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播音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 专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2010-04-11张倩
张 倩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主持与播音系,湖南 长沙 4101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深受亿万受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行业机构在迅速扩张,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生产方式也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广播电视行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从业者的要求已从单一技能操作型、素质型逐步转向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播音主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
(一)优良的播音品质。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保证播音品质。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拥有更多的听(观)众,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讲好普通话,正确掌握语音的声、韵、调,做到发音准确清楚,声音悦耳动听,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主持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要想达到一定的播音主持水平,仅靠天赋是不行的,还要掌握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加强诸如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原理、运气吐字的方法、情声气的综合处理技巧、话筒镜头前的感觉、播音语气、节奏、重音的把握等方面的练习。只有按要求训练自己,播音主持人才能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播音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使整个节目“锦上添花”。
(二)扎实的文化功底。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文化素养是一个优秀播音主持人所必备的素质,也是播音主持人才专业技能的体现。文化功底的深浅,是决定播音员、主持人能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关键。由于电视广播是一个让人付出,尤以脑力付出为突出特征的综合艺术载体,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播音主持人就会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尤其是对新闻播音员来说,扎实的文化功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电视广播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收视收听昨日新闻,而是渴望在第一时间内快捷地得到信息。为此,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发新闻工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同时,播音员在播音工作中要体现出“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的新闻播音特点,并做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步振动”,同样需要扎实的文学素养的支持。这样,才能在短暂的备稿时间里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稿的精神实质,很快洞察记者编辑编发稿件的意图,并快速消化,恰当准确地进行播音表述。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格的主持人和播音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充满责任感和正义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向受众传播新闻、说明事理、传播知识。鉴于主持人、播音员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荧屏和话筒前面就是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代表,大量幕后工作者的劳动成果,都要通过他们最后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体现。而采编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导播工作做得好不好,最后都体现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之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操守。
(四)稳定的心理素质。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保持冷静的态度,正确处理问题。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机性和挑战性,它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很高的应变能力。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设备高科技化,事故隐患的可预见性也随之削弱。因此,播音员尤其是直播间的播音员,更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对一个播音员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次严格的心理侧试。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播音员不仅要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镇静,而且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独立解决问题,还要极力保持声音的亲切感与平和感,不能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二、当前播音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方面的不足
(一)播音品质有待提高。语言功底较差、播音质量不过关是当前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新闻播音主持为例,不少主持人出现了句子停连、重音处理不恰当、换气不从容、归堆儿、抱团儿不好的现象。而有些人虽然掌握了理论,但在专业实践中不一定就能完全做好。如由于句子停连不当,导致断句断错地方,让受众理解时产生歧义;换气不从容,导致句子停连不当;重音不当或者重音太多;语言节奏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太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文化功底有待加强。由于播音员、主持人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的欠缺,导致播音主持过程中出现对稿件内容或台词理解错误,或犯常识错误,进而造成笑话的情况在播音主持界中并不少见。例如某综艺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竟然将岳飞的《满江红》一词认为是现代作品,还扬言要请岳飞出来作词,闹出了大笑话。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实质认识不清,了解不深,对文化功底和文化素养的不重视也是造成播音主持人文化素养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部分播音员认为,播音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要写稿,只要相貌端庄、声音条件好,即使文化功底与文学修养差些,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一些主持人则认为只要照着稿子或台词念就行了,不需要花时间去掌握那么多的知识,进而忽视了知识的补充,导致自身知识水平难以提高。
(三)职业道德有待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职业道德问题、职业操守问题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思想文化和舆论交流的重要阵地。作为代表广播电视台形象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但是当前不少播音员、主持人缺乏这种职业道德,在报道事实真相、引导舆论等方面做得不够好。一些播音员、主持人甚至是不通过验证就擅自发布一些消极或错误的消息,误导了大众。在道德修养与职业操守方面,一些人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台上台下,为人处事,言行不一致,在社会上做一些与形象、身份很不相称的事,甚至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使播音员主持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大受影响。
(四)心理素质有待增强。缺乏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不够强,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欠缺,这是当前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综观现在各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素质不佳者不在少数。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临场紧张慌乱,自控能力差;二是临场亢奋,过于矫情,无遮无拦;三是过于拘谨,在话筒前思维呆滞,语言平淡。而其中尤以临场慌乱,说话出现磕巴、回读、语气不自信的现象最为常见,给受众以播音员、主持人提供的信息连自己都没把握的感觉。此外,播音主持人心理素质有待增强的一个重要表现还在于,当节目过程中出现了突发情况或者意外情况时,不少主持人往往不知所措,不能随机应变,紧急处理,导致节目的正常播出受到影响。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07年春晚中出现主持人背错对联,抢话还忘词的“黑色三分钟”现象,虽然事后总导演金越解释说,临时调整节目顺序造成直播时间失控,从而影响了主持人的状态,导致失误。但是“黑色三分钟”造成的坏影响已经产生了,并不会因为导演或者谁的解释而消除。
三、播音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
(一)注重实践,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加强锻炼,在实践中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是提高主持播音人才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是播音主持专业技能提升的途径,也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对于尚未走上岗位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来说,除了参加课堂练习外,还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多媒体声像,在录播、直播实训室,加强语言练习,通过观摩一些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录像来学习播音主持技巧。而对于那些已经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的专业人员,则要在实践中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正规专业训练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的播音员们,更有必要去专业院校学习提高,加强理论学习,训练自己,以实现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二)增强文化功底,拓展知识结构。增强文化功底,拓展知识结构,这是提高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的必经途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应该是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博和专相结合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由于播音主持学科涉及新闻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等领域,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从广播电视传播业的需要出发,注重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完善和充实自己。此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加强对播音作品的把握和创作,更好地理解文稿和编辑意图,把作品的情感转化为内心丰富的感受,再把感受通过有声语言传递给受众。
(三)提升职业道德,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培养播音主持人才专业心理品质的核心手段。一方面,播音主持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进行播音主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正确引导舆论,报道真相,说明事理;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范,树立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稳定心态。要通过现场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开展播音主持心理学学习,增强播音员主持人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是培养播音主持人专业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学习心理学知识,建立理性思维模式,保持稳定心理状态,自信地面对话筒和镜头;同时,不断强化悟性思辨和文化积淀,以构筑不同的知识层面,有效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现场模拟突发状况的方式,进行实战演练,有效地提高应对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使播音员主持人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被干扰,使节目照常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继娅. 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
[2] 韩菊. 主持人播音的现状与要求[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
[3] 刘力军. 主持人与语言功力[J]. 语言文字应用,2005(1).
[4] 梁艳. 抵制低俗之风与播音员主持人职业操守[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