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鸦片战争前新教传教士传播西方文化的特点

2010-04-12晋洪宇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新教传教西学

□晋洪宇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 100031)

一、传播背景和传播主体心态的变化

新教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基督教新教在世界范围内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而大张其势。近代资本主义在欧美兴起后,西方殖民侵略势力对外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扩张,不仅为传教活动提供了空前动力,创造了技术和经济上的条件并提供政治上的保证,而且这种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传教士的帮助和配合。但在鸦片战争之前,虽然中国已成为西方觊觎的对象,但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西方人在广州一带短暂居留和进行贸易,对于传教则严加禁止。这些成了新教传教士来华初期活动的重要背景。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播主体心态的变化。在晚明时期,耶稣会士来华,虽然在整体上属于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范畴,但当时中国国力强盛、文化发达,西方是以欣赏的姿态看待中国的。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没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霸主心态。但是到了18世纪中晚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西方各国在高速发展,中国却日渐停滞而落后。蔑视取代了欣赏。1794年马格尔尼对当时的大清国给予了这样的评论:“中华帝国是一艘破旧、疯狂的超级战舰,一百五十年来她幸运地依靠能干而机警的官员们的努力,得以漂浮在水面上,靠她的块头和外表吓唬她的邻居……她也许还不会马上沉没,她也许作为一艘破船还会随波逐流,然后在岸上撞成碎片,但她永不可能在旧的基础上重建。”更有权威的是黑格尔的论点。他从自己的思想体系出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发表了很多否定性评论。他认为,虽然“很早我们就已经看到中国发展到了今天的状态……但中国文明在古代经过发展后,就不再前进……那种不断重复出现的、停滞的东西取代了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同样的中国观也反映在新教传教士身上。他们否定中国以偶像崇拜和迷信为特征的精神生活,比如中国人的祭神祭祖活动,社会道德的堕落,悠久、丰富文化发展的停滞,专制、排外、虚弱的政府等。但是由于没有坚船利炮的帮助,此时的传教士还没有显露出盛气凌人的姿态。这与鸦片战争之后的情形又有所不同。

二、传播活动主要集中于南洋一带

鸦片战争前,新教传教士传播活动地点主要集中于南洋一带,以马六甲、巴达维亚、新加坡为中心。由于清廷不准传教,传教士不能在广州、澳门等地公开传教,因此,较早来华的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主要选择在南洋一带活动。随后来华的传教士也都选择在南洋的华人聚居区开展活动。他们除了布道、发展教徒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办印刷所、兴学校、开医院,进行西学的传播。基督教传教士早期出版中文书刊的地方共有7处,即广州、马六甲、巴达维亚、新加坡、槟榔屿、曼谷和澳门,共出版报刊138种,其中马六甲43种,巴达维亚31种,新加坡42种,广州7种,澳门6种,曼谷与槟榔屿各1种。因此,马六甲、巴达维亚与新加坡是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出版中文书刊的主要基地。在兴办学校方面,新教传教士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18年于马六甲开办的英华书院。英华书院在马六甲办了25年之后,于1842年迁往香港。因纪念马礼逊而设的马礼逊学堂于1834年在澳门创办。在医院方面,马礼逊与李文斯顿1820年联合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1827年,马、李又与新来华的郭雷枢医生在澳门开设一所眼科医院;1835年11月4日,新来华的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一家眼科医院(又叫新豆栏医局或博济医院),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三、采用了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

“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和技术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1815年8 月5日,新教传教士米怜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此后到1842年鸦片战争前,新教传教士又创办了《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东西洋考每月记传》、《各国消息》等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介绍宗教内容、阐释基督教义的同时,也刊登大量西学知识。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例,该报在刊登80%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到20%的西学方面的知识,如关于西方近代天文学说的,包括《天文地理论》、《论行星》、《论地为行星》、《论地周日每年转运一轮》等;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包括《有罗巴列国》、《论亚细亚列国》、《论亚非利加列国》、《法兰西国作变复平略传》等。传教士早期在南洋从事中文书刊出版业的过程中,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传播技术。鸦片战争前,铅印和石印技术相继出现在中文刊物和书籍上。1827年创办的《天下新闻》是最早采用铅印的中文报刊。最先采用石印技术的中文书籍是1828年出版的《中文课本》。1838年创办的《各国消息》是第一份采用石印技术的中文刊物。

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使西学得以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传播主体主动的本土化与传播客体被动的西化

传教士在华从事的一切活动从主观上来说都是为了传教,但是单纯的传教并不能如他们所愿使中国人接受基督教义。为实现传教目的,传播主体在传播方式上主动进行了本土化努力。传播是一个传播主体和客体双方主动调整与适应、选择与变通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本土化对传播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本土化,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主体而言,在一个语言、思维方式均与母国有迥然之别的民族传播时,既要注重精神上的融通,又要与时代精神相沟通,以与传播客体达到某种精神上的认同,并与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借助客体文化要素实现其传播,即当地化;二是对传播客体而言,面对外来文化的介入,积极主动地做出反应,依靠其文化地理对其进行选择吸收和再构建,把它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即民族化。

传播主体的本土化,无论是此前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还是此时和此后的新教传教士,都在努力践行。明代来华传教士利玛窦,采用“以尊重当地文化为基础的、植根于谦虚的精神和对无论何方的人民都有同等价值的理解的”文化适应策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鸦片战争前的新教传教士,视中国民众的国民性而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因此,他们在中国的活动没有局限于布道演说、散发传道书、举行宗教仪式等“直接的”传教方式,而是选择了医务、办学传道等多种方式。以医务传道为例。医务传道是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在实际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传教方法。新教传教士在中国民间从事医务活动,是从马礼逊开始的。1820年,马里逊与远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顿一起,在澳门开设了一间诊所。此后,在东南亚一带又相继出现了一些医院和医学院。对医务传道的作用,远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最早给予了系统论述。1835年底他在《中国丛报》上发表题为《关于雇请开业医生作为传教士来华的建议》一文。文中他从中国民族性的角度论述了开展医务传道活动的基本理由。他认为,“中国人经常表现出对世俗的或身体上的利益,比对任何旨在提升他们的道德和智慧状况的努力更有兴趣……要让中国人理解基督教真理的伟大与崇高,首先必须让他们相信这些真理是有用的。”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传教士有不平等条约作为开路先锋和护驾使者,在传播姿态上俨然是世界霸主,但传教效果却微乎其微,因此,他们不得不在随后的活动中再次调整传播策略,恢复以往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之态。

面对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社会的反应也因时而异。明末清初,由于传教士所确定的上层传教路线,西方文化所及主要是士大夫阶层。对基督教义,士大夫普遍持拒绝态度。而对西学,他们所持的态度大概有三种:吸纳、排拒、调和融通。因此,对西学,上层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包括最高统治者,是主动去接触、学习和吸纳的。传授双方处于良性的互动状态。但是这种良好的态势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的前半期却中断了,传教士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唱着独角戏,中国知识分子和上层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著作很少给予主动关注。他们真正开始以积极姿态关注西学并直接参与引进西学,始自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引起的民族危机,刺激了清政府的一批上层官员和社会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师夷长技”,他们开始翻译西学,学习西方,了解世界。

总之,在传播西方文化的整个过程中,不管传教士以何种姿态和方式进行传播,从客观上来说,他们的活动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顾卫星.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2]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新教传教西学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葡萄牙西班牙保教权探源
德意志新教与扬森主义
晚清新教在华汉语培训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襄阳市中医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办西学中班
新教与儒教的义利观对资本主义的作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