅;而当涵化发生在个体后期的生活阶段时(如退休后,或是年老的父母移居国外与在当地工作的儿女一同生活时),个体更容易经历到较大程度的文化冲突和心理冲击,在涵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如焦虑、抑郁等)也会更大。至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还需要今后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另外,Beiser等人在该研究中还涉及到社会性别和教育程度的问题。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心理涵化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遇到困难;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在涵化中经历到的压力会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教育作为一种个人资源能够提高个体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而且教育往往与其他因素,如薪酬、职业地位等正相关。

(2)移民动机:个体的移民动机是影响其涵化经历的另一重要因素。Richmond在1993年提出了一个关于移民动机的反应-前摄连续区间(reactive-proactive continuum),区间的一端为推动因素(如非自愿或强制性移民),另一端为拉动因素(如自愿移民)。Kim在对于动机、压力和适应三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不仅那些受推动因素影响而被动移民的个体会遭遇很多心理适应困难,那些拥有高度前瞻性的自愿移民也同样遭遇到很多的适应困难,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后者对于其在新文化情境下的生活抱有太高或太理想化的期望,以至于现实让他们失望时,导致了更大的压力。

(3)文化距离:除此之外,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即互相接触的两种或多种文化间在语言、宗教等等方面差异的程度,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文化间差异程度越大,涵化过程就越困难,适应结果就更倾向于负面。这是因为文化与文化间的差异越大,在涵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放弃、文化习得就会更多,文化冲突会更频繁,从而导致较差的适应结果。

其次,个体进入涵化进程后也存在众多会影响他们涵化经历和应对策略的因素。参与涵化进程的个体通常会对他们的涵化经历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将其定性为困难的或者良性的,有时甚至是机遇。这主要取决于这些心理和行为变化对他们而言的难易程度。当个体意识到他们在文化碰撞情境中面临一系列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时,他们会因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涵化策略(acculturation strategies)和应激策略(coping strategies)。众多的心理学家们对应激策略都进行过研究,并定义出多种类型:如问题取向的应激策略(problem-focussed coping)、情感取向的应激策略(emotion-focussed coping)、规避取向的应激策略(avoidance-oriented coping)等。在这些早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Diaz-Guerrero还提出了主动和被动应激策略。主动应激策略主要指个体试图改变所在情境的努力;被动应激策略主要包含个体在情境中自我修正的努力。可见,这些策略都只有在主流社会(或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成员持肯定和包容的态度的情况下,才可能成功。反之,则后果堪虑。

与应激策略互相对应的涵化策略是Berry等人根据涵化个体对其自身所属文化群体和现所在主流社会的态度倾向(又称双维度,即保持原有传统文化的倾向与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区分得出的,共有四种,分别是整合策略(integration)、分离策略(separation)、同化策略(assimilation)和边缘化策略(marginalization)。当个体既重视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又注重与其他群体的交流时,他们所采用的就是整合策略;当个体对两者皆不重视,持无所谓态度时,就是边缘化策略;当个体只重视保持自身原有文化,却忽视或避免与其他文化群体交流时,是分离策略;当个体不愿意或放弃原有文化,却经常与其他文化群体交流时,则是同化策略。

涵化策略的选择与适应结果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心理学家们在众多实证研究中发现,整合往往是最为成功的涵化策略,边缘化最差,同化和分离策略居中。Schmitz曾在研究德国的移民群体时指出,如果将个体长期的健康和幸福感作为判断指标,则整合将是最为有效的涵化策略。他还指出,涵化策略与应激策略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比如,分离与情感-规避取向的应激策略正相关,整合与任务取向的应激策略正相关,而同化则与任务-情感取向的应激策略正相关等。这些策略都对德国移民群体的健康结果产生了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偏见、歧视与种族主义往往会对涵化个体的健康和幸福感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这些负面因素从而为文化碰撞情境下的个体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和社会支持,是文化适应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三、适应结果(Adaptation)

群体或个体在经历了某段涵化过程后,会逐渐形成某种相对长期稳定的适应结果(adaptation)。适应结果有好有坏,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上述涵化过程之前及过程中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涵化个体与新文化情境更加契合的结果(当同化或整合策略被采用,而且主流社会愿意接受涵化群体与个体时),又比如,涵化个体与新文化情境更加疏远,矛盾激化的结果(当分离、边缘化等策略被采用时)。

如前所述,涵化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相应的,Ward及其同事将适应结果也分为了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层面。心理适应结果主要包括涵化个体在新文化情境中的心理状况、精神健康和个人满足感等方面,主要应用压力和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的有关方法论进行分析。社会文化适应结果则主要是指涵化群体在新的文化情境下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家庭生活、工作和学校教育等方面。两者在实际情境中互相渗透、密不可分。另外,好的心理适应结果还可以根据一些个体性格变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加以预测。而好的社会文化适应结果可以根据文化知识、接触程度和积极的群体间交际态度等预测。同时,两者往往都可以经由整合涵化策略和较短的文化距离预测出来。

四、涵化研究的价值

二十世纪以来,一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出国人员与外国来华人员人数激增,二来国内各民族文化群体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许多与文化碰撞情境下涵化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会多元化取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国家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因此,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涵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学者的关注。

首先,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方面,国际留学生、移民、公司外派人员、驻外大使等已成为跨文化适应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众多心理学家(如John Berry,Marshall Segall,Colleen Ward 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多种相关理论模型和量表也应运而生并处于发展之中,虽然目前各理论模型和量表还存在结果不统一、适用范围有待商榷等难题,但确实都有力地促进了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元文化合作过程中,跨国公司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跨国公司内部存在的多元文化团队为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何管理好文化差异性资源并实现多元文化团队的跨文化协同增效(Intercultural Synergy)是跨国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而跨文化心理学的涵化研究可以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其次,就我国国内而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日常交流和联系正日益频繁,很多少数民族人口纷纷来到各大城市求学和工作,他们在这些汉族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区所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农民工流动人口与他们打工所在地区的居民间态度、文化和认知等的差异也引发了一些文化和心理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目前已存在部分基于该领域的研究,如王宏印的《跨文化心理学导论》,万明钢的《文化事业中的人类行为-跨文化心理学导论》,郑雪的《跨文化治理心理学研究》,张海钟的《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刍议》等著作文章为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框架。但是,诚如余伟和郑钢在其著作中指出的:“我国学者在文化适应上所做的研究一般很少考虑到个体在新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情绪适应和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采用理论探索为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多元思考的模式研究文化适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心理学及跨学科的文化适应理论和实证方法被引入这一研究领域,必然对我国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及人口安全研究产生长远的影响。”

[1]Thomas A.Culture standard in the international meeting[M].Fort Lauderdale:Breitenbach,1991.

[2]Berry J W,Poortinga Y H,Segall M 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 -3.

[3]Berry J W,Poortinga Y H,Segall M 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45 -346.

[4]Berry J W,Poortinga Y H,Segall M 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45 -346.

[5]Graves T D.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J].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1967,23:337 -350.

[6]Berry J W.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In H.C.Triandis& R.Brislin(Eds.).Handbook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Vol.5.Boulder,CO:Westview,1980:211 -279.

[7]Berry J W.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n a new society[J].International Migration,1992,30:69-84.

[8]Furnham A.,Bochner S.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M].London:Methuen,1986.

[9]Berry J W,Segal M H,Kagitcibasi C.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Vol.III.Needham:Allyn & Bacon,1997:298 -302.

[10] Berry J W,Poortinga Y H,Segall M 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69 -371.

[11]冉 杉,Hora Tjitra.跨文化行为心理学-文化取向心理学第四方向[J].心理学探新,2008(2):21-24.

[12]余 伟,郑 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 -846.

B 84-05

A

1672-6219(2010)06-0096-04

2010-09-26

谭 瑜(1984-),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心理与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刘自兵]

猜你喜欢

心理学跨文化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