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2010-04-11白振飞张敬全

关键词:研究型新建应用型

白振飞,张敬全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白振飞,张敬全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高于职业教育,但又低于研究型大学,处于二者之间。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求得一席发展之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重视实践”的特点与研究型大学强调“独立思考、改革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突出“地方性”与“应用型”的特点,构建自己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依据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理性分析:第一是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第二是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第三是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现状,第四是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1]。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首先属于本科院校,其次,“新建”说明其本科办学历史短,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处在高等教育体系的低层,再次,“地方性”表明其远离文化教育中心城市,位居地方,与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紧密相联。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院校对此三种职能的体现各有侧重,对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它肩负着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其办学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上述特点,将其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院校”是较为准确的。

(二)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启发

1.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中国的工学结合的模式,即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2]。这些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相同的特点:它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即都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来培养人才,它们都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能培养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个体独立性和创新性的开发与拓展,它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与实现方式上有自己的特色。从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上,它以培养高素质通识型、研究创新型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培养人才知识结构上,它以“坚、宽、深、交”为目标,重视通识文化教育,加强基础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交叉的课程模块的建构。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它以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自主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为目标,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3]。

2.两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启发

从人才培养的层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层次高于职业教育,但又低于研究型大学,它处在二者之间。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历史都长于新建本科院校,其学校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较为规范,相关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将办学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可充分借鉴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注重实践,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办学经验,切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其拒之门外。在人才培养中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企业与学校、知识与能力、校内与校外、市场与专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大胆学习职业教育“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的办学特点。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努力借鉴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烈的创新意识与重视多元而独特的创新思维”的理念,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探索型学习。

新建本科院校应将研究型大学强调独立思考、改革创新的理念与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重视实践的特点结合起来科学分析,合理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实践中的创新,同时强调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服务与指导。与此同时,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重视实践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只强调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否则,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将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所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突出特色,强化特色,在广阔的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为其日后的就业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地方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市场取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办学定位类似于瞄准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则相当于能生产出市场所需人才的生产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产品是否有市场前景,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也取决于产品的类型与质量。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定位,而人才的市场取向一方面是检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试金石,另一方又是调整办学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系。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市场取向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关系。

(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与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将新建地性本科院校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院校”是符合实际的,更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明智之举。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大部分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地缘条件的限制使这类学校不可能与大都市的一本院校处在同一水平上。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往往独处一方,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主动适应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主动、灵活地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努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地方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建设人才。只有这样,其才有可能在众多高校中独树一帜,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在“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下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这里的“能力”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包括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即具有“知”和“做”有效结合的、胜任某领域工作任务的综合条件。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应以“能力”为中心,充分借鉴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将课程设置为不同的模块,以学分制来做宏观管理。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专业要求选修不同模块的的课程。目前国内新建本科院校所设置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模块型”“订单式”“双学位”“主辅修制”以及中外合作的“X+Y”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等。

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模块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种模式能够较为灵活地借鉴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专业特征、学生的个性差异、市场需求等因素将课程设置为不同的模块,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实践模块、自由模块等,各个模块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市场的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通过基础模块的学习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提高模块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模块旨在集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通过自由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自由模块中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课程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学校最终以学分制来管理学生的升学与毕业[4]。当然,一所院校不同专业学科可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切以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形成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去企业参观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使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也要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生产实际和其他领域,偏重于那些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抽象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通过职场情景、模型道具、多媒体课件以及影像材料等手段,尽可能使课堂教学贴近职场、贴近实践;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知识的发展及实际应用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和修订,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性教学的理解与设置都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性教学比例占总学时学分比例一般应达到25%—50%,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实践、实用、实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内容和比例充分了体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实践教学水平层次化、实践项目模块化、实践类型多样化、实践内容系统化。在学分制下,根据实际需要,学生在校外实践模块的学分可以置换校内课程的学分,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与灵活办学的理念。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实现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双赢”模式。学生经过短期的岗前技能培训,以“工人”身份进入工厂,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不断提高实习实训的水平,学校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援助,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与研究,真正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三)建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科学、准确、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需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根据市场变化需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步入制度化的轨道。实行严格、合理的学分制管理,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原则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选修的内容是灵活的,而学分值与学分总数则是固定统一的。在质量建设方面,主要依靠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人人有责的意识,建立畅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确保各项数据的有效连接,重视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在监控体系中,所有经过若干途径获得的教学质量信息,经过科学评价之后都将其反馈给相应的管理部门,并督促改正。

师资力量不足、队伍建设落后是多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是在原有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升格为本科的,所以升格就面临着转型,而转型将导致师资匮乏,加之这些院校远离省会城市,地理偏僻,人才引进难上加难。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唯有迎难而上,下大力气变被动为主动,制定出诱人的人才引进方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要积极拓展校内外、国内外的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开放办学的深度和广度。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作出相应的修订与调整。

[1]何万国,孙泽平.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姚丽霞.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职大学报,2009(1).

[3]洪银兴,谈哲敏.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性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桂霞,丛军.“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4).

[责任编辑 孙景峰]

G648.1

A

1000-2359(2010)05-202492-03

白振飞(1967—),男,陕西府谷人,榆林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2010-06-17

猜你喜欢

研究型新建应用型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