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
2010-04-11王晓坤
王晓坤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
王晓坤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钢琴课程作为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多元文化的理论层面出发,以钢琴课程设置、钢琴课程教学模式、拓展钢琴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新的钢琴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钢琴教学;多元文化;教学模式
多元文化,原意为“多种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发布的《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对“多元文化主义”作了如下界定:“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意指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鉴于当今世界所独有的大量因素,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鉴于日益增长的文化多样性趋势,多元文化主义意指超越多种文化的同化和消极的共存,以增进自尊及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与理解。”[1]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中普遍设立了“世界音乐”的课程内容,但在钢琴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中心的授课内容还占着重要的比例,钢琴教育还没有走上多元的轨道,多元的理念还不够深入。长期以来,学生只接触到一些欧洲的古典音乐,较少甚至没有接触过世界众多民族的钢琴文献和中国的钢琴文献。笔者在教授钢琴课程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中国,首先要先在教师的心中树立多元文化的理念。
一、树立多元文化观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高师学生大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钢琴基础能力,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时间等种种原因的限制,了解钢琴知识的并不多。他们手指骨骼已定型,灵活性不够,学习时间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既能达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制定的新的学习模式和要求,又能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探索一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成年人年龄大、记忆力不好,已完成生理发育过程,错过了身体机能的最好阶段,不利于演奏技术的提高,在钢琴学习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多元文化观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又要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高师学生完成了发育阶段,对使用踏板、演奏八度等技能有相对的优势,因此要将规范弹奏方法、提高读谱能力放在首位。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学生,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概念和基础训练,能够正确理解,学习目标明确,有较好的自觉性和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学习与观察会更主动。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成熟的认知事物的感觉,对事物的概括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优于少年学生,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动性。因此,应强调从基本功入手,注意基础
二、培养多元文化理念,改进钢琴教学模式
多元文化理念,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每位学生所受的文化影响和民族属性不尽相同,在教育中要强调理解和尊重,注重集体的力量,强调在学习中的平等互助,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改为小型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又可以使学生在群体中互相观摩,并通过群体的沟通理解,更好地学习。个别课主要教授专业基础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因人而异解决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而在小型集体课中,利用学生集中汇课、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有共性的技术问题,可以讲解一些钢琴名篇,使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学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创作,激发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在集体课中,也可以开展小型的演奏会活动,使学生有向公众演奏的机会,加深实际参与的体会,增强其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其自身与周围的发展,使他们更快地进步。小型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在个别课中可选出一部分较优秀者,在集体课中汇课,既可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又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集体参与,能更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学生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三、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拓展钢琴教学内容
在多元文化的框架下,拓展钢琴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了解世界、继承传统的关键。目前高师钢琴课程的内容,大都从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时段中选择作品。这一时期作品是钢琴文化的经典,但并不是世界钢琴作品的全貌,应将教学内容向两端进一步拓展。前可引入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如库普兰、拉莫、D.斯卡拉蒂等人的优秀作品,后可拓展一些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印象主义以及近现代的钢琴音乐。爵士、布鲁斯等流行音乐作品也可列入教学计划中,让学生适当地涉猎。同时还应将将世界各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纳入到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
多元文化钢琴音乐教学还应在重视世界钢琴音乐的同时,强调中国钢琴作品的渗透。在教学中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跨越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结,拓宽每个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间的互融、互补,使学生在了解西方钢琴音乐的同时,了解世界与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审美、文化的差异性,重视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使学生将来成为传播、继承中国文化的使者。
多元文化教育重视每个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往的高师钢琴教学内容过度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不够理想。为此,我们首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 。在教授键盘和声、织体写作过程中采取集体课形式,批改作业则采取单独批讲方式,让学生直接在键盘中弹出自己的作业。教师在集体课上有重点地批改示范,可使学生在学好键盘和声的同时,增强即兴伴奏能力。其次,在教授欣赏课的时候,也可以发挥集体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乐曲体裁、曲式、情绪等的分析能力,充分发挥钢琴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多元鉴赏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各门音乐专业基础中的基础。由于钢琴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更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和职业需求相一致,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的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的理念,树立全球意识,在具备一定的、扎实的教书技能的同时,也具有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能以多元文化的大视野认识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时代的要求,担负起未来的重任。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99.
J624.1
A
1000-2359(2010)05-202522-02
王晓坤(1960-),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钢琴理论教学和研究。
河南省软科学资助项目(092400430034)
2010-02-23训练。一方面,训练学生掌握正规的基本演奏方法,把好初学入门这一关,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精练与泛练两种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一些重要曲目,无论从演奏方法、视奏能力还是音乐处理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精练中获得更多教益。在泛练的乐曲中,要让学生了解众多的曲目,开拓视野,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