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人员工作与家庭平衡的困惑及对策*

2010-04-11程葵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税务冲突家庭

□程葵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工作家庭冲突(work-farnily interface)是指,当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压力在某些方面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产生的一种角色交互冲突。也就是说,由于工作任务或者工作需要使得个体难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或是因为家庭负担过重而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税务干部担负着税收事业的重任,处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焦点,税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社会因素、行政本身的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容易引起税务人员工作与家庭的失衡。

一 造成税务人员工作与家庭困惑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传统社会中,男性是工作职责的主要承担者,是家庭经济生活的支柱;而女性则是家庭职责的主要承担者,其主要任务是收拾家务、照顾老人、生儿育女等。但是,随着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与工作、家庭相关的社会背景、家庭结构、工作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已经被打破,双收入家庭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问题。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收人大幅增加,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工作-家庭平衡问题,考虑把更多的资金投人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中。但我们也明显地看到,这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家庭照顾尚未作为社会服务的内容列人政府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范围。

我们在税务系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税务干部的家庭属于双职工家庭,夫妻双方都要投入工作和分担家务,在目前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二)组织因素

研究发现,在组织中,工作对时间、地点的要求,超额的工作负担,工作信息不透明,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危机等都会导致个体的精神紧张状态,而工作中的这种不良的情绪会被个体不自觉地带入家庭生活,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

税务部门是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税务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政府部门的窗口单位。近年来,税务系统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好人民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组织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税务干部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与家庭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税务人员工作-家庭冲突的组织因素主要有:

1、执法风险大。

由于我国税收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都是一些单行的法律文件,不成体系,实际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是由税务机关制定的部门规章,程序简单、变换频繁,执法风险大。随着税收执法监控系统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一些税务干部担心执法不到位甚至不正确,而受到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究,终日忧心忡忡,这极易造成很大的心理负荷,这种负荷不仅严重影响税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

2、税收任务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税收任务逐年增加,税务人员普遍面临税源紧、任务重、征收难度大的税收征管实际。就拿税收管理员来说,他们是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要管户、管事、管税、管评、管指导,工作琐碎、繁杂,时刻处在矛盾的交汇点上,承受着很重的生理、心理压力,回到家中还要操持家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工作时间长。

目前,在基层税务局“一人多岗”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基层税务局都是全职能机构,各个部门、岗位都要求人员到位。由于人员不足,岗位要求又不能不配备人员,所以只能“一人多岗”。“一人多岗”导致加班的情况比较常见,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而且在岗人员不能生病,家里不能有事,一旦生病或有事,工作链条就要中断,势必影响全局性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基层税务人员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4、发展空间小。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许多税务人员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领导职位上争得一席之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税务系统是垂直管理,基层领导职位较少,升迁的机会有限,导致一些税务人员感到前途“暗淡无光”,产生保守、消极的工作态度,有的则自暴自弃,终日沉溺于酒肉、麻将当中,而这种消极的态度对家庭生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队伍日趋老化。

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上级部门在人员编制上控制较严,新进人员较少,干部年龄偏大,队伍日趋老化,许多税务局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40岁是人生当中的黄金岁月,也是负重最大的时候,工作上是顶梁柱,家庭中是主心骨,上有老,下有小,处于工作和家庭矛盾的凸显期。

6、纳税人不理解。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一小部份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为达到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的目的,采取不配合、不遵守税收规章制度等各种态度;在新税种的征收管理、调整税收定额、提高税收起征点、扩大征税范围等工作中常会遇到纳税人因对税收政策、法规不理解而刁难;在办税服务厅,因对办税流程和政策不理解,再加上办税人数多,个别纳税人显得比较急躁,产生牢骚和抱怨,前台工作人员的压力可想而知,稍有疏忽就可能受到纳税人的投诉。工作不被人理解,有时还会受委屈,这无疑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极可能带回家,转嫁到其他家庭成员身上,造成家庭问题。

(三)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务劳动的自动化水平(如洗衣机、电饭煲等的应用)也大大增强,但日常的家务劳动还是需要家庭成员付出很多心血。此外,教育孩子、照顾老人也要牵扯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家庭当中如果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出现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一方(丈夫或妻子)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庭事务,则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四)个人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会感受到强烈的工作—家庭冲突,这与个人对工作及家庭的价值取向有关:“重工作,轻家庭”会导致工作干扰家庭,“轻工作,重家庭”会导致家庭干扰工作;“既重工作又重家庭”会导致家庭工作相互干扰。因此,个体的价值取向决定冲突的大小和方向。

二 税务人员的工作与家庭冲突的表现

(一)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冲突

这方面的冲突主要是税务人员工作对时间的要求与家庭生活对时间的要求相互影响造成。在与税务干部的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了,总是四处奔忙,与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都很少。”“工作太忙,经常加班,根本没有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处在纳税服务最前沿的前台人员,无论面前是否有业务需要处理,都必须坚持在所在的窗口,等候纳税人随时发起的办税流程,不可能利用工作间隙处理个人私事,纳税服务的延时服务和其它延伸服务措施,使得我们处理家务时间变得很少。”

(二)工作与家庭的精神冲突

一些税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压力导致紧张、焦虑、疲劳、易怒、冷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蔓延到家庭生活中,失去照顾家人的精神基础,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例如,一些税务干部由于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上班时焦虑烦躁,回到家中便无精打采。在双职工家庭中,夫妻二人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下班之后又要面对琐碎的家务事,面对儿女的照顾问题,精神疲惫,心情烦躁,有的甚至产生悲观情绪,感到人生乏味。

(三)工作与家庭的角色冲突

税务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角色和与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在单位是领导,在纳税人面前是国家行政人员,回到家中则是父亲、母亲或者儿女,如果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冲突就不可避免。此外,通常来说税务工作要求比较客观、理性处理问题,要求高效率和高执行力态度,而家庭则要求重视和照顾家人的感受,重视家庭氛围的营造,处理问题偏向于感性。

三 税务人员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策略

(一)组织策略

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与许多工作相关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作家庭冲突会对人们的工作满意感、组织承诺等带来消极影响,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态度倦怠、缺勤和离职等,因此组织采取什么策略帮助员工更好地解决工作家庭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已经围绕工作家庭平衡的组织策略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尝试,如实行部分工作日制、弹性工作时等。国内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行诸如:女性员工的生育照顾,员工幼年子女医疗和教育费用的少量补贴等家庭友好政策,这对员工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组织长期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背景下建立家庭友好方面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联系税务系统的实际,我们认为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最珍贵的社会资源。关心每一位税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对每一个税务干部合理分配工作,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性格、爱好等,尽可能放在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和能力的岗位上;关心税务人员的生活,当他们家庭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处处体现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宗旨。

(二)个体策略

长期的工作家庭冲突会导个体心理健康长期失衡、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降低生活满意度,如果能够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做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作为个体来说,如何才能保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呢?

1、合理分工家务。

夫妻双方应合理安排家务劳动,做好科学设计,使之既方便工作、学习,又能劳逸结合。

首先,建立“夫妻平等”“家务共同分担”的观念。夫妻双方都有承担家务劳动的义务,丈夫不应把所有家务事都推给妻子,认为“洗衣、做饭、带孩子是女人的专利”,而作为妻子也不应娇气,把自己能够做的事都推给丈夫。只有齐心协力,你帮我助,合理分工,科学安排,才能真正做到家庭幸福和睦。

其次,根据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好家务的合理分工。夫妻都是家务劳动的主力,但是并不等于把家务劳动绝对平均化,应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年龄、性别、体质、能力、心理和生理的情况做好合理的分工。例如,在一般情况下,男同志比女同志体力好,就可以由丈夫负责一些体力劳动,象买米、换煤气、维修家庭水电设备等。女同志感觉纤细、观察细致,就可以在喂养子女、缝补浆洗方面多尽力。

夫妻双方还可根据上下班地点、时间及离托、幼、小学、市场的远近,作出不同的分工。如工作单位离市场近、方便购物的负责买菜,工作单位离学校近的负责接送小孩。上班时间早的一方,负责安排早餐,下班时间早的一方,负责烧火煮饭。通过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家务做起来就有条理、忙而不乱。

2、合理安排工作。

经常听到人们抱怨“工作太忙,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一天忙到晚,没什么成就感……”“办事拖拉、会议冗长、不速之客闯入、电话干扰、加班加点、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似乎人人都在忙,似乎人人都喊累,其实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首先,确定工作目标,围绕着重点开展工作,把时间集中运用,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其次,划分工作的轻重缓急,拟订行动步骤,然后按计划执行。很多人在工作时有拖延时间的毛病,“等会再做”、“明天再说”。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拖延循环会彻底粉碎制定好的全盘工作计划,并且对自信心产生极大的动摇。

学会说“不”,有时拒绝是保障自己行使优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勉强接受别人的委托会扰乱自己的安排,降低工作效率。

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满,意外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日程太满就会穷于应付,可以为自己一天至少安排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让工作生活更从容。

领导者应该做领导该做的事。领导者是透过下属在做事,而不是凡事自己亲历亲为。根据20:80原则,领导者应集中精力抓产生80%绩效的20%那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高效高能,使工作卓有成效,创造出好的业绩。

3、不把工作带回家。

工作时拼命工作,休息时好好休息,要把业余时间和工作时间明确区分开来,如果工作时想着家里的事,而回到家又想着单位上的事,只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效率低下。

当你工作了一天,打开家门的时候,就应该把工作中的不快乐拒之门外,带一份好心情回家。工作中难免有苦恼,我们也可以向家人诉说,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却不能把苦恼全部转移到家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空间,如果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把烦恼传染给家人,这是不可取的。更不能冲家人发无名火,你在外面所受的委屈,并不是家人的过错,家人没有义务充当你的“出气筒”。

4、寻找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家庭压力的处理,如照顾老人和儿女等,可以寻求亲戚、朋友或其他机构的支持系统来缓冲;繁琐的家务,可以尽量使用科技产品来代劳,增加个人休闲或与家人共处的时间;在做出职业生涯变动或继续晋升的决定之前,一定要征求家人的意见,获得理解,赢得支持,使自己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

[1]Linda E D,Christopher A H.Genderdif ferencein work-family conflic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1,76,60 ~74.

[2]陆佳芳.家庭工作冲突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2).

[3]李亚妮.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中国状况分析及政策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8,(4).

猜你喜欢

税务冲突家庭
税务动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