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2010-04-11丁素
丁 素
(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丁 素
(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理论工程,需要在研究基点、方法、关系、原则等方面作出结构性的理论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中国化、时代化,使大众化在三者结合统一中找准立足点;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基点,努力实现指导实践、改造社会的效应最大化;大众化重在建设。要在辩证处理多方关系的基础上对大众化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体系,形成一般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方法论
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改天换地的巨大威力。在当代中国,来源于改革实践,根植在人民大众,具有深厚现实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以其真理的魅力,在化育民族文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成为改变民众命运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上,从中国共产党政党意志的诉求上,还是从人民群众对精神武装的渴望上,理论和现实都企盼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入大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无疑就成为反映时代要求、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表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这样一个事关大局、意义深远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关系、方法、原则上的结构性分析,以期为这项研究提供前提和基础。
一、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中国化、时代化,使大众化的意义在三者的结合统一中彰显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正确定位这项研究的重要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的特征是实践性、时代性和群众性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具体的民族化的实践,对中国来讲就是实践和理论的中国化,这是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国度和民族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是体现其理论先进和科学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始终与时代步伐相依、与当下现实共存,作为承接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体现时代的气息,才能反映时代的步伐,这是马克思主义百余年来所以鲜活的根本所在;群众性即为与人民大众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只有通过人民大众这唯一的载体才能使思想变物质,成为推动社会的精神动力。社会发展的主体性、改造社会的工具性、创造历史的动力性只能由人民大众来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大众化必然要求理论的大众化,实践的目标和宗旨也只有用理论去武装大众、在大众互动中成就理论,物质的力量才能形成或实现。因此,理论的大众化既可以视为手段,也可看作目标,二者合为一体即可成为理论诉求的实现目标,也可看作中国化和时代化统一于实践的集中体现。《决定》中把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体来强调,不仅坚持了中国化的主旨过程,强调了时代化的科学特征,而且也凸显了大众化在“三化”中的目标性和整体性,从而为大众化内在结构的构建与外在关系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前提,使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在反映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更具现实意蕴,进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研究大众化应首先要重视的重要前提或重要立足点。
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大众化研究的规律性探索,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也能实际地反映当下人民大众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逻辑,易于说明大众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全局和关键的意义。循着这样的思考路径,我认为开展大众化研究,应立足于“三化”的互动互促,更多地从宏大视阈、战略视角、政治谋略和社会动员上,对相关重大问题作全景式、多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上,怎么使政党意识、政治手段、学术研究、规律探索等方面能结合起来并产生综合力量就成为关键。因为它关系整个国家、社会和民族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国家意义上的价值导向;关乎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能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关切全体民众的核心利益和发展命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也意味着新形势下大众化研究向深度推进的新方式的出现,而这又直接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性质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据此,要使得上述重大问题的解决更具可能性,就要更加注重大众化中的中国性和时代性问题;更加注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更加注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现实成效并使之成为指导改革开放的经验;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向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的广泛渗透,使之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多元文化条件下的舆论导向,整合社会思潮,做好汇聚最广大民众的力量投身改革开放的战略谋划工作,有效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在走近群众、化育群众、掌握群众中向群众实践的自觉转化,实现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影响的最大化、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信仰者的最大化;更加注重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在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中有效引导民族合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为基石,以关注民众命运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流文化氛围,催生群众文化参与的新的文化思潮,助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加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关注民生的理论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群众参与、认同、拥护,成为改变自身命运的社会优势。显然,这些重要目标的实现才是意义视阈最重要的内容。
二、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基点,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改造社会的效应最大化
大众化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工作,应从全局整体的意义上当作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工程来对待。从层次上说,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不同于一般性的群众文化工作,应从政治意识形态上谋划,注重理论研究的体系化和实际工作的系统性。从结构上来说,要让大众化与时代化、中国化合为一体,在辩证处理“三化”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从优选内容、优化形式、大化效应中研究各环节的逻辑关系,重视大众化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构建。从主要标准上说,要坚持群众标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三位一体。真理的客观性要求着大众化实践性、现实化、真实性和务实性;价值的主观性要求着大众化对象化主体的感知性、认同性和信仰性;而群众标准则是要求理论化育对象的广泛性、基础性。三个标准虽各有取向,但在结合中方能产生效应。从整体效应上说,就是要看大众化的结果能否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整体推动作用,是否能有效实现执政党意志,是否能培育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热情追随者和自觉信奉者。说到底,就是能否深受社会欢迎,能否对群众实践产生持久而深远影响,能否让社会的认同具有广泛性,能否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自觉的社会主义实践者。
按照这样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就要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基点,从大众化已有的历史经验和当下实践中优化出基本的实现方式,深入考察目前大众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从民族化、实践化、政治化、通俗化、现实化等多个视阈探索推进大众化工作的规律。与此相应,在主要方法上,则应把大众化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位置上来看待,从根本上纠正重形式、轻内容,重实践、轻理论,重氛围、轻实效,重政治、轻学理,重过程、轻结果,重活动、轻考核的片面做法,真正把大众化的政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完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结合起来。即采取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逻辑中轴,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以现实为坐标,力求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措施创新,凸显大众化主要在内容、关键在形式、根本在效应的方法取向,最终呈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改造社会的效应最大化。为此,要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找准立足点。大众化的核心应当是从大众化的形式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立场和宗旨。关切民生,始终致力于民众命运的改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质的深刻揭示,是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思想。关注民众命运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大众民生为价值取向,实现民众命运理想发展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任何向度只有与民众命运改善的本质相一致,才具有发展的现实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满足民众利益诉求、改善民众命运都始终是大众化的根本取向。从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时期至今,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推进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比如在方向上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鲜明的、充满民生内容的民族特色;在任务上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民众利益结合起来,使民众信仰与主导价值取向相协调;在途径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与民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结合起来;在要求上重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倾听人民的诉说,构建百姓的话语体系等,都与忧民、助民、为民、慧民的民众命运情结相联系。实践证明:与民众生存状况相联系是推进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立足于民众命运,就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常识化,使之成为群众支配自己行动的主导观念;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心理化,使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身利益的守望者;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实践化,使之成为群众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生活化,成为民众的日常交流用语,成为启迪人生的智慧、化解难题的向导、照亮未来的明灯;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化,使之成为民众回归生活的感知者、美好理想的信仰者,最终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者。
二是营造好局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大众化强调民族性、通俗性,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从营造氛围的角度说,这些都是用方法求局面的好做法。在新的形势下营造大众化健康繁荣的好局面,有这么几个着力点:一是政治上动员。主流意识形态走入民众,并在其中产生广泛影响,首先离不开政治动员和政党意志的推动。要把群众理论武装置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融为一体,使大众化的工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作出部署,在政治保证、政策导向、行政规制、社会动员等方面形成支撑体系。二是舆论上造势。要打造多样化、多视角、宽领域的媒体施教平台,重视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的作用,积极开辟和扩大理论的网络阵地,扩大理论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通俗读物中的覆盖面和分量,用鲜活的事例和欢快的形式,通过“科学理论下基层”、党的理论宣讲活动等向社会的各领域、民众生活的各层面扩散和渗透,不断在舆论引导和氛围渲染上赋予理论以生活意趣和人本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三是文化上推动。要把大众化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其内容凸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世界先进文化,反映现代人文意蕴,彰显文化进步的最新成果,突出当代思潮的最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四是制度上支持。制度性建设是大众化不断推进的重要保证。以往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之一,就是随意性大、制度保障不够。现实中,往往因缺少制度规约而使大众化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并且也在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宣传引领和协调动员等方面效果较差,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低水平化成了大众化的代名词。因此,从政治引导、经济支持、机制构建、政策倾斜等方面,立足于世界向度和国际化的大背景进行保障性的制度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三是突出一条线。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国化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事求是,根本要义是与时俱进条件下的创新,主题是推动发展。无论大众化搞得多么有生气,群众基础多么牢固,最终还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水平的提升而使大众化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成为推动社会、指导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科学与否,是无产阶级事业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这两者能否作统一完整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根植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中国民众的土壤,是决定中国革命能否成功、中国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毛泽东同志以“实事求是”概括表述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仅说明了中国化的根本要求、方向和道路,而且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化作强大社会动力的根本方法和基本依靠主体,也是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方向和道路。离开了中国化的大众化,只会使大众化流于形式而难以有本质的推进;但中国化离开了化育大众的功能,只会使理论束之高阁,难以掌握群众,化作社会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与中国化表里相依、互促共进并统一于中国化的过程之中。马克思曾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中国化的理论通过大众化的过程就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就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的孕育,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能真正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武器。
三、大众化重在建设。要在辩证处理多方关系的基础上对大众化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体系,形成一般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建设。应把它作为重要原则贯穿在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当中。大众化绝非宣传的通俗化,而是要在普及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改造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因此大众化主要在内容、关键在形式、根本在效应,应根据各自取向,实现最优化最大化。
首先,要对大众化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根据世界发展大势,以现代社会发展新理念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所谓现代意义的设计,就是善于用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世界走势,用全球化的眼光去看待大众化建设。要开辟大众化研究的“世界向度”和国际视野,在深入研究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用战略眼光审视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族化传播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给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别国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鲜经验和施政规律,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传出和输入中推介扩大自身文化影响、传递自身价值观念的有益做法,进而从中汲取文化传播的新方法,并在寻找其中的规律中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普适思想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基于这样的既面向人类世界,又面向中国民众的双向研究视阈,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应在理论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普及方法等方面,从全球性、时代性的角度来考虑大众化的需求,努力形成既能与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相对接,与时代发展相融汇,又能体现民族特点,反映大众需要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科学规划,以期用全新的大众理论新形态,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塑造国民精神、提升思想境界、提供精神动力。在积极参与文化合作、传递中华文化、推介“中国模式”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走向世界。
其次,要重视大众化的方法论研究。大众化的方法论研究就是要通过学理上的努力,达到构建方法体系的目的。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渐入学科体系之后,把大众化纳入学科分类并进行学术化研究的认识逐渐被认同。其中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体系的构建是推进大众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用方法、立场来看待大众化的发展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而且也切合大众化的实际。方法的体系建设是推进大众化建设向高水平迈进的重要问题。在建设中,从要素、范畴、结构、关系、原则、原理、实现途径、发展规律等方面构建体系的基本内容;从与实践、民族、时代等因素的结合中反映体系的基本特征;从“中、西、马”文化的交流融通中体现体系的叙述方式;从提炼群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中展现体系的实践逻辑,应当是方法论建设中要解决好的四个关键环节。这里还需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深入把握大众化的本质。大众化的本质是通过理论掌握群众去指导群众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根本要求。方法体系的构建,必须从实践性、时代性出发,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现实与学术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本质来讲,现实与学术、实践与理论从来都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主旨最终还是要由实践来承载,由现实来体现。作为本质上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同样如此。绝不可因倡导方法性而忽略了现实性,无论方法体系多么学术、深奥,终究还要由实践来说话。二是要从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论的学说,大众化离开了方法论的提升,则从本意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中的问题,思考深层次的矛盾和把握事物的特征,关键就是要看能否对问题矛盾提供方法上的解释并予以解决。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作过精彩的说明:“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个研究使用的方法。”[3]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的理论,就是方法的学说。三是要坚持以民生问题为核心。民众的生存和命运是大众化关注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大众化,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就在于有了民众的问题意识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从偏重“词句”而走向关注“问题”,才使得无产阶级真正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同样,真正的大众化也只有关注民众问题,充满民众意识和满怀民众情结,才能真正去掌握群众。因此,关注民众命运、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取向。
其三,把握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重要关系。一是政治与理论的关系。政治代替不了理论,理论不能脱离政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有政治层面的大众化,而且还应有学理层面的大众化。从具有典型意识形态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讲,政治层面的大众化要以理论层面的大众化为基础,理论层面的大众化要把政治层面的大众化视为前提。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各自的任务、性质、功能、作用等相对独立性,既不能完全画等号,也不能使之截然分离。政治要为理论的建树和规律性传播提供环境,理论要为政治回答问题、提供根据。那种把理论当作政治的工具,视理论为政治唯一,唯政治是从的做法,是有害和错误的。同样,那种把理论视为崇高,无视政治作用和影响,甚至视政治为理论发展绊脚石的做法也同样是偏知和谬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向大众传播,关键是要在理论发展与政治诉求中寻求平衡点,在各自保持相应的活动张力中找到自己的作用空间。
二是理论要求与现实需要的关系。理论追求体系的完善和结论的真理性,其基本要求是真善美的统一。具体地讲,就是构建出真实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体现结构化的原理和科学性,为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创制生活、提高境界提供工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反映时代诉求、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形态。基于这样的要求,大众化必须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体现其宗旨、立场、原则和基本观点的真理性。但就现实需要来说,理论诉求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现实环节来完成,必须要与社会实际、群众需要相结合。既要有本质上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要有与实际接受和与群众对象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真实感的马克思主义。这就存在一个在内容上有所选择、形式上能贴近群众、功能上能推动发展、效果上能让大家认同的问题。所以,在基本路径的选择和功能价值的实现上,还要围绕传播的有效性和认同的可能性,在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现实化、实践化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三是理论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往往是围绕应然与实然的关系而展开。立意高远、体系宏大、内容全面是任何理论都试图实现的目标。理论上应然,固然有实然的基础性成分,但求得逻辑化的支持,追求抽象意义上的一般,力求说理上的系统完整,也往往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实然有一定的距离。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社会的指导性理论,其本质、特征、使命、目标,往往在追求体系的“高、大、全”上,表现出对问题和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应然就具有当然的意义。没有应然的理性世界,生活世界就会缺乏理性的根基而使其失去美好。但反过来说,没有生活世界的底蕴,理性世界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大众化中要求的理论应然性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性特征和主旨诉求。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实践基础、必然趋势等有一个必须如此的认知;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从应然性中体现理论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显然,这些要求不通过可行性的认识分析和细化是难以达到的。实然性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向现实的问题。对大众化的实然性来讲,着力于对深化理论本身、宣传工作者和接受者三方关系的互化、互动研究,着力于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着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和实效,着力于大众化的手段、方式的创新,着力于造就素质优良的理论普及工作者队伍,着力于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机制,着力于推进大众化作用于社会整体效应的评估体系等,就成为必然。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责任编辑:张超
A849
A
1007-8444(2010)04-0421-06
2010-04-16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KS044)。
丁素(1962-),男,河南郑州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