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客传播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
2010-04-11陈寅陶红
陈 寅 陶 红
(1, 2.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人的社会化是需要条件的。首先应该具备生理基础,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肌体才能完成社会化;其次,应该具备社会文化条件,这些条件通过社会组织、社区环境和大众传播工具对个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1]111-113大众传媒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如今这样一个传媒发达的时代,媒体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据调查显示,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网络成为大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和最受欢迎的的媒体。博客作为网络媒介的重要交流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化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目标指向
“社会化”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于1895年最早使用,他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用“社会化”来形容群体形成问题。[1]103-105后来很多学者也对社会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和美国心理学家米德、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和帕森斯、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2]但他们都只将人的社会化看成是个体被动地接受社会教化和适应社会的过程,忽略了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2]因此,对于人的社会化理解应该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适应社会的过程;第二,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参与、影响社会的过程。在人的个体与社会的这样一种互动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所以,“人的社会化”内涵当然地也寓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的内涵之中。[2]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大学生要进行的是个人知识结构的深层完善、社会价值标准的内化以及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和参与。其中,前两部分属于大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过程,后一部分则是大学生初步参与和部分影响社会的过程。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 个人知识结构的深层完善。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接受的知识不够系统化,而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又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普及。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通过学习完整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社会信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自己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 社会价值标准的内化。大学时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以及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和态度,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对社会价值标准的内化将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必备的心理和行为基础。
3. 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和参与。经过了高考的淬炼,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校园里初步体验社会。他们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与同寝室、同班级、同社团的同学、朋友的接触交流,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形成由自己构建起来的人际圈,锻炼自己在群体中生存的本领。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指向
1. 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进行完整知识体系构建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个人首先应该建立起对自我和社会的评价体系,这有利于掌握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从而对个人和社会行为作出准确的评估,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打好基础。
2. 社会定位的确认。社会价值标准的内化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和行为基础,而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需要拥有自身的职业角色,这就要求他们逐步开发自身潜质,找准自我定位。这是个人进入社会、扮演好社会角色的关键步骤。
3. 独立人格的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参与是展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生追求真理不依赖于学术权威,参与社会不依附于强权力量,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这也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二、博客传播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
“镜中我”、“角色扮演”、“公共领域”这三个有关社会互动的核心概念是对人的社会化的经典阐释,传播则是形成“镜中我”、“角色扮演”、“公共领域”的主要机制。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传播方式,博客具有特殊的媒介功能,是全新的社会化传播平台。它包容个性、融合多种媒体形式且实现了传受的全民覆盖,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一)“镜中我”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镜中我”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观念。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3]
传播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交往行为,它与社区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而网络交往的参与者通过网络自然形成一个高度互动性的和社会化的网络社区。[3]博客就是一个生产、发布、共享、反馈信息的网络社区。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互动便捷,反馈及时。博客使用者在彼此认识、分享、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和彼此关怀,从众多的社会反馈中形成对自我形象和社会面貌的认知。
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博客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媒介对议程的设置和舆论导向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维持个人行为态度稳定的作用,但往往使得受众缺乏信息免疫能力,一旦接收到异质信息和感官刺激便容易陷入失去理性、丧失自我的泥沼。大学生正处在适应社会、认识社会的阶段,如果他们所接受到的信息与将来进入社会后所接受到的信息出现重大偏差,便会出现巨大的心理失落感和不适感。实际上,社会化的过程应该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部分。在个体内化的过程中,吸收多样化信息、了解全方位评价是尤为重要的。而博客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就是用来互动交流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社会价值。博客的传播可以涉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记录,可以是对公共话题的解读,对这些内容的分享和反馈可以组接出社会对个体以及个体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评价体系,这对大学生准确地认知和评价自我,形成对社会的完整观感,具有关键作用。
(二)“角色扮演”与社会定位的确认
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文化,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的社会人。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这个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个人正是通过角色扮演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与其他角色发生相互作用的。角色扮演不仅是成年人相互作用的特征,而且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儿童正是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成为社会人。[4]在米德之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和戈夫曼提出了新的角色理论。他们都十分强调角色扮演中的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博客传播中,“角色扮演”的这样一种特性显得尤为突出,它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挖掘个人的社会潜质,开发个人的综合能力,从而形成对自我社会定位的确认。在社会中,人们的职业角色是有限的;但在博客传播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扮演不是被动地按照规范、标准去扮演,而是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在理解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去扮演。
比如教师与大学生在教学博客的互动中,通过对学生角色的换位体验,可以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生关系的融洽。而大学生在与教师的博客互动中,也可以充分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意图,克服因交流障碍而形成的彼此误解,及时更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大学生是准社会人,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规划阶段,个人的社会角色还没有完全定型。在博客传播的角色互换和体验中,他们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将更加深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将更加全面,对自我的定位也将更加清晰。
(三)“公共领域”与独立人格的形成
“公共领域”一词首先被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概念化。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中提出,从封建专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出现了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在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公共领域,通过理性讨论和争辩可以形成一种公共见解。[5]网民在博客传播中独立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体现的正是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而博客传播的内容往往涉及社会话题,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又呈现出公共领域的开放性。
在传统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和信息往往是固化的,甚至是过时了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知识环境中可能形成惯性的思维和程式化的行为习惯。大学生的交际圈比较有限,与社会的接触并不完整,对社会系统的认识部分性缺失。而在博客传播中,整个媒介环境是开放的。通过博客所搭建起来的传播平台,大学生可以间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任意一个信息和技能的拥有者,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形势的变化和走向,可以更为充分地认识到社会系统的协作共享性,从而打破惯性和僵化思维。
传统的教化使得大学生更像是社会化的学习者而不是参与者。当然,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不可能直接推动社会进程,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应该对公共话题投入更多的关注,这是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博客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介对话语的垄断,为网民提供了讨论彼此公共见解的媒介平台,有助于打破传统权威,形成自由民主的舆论风潮。大学生在传统的教化中,往往会形成“在家唯父母,在校唯老师,在社会唯极权”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和民主的社会环境不利。大学生以传播者的姿态与众多的舆论领袖一起在博客中发表自己对公共话题的观点,抒发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情绪,充分体现出网络传播的平等性和开放性原则,也将民主思想和社会责任观念于无形中深植于大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 郑航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阙贵频. 简论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界定[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90.
[3] 周广挥. 网络传播中的“镜中我”机制[J]. 青年记者,2008(20): 12.
[4] 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M]. 赵月琴,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24-225.
[5] 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