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环境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10-04-11
(辽宁大学 信息学院,沈阳 110036)
一、校园文化环境的内涵
所谓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师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校各个层面创造并共享的一种以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内容,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使命的客观精神及其生成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大环境即俗称“大气候”,必然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即“小气候”产生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开放性,而同时必须加强引导。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素质的形成、提高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一方面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要适应环境,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积极地对环境进行改造,从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综合素质越高,改造环境的能力就越强。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其育人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而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又从整体上影响该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基于这种共识,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提高人的素质,要注重对小环境的改造和改善。[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追求、运用知识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是通过大学师生各个层面的创造活动及创造成果表现出来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总要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学校的环境、规章制度、教研活动、后勤服务乃至师生行为方式都成为载体。这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学校园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传递信息、娱乐、育人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育人功能。学校教育应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利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性、暗示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和自我教育等形式,把思想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务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提高的教育,是增强学生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学校不能只传授知识,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建设未来的使命感等。优化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在社会、学校、家庭几个层面中,无疑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最为重要。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务。
首先,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考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多种复合因素。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反映,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影响力;教风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理想、精神状态和纪律状况;考风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考试风气。这“三风”好坏,直接决定人才是否合格,其中学风是主体,良好学风是无形的力量,可以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使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情操得以陶冶,知识获得丰富。“教风”是主导,教师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其次,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增强熏陶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才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护的各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物质文化环境包括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的物质环境和设施。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无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启示、感染。一个具有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的校园环境,能使学校各种物质化的东西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给学生一个崇高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氛围。
第三,活跃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活动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使之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道德是自觉的校园制度,它为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校园制是强制的道德,为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以活动文化为纽带在立体化育人网络中不断提高的。实行立体化育人,就得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集体组织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等结合起来。我们必须以活动文化为纽带,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方方面面的教育和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他们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并在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独特的教育机制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倾向,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审美情趣。
第四,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可以发挥非正式群体心理协调功能,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品德养成有以下的心理功能:一是民意能力。群体行为具有超越个体单独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二是社会助长。这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一起工作、学习时,消除了单调感及散漫性,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效率。三是凝聚功能。非正式群体成员自愿结合在一起,成员间由于兴趣、信念、利益一致,容易形成团队精神。四是补偿功能。在正式群体不能满足自己需要时,通过非正式群体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显现,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赢得信任。五是协调功能。由于个体需要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任何群体都不可能独立地满足个体的全部需要,但从总体上看非正式群体因能满足学生交友、发展特长等方面需要而起到协调心理动机的作用。除此之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法制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举措
(1)树立全员校园文化环境意识。要重视环境育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长期以来,校园文化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充当补充角色。实质上,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实体,一切活动都可包括在校园文化中。虽然不可能用校园文化建设来取代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主动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培养人才的教育规划中去,将有利于校园文化更好发挥育人作用。把学校各部门力量都调配协调起来,正确理顺教学内外关系、校内外文化关系,规范和引导校园内各种现象,形成对人才素质的综合培养模式。
(2)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硬件和软件并重,寻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突破和创新。教风、学风、考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影响着办学方向。因此,必须把教风、学风、考风“三风”建设视为关键,从而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营造好的环境气氛。
(3)注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创造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个性要从学校发展历史中去提炼,从师生员工的生活中去发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和实现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及时加以归纳总结和升华。[1]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视,只有将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学校内部环节建设“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把建设优越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务,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周浩然,李荣启.文化国力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2]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陈艳红.思想政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思想教育研究,2009(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