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定位

2010-04-11聂立清

关键词:政治思想策略

聂立清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定位

聂立清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等。为此,任何执政党都会通过一定的策略进行意识形态运作。然而,策略定位、选择正确,就能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反,策略定位、选择失当、错误,则不能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该在汲取神圣化、绝对化、极端政治化、乌托邦化、强制化等非理性化策略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实施适度性、世俗性、主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的策略定位。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策略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两个向度,从意识形态受众即接受主体的向度来看,它是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自觉自愿的接受和遵从;从意识形态推行主体的向度来看,它是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尤其是统治阶级和执政党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及意识形态传播、教育等,使社会成员选择、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

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接受和遵从。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社会转型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在文化多元化格局中,在社会多样化发展中,一部分人不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向认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部分人则出于功利主义目的,只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附和当作自己升学、入仕或者获取某种实际利益的工具,而对主流意识形态予以虚假认同,他们常常把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等词句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但对其精神实质并不知晓,也不愿去知晓,更落实不到行动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虚假认同包括概念化认同、符号化认同、教条化认同、书本化认同等,其实质都是脱离实际,也就是把主流意识形态局限在符号、概念、理论、书本层面,只知概念,忽视内容,只讲抽象理论,忽视生活实际,只重文本逻辑,忽视实际需要。概括起来就是只重书本,不重人本。

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等,从而为执政提供合法性基础。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和阶级统治,任何执政党都会通过一定的策略进行意识形态运作,以期实现广大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策略定位、选择正确,就能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反,策略定位、选择失当、错误,则不能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非理性化策略

在怎样使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上,有的政党或统治阶级采取了非理性化的策略,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民众产生逆反而疏离主流意识形态。

(一)神圣化策略

神圣化策略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让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借助某种神秘化的理论,给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既有统治秩序披上神圣的外衣,赋予主流意识形态和现行社会制度及其秩序超越于世俗生活之上的合法性依据。欧洲中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就是采取了借助上帝的力量宣扬和实现宗教意识形态认同的。我国封建社会也是通过渲染“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奉天承运”等来实现儒学意识形态认同的。苏联的斯大林时代把斯大林的话当作评判一切是非的依据和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同样是把领袖个人的权威无限放大,用盲目崇拜的方式达到舆论的一致和思想的统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神圣化策略是建立在盲目信奉的基础上的,不是科学的、真正的认同。

(二)绝对化策略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绝对化策略,是指把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成截然对立的善恶两极,采取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把自身说成是绝对正确,而异己的、敌对的意识形态则是绝对的恶的,进而通过循环论证,将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诠释为唯一体现正义、唯一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体系,从而让人们认同自己的一种认同策略。20世纪冷战时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正是利用绝对化认同策略,作为构建各自政治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的。我国当时流行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宁可两年不搞生产,也不能一时不搞阶级斗争”等,都是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教条式、形而上学思维方法。苏共把苏联模式、苏共经验当作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强加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否则就大家挞伐的做法,也是意识形态绝对化的表现。通过这种绝对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认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它把其他意识形态、其他文化一概否定了,不利于吸收和借鉴其他意识形态、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和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形成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甚至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遭到人民群众的冷漠、厌恶。

(三)极端政治化策略

我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政治”,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极端政治化策略的典型代表。“文化大革命”时期,任意曲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夸大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说什么“突出政治一通百通,走突出政治的道路,我们的社会就会前进、就会发展;不走突出政治的道路,我们的社会就会停滞、就会倒退,就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因此要“处处突出政治,事事突出政治,时时突出政治”,甚至说政治可以脱离经济、冲击经济、冲击一切。以为批判、消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就可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突出政治、社会生活政治化的实质就是突出阶级斗争和主观意志,它为我党“左”的错误方针推波助澜,在全社会煽起了极“左”思潮,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毒害了无数具有革命热情但缺乏理论识别力的人。它在全国各领域的推行,对工农业生产和教育文化事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和后果,抓生产的被诬蔑为“唯生产力论”,抓业务的被斥为“复辟”“回潮”,结合经济和其他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被说成“不务正业”。结果,突出政治、政治化成了“空头政治”,其地位被严重扭曲,根本没有起到保证、引导、激励、育人等功能,不可能形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认同,反而起了搞乱和破坏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作用。

(四)乌托邦化策略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要有一定理想的,否则就缺乏前进的动力。但是,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的理想化、乌托邦式的幻想会给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脱离了我国发展实际,理想陷于空想,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害,不但没有提高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反而引起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在苏联,列宁认为苏俄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在上世纪30年代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赫鲁晓夫第一个宣称苏联社会已经进入向共产主义更高阶段的迅速转变时期,勃列日涅夫则宣布苏联已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但每一位领导人都感到很难把当时的现实趋势与对共产主义未来的期望很好地协调一致,经济的长期停滞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想回到现实,但又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乌托邦主义衰落而现实主义增长这一趋势达到顶峰,并以公开放弃共产主义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这一论断而告终。苏联垮台意味着一种双重的失败:它既没有达到乌托邦,也没能保持社会的稳定[1]。

乌托邦化策略就是这样一种策略,统治阶级为了实现人们对本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将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诉诸某个终极性的乌托邦远景,进而将其意识形态和政治秩序诠释为实现这一终极理想的必然要求,以终极目标的崇高性、神圣性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不容辩驳的合理性、正当性,以求得人们的认同。它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基于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上,而不是建基于现实的基础上。但是,要人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不能靠空话,不能靠空想,而要靠改革开放,靠发展,靠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疑虑,不断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五)强制化策略

强制化策略是指在不允许公众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的前提下,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武断地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或者神秘的历史意志的体现,并强制地要求社会成员接受和信奉,否则就要受到无情批判和打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化认同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或方法实现。一是通过强制“灌输”,实现社会成员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阐述了“灌输论”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灌输、怎样灌输、谁来灌输、对谁灌输等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反对强制灌输。1887年,恩格斯曾告诫参加美国工人运动的德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不要把革命理论硬灌给美国工人阶级,“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2]。列宁也强调:“不能强迫农民接受社会主义。”[3]然而,斯大林时期曾采取高压政策,用强制的办法和行政命令解决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以实现思想的统一。斯大林、苏共不容任何人怀疑、反对自己所理解和解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哪怕是明显不正确的言论和理论,也不容怀疑。二是通过清除异己分子,从而达到普遍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斯大林时期,否认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在思想理论界不分敌我矛盾,往往把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当作异己分子,采取开除党籍、送精神病院、流放、驱逐出境到刑事处罚,直至杀头等各种方法,给予无情打击、残酷迫害,实际上造成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定位

(一)适度性策略

适度化就是在科学认识意识形态地位、作用的基础上,适度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度,既要看到意识形态的作用,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意识形态本身的建构,而在于为经济发展服务,不能冲击、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如邓小平所说:“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4]不能为了意识形态认同,而把意识形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犯“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泛化、政治化和意识形态中心化的错误。

(二)世俗性策略

“世俗化在西方社会学中,是指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从宗教统治中逐步摆脱出来,以理性原则取代神学教条的过程。从意识形态视角而言,世俗性是指在重新整合传统意识形态资源的基础上除去某些神秘和神圣的因素,建构能够代表社会民众最根本利益和最广泛精神需求的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路径依赖”[5]。世俗性意味着人从关注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转向关注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领域有两种倾向,一是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目标追求,二是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现实追求。由于忽视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现实的不发展无法证明意识形态所宣扬的优越性,自认为目标宏大、理想高远、无比优越的意识形态也解释不了现实的长期落后状况”[6],从而意识形态认同失去了根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关注人的物质利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赢得了民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认同。

(三)主体性策略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以国家、集体为本位,忽视个人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教育人、改造人,忽视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是意识形态认同的主体,是意识形态的接受对象。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应该是意识形态工作者向民众传播意识形态、施加意识形态影响和民众认可、接受意识形态的双向互动过程。离开了作为接受主体的民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是无法想象的。过去,“意识形态工作常常把其对象客体化,处于‘目中无人’的难看境地,运行过程处于断裂状态,即宣传者与接收者之间仅是单向运动,没有互动和信息反馈。……民众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接收如果是被动的,他们就有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选择的自由,这必然影响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7]。如今,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继承了古今中外尤其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精髓,把人和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奠定了基础。

(四)层次性策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一大二公三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我国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也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试图用一种思想来统一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以形成“全国江山一片红”之势。但事与愿违,“文化大革命”斗私批修的斗争哲学不但没有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广泛的意识形态认同,反而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使人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为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允许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存在,既坚持一元主导,又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避免一刀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团结各族人民,鼓舞全体人民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分层次地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最大限度的意识形态认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五)开放性策略

科学的理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应该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科学的理论,就是因为它是在继承、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和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放性蕴涵着发展性、包容性、时代性,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和吸引力、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奠定坚实的基础。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教条主义对待主流意识形态,只能使其失去生机和活力,是不可能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8]。

[1]陈喜贵.苏联意识形态的消亡——评《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J].国外理论动态,200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5]袁三彪.从话语权视角看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党政论坛2007(7).

[6]李海青.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及其效应[J].求实,2008(6).

[7]刘美娟.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现代化[J].创新,2008(4).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0.

[责任编辑 许 昌]

G411

A

1000-2359(2010)05-200082-04

聂立清(1964—),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地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2009-JD-017)

2010-03-22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策略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