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设置模式初探
——基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维度统合的视角分析

2010-04-12毕雪阳陈敬良刘晨书洋

关键词:办学设置政府

毕雪阳 陈敬良 田 华 刘晨书洋

(上海金融学院 教务处,上海 201209)

高校专业设置模式初探
——基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维度统合的视角分析

毕雪阳 陈敬良 田 华 刘晨书洋

(上海金融学院 教务处,上海 20120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作为人才培育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维度分别分析了其各自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在明确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后,将市场、政府、高校三者统合起来进行探讨,从基础建设、组织结构、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构建高校专业设置模式。

高等学校;教育;专业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与知识的“动力站”,在科技、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无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基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适应程度如何,始终要通过所设置的专业和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体现出来。

一、专业设置: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高校自主

近年来,有关高校专业设置的各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围绕高校专业设置究竟是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还是高校自主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提出,鉴于传统集权文化的深刻影响,高校的自律激励机制尚未普遍建立,为控制质量,在行政法规框架内应进行适度干预;有的学者站在高校自主的立场提出,高校专业设置权应当下放给高校,给予高校充分自主的权利,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另有学者从市场角度提出,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筑办学特色,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学者们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三个维度的论述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究其实践来看,偏重于任何一方的观点都有其现实的局限性。

1. 政府主导下的“错位”

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相适应,我国高校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鉴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一个从指令经济到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性过程,教育当局对高校专业设置、专业布局和招生人数等进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管理体制没有把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分开,政府经常出现“错位”“越位”“失灵”的现象,而高校则成为事实上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此外,统一的专业目录导致全国高校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和创新,压抑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使高校缺乏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在动力。

2. 市场引导下的“失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因素作为新生事物逐渐介入并渗透到高校管理、改革当中,这有利于我国高校办专业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市场的检验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但市场也存在“失灵”的问题,如一些纯粹的基础科研学科、人文研究领域的冷僻学科等等,很难在就业市场的需求曲线上得到反映;其次,由于我们的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的市场需求曲线尚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真正的社会需求。这些年很多高校都出现了一些专业培养的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一味顺从市场的要求,高等教育将失去其自身固有的特征,而沦为培训机构。

3. 高校自主下的“盲从”

长期以来,“强势政府”包揽了高校的具体事务,极大地压抑了高校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适度放权,给予高校真正自主的权利,但是要防止高校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条件是否成熟,盲目设置所谓“短、平、快”的热门专业。特别是一些文科类的专业,由于其设置门槛低、资源需求少、见效快等特点得到了膨胀性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低水平上的重复配置和极大的浪费。

高校教育的发展不能撇开政府、市场及自身任何一方,偏重于任何单一力量对大学的控制都是危险的。政府、市场及高校自身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是三种势力的整合影响,三者应当形成一种适当程度的结合。纵观诸多著述,把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三个重要因素市场、政府、高校统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的并不多。以下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维度统合的视角来分析探讨高校专业设置。

二、专业设置:影响要素机理分析

一般来说,政府、市场及高校自身对专业设置的影响要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校舍、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等都是专业设置所必须的硬条件,而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师资储备等则是专业设置的软条件。高校的硬条件和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高校间的相互竞争程度等,这是专业设置的关键。

其次,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专业设置的前提。一方面是教育市场,高校作为“卖方”,要了解“买方”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即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界定,对人才标准的看法等都将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社会经济的变动和发展趋势,往往会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必然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推陈出新,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高校的发展定位在专业设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综合分析高校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层次、规模、功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服务领域等,依此来设定和调整高校的相关专业,对高校在同类院校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作用不可小视。

最后,政府是社会发展的设计者,通过其对教育发展做出规划和预测,可以引导社会对人才的理性需要,从而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加以调节。因此,政府有效地干预是必需的。充分发挥好政府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功能,调动高校的积极性,是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的历史机遇。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关注自身条件、市场需要、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发展定位及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明确自己的发展基础,了解自己的发展环境,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时机。

三、专业设置:模式构建

在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来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是以上分析的真正意义所在。

1. 基础建设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发展趋势,会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必须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与之相适应。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高校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动,就要注意通过科学研究,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从长远的视角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学校就马上办什么样的专业。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有一个遵循教育规律的问题。首先,高校应充分考虑本校的现实条件。从硬件资源来看,要充分了解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实验室的面积和实验室设备的数量和价值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有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等;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适应性和实践性等各个方面的条件。从软件资源方面考虑,主要考虑的是学校方面的师资配备情况。考核的标准包括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的比例;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合计及年龄段分布;专业课教师职称和学历、学位情况以及教师的科研状况等。其次,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其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不一样的,其专业设置也是截然不同的。高校在编制校内专业目录时一定要与学校办学定位相匹配,要有自己的特色。

2. 组织建设

为了保障高校专业设置科学、有效,应设立专门的专业设置委员会。专业设置委员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要建立起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根据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发达国家专业建设发展趋势等众多指标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预测;专业设置委员会还应根据这些有效的预测和推断,邀请校内专门管理人员、各学科教授、校外专家、社会用人单位、任课教师等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商讨学校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着对社会、对学生和自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应该抽调来自各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科研机关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检查评鉴机构,进行专门的评估,以保证专业的特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3. 宏观调控

政府在我国专业设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在政府放权的强烈呼声下,我国高校开始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和高校在专业设置领域的有效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政府的任务就是要下放权力,不要具体参与到高校专业设置中去,在管理上更多地发挥监督、服务和指导的职能,使高校真正拥有专业设置的权利。在下放权力的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美国的大学对本科专业的名称无统一的规定,各大学是根据自身学科的发展情况设置专业,但是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一整套科学的评估制度使高校自觉地关注专业、课程设置与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我们的政府就是要下决心花大力气去建立这种以自觉依靠和利用信息的、法律的、经济的、评估的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业设置权利下放后,政府的责任增大了,政府要加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来解决与高校之间在放权问题上的矛盾,加强对高校的了解和监督。

[1] 谢安邦,刘丽丽. 市场的逻辑与大学的变革[J]. 现代大学教育,2001(3)

[2] 刘楚佳. 试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J]. 广州大学学报,2006(5)

[3] 宗利永,孙绍荣,罗尧成,曹卫. 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现状、成因及应对措施——以上海地区高等学校为例[J]. 高等教育发展,2007(12A)

[4] 蒙丽珍,莫光政. 论高校学科与专业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

First Exploration of Specialty Setting Model in Universities——An Integ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Universities

Bi Xue-yang Chen Jing-liang Tian Hua Liu Chen-shu-yang
(Academic Affairs Offce,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tting of higher education majors, which is the main ba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gains increasing popularity.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universit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to majors setting. Defin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combining with government, market and university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macro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author studies the mode of majors setting in university.

University;education;major

猜你喜欢

办学设置政府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