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院校图书馆转移式发展★
2010-04-10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7〕
孙 磊* 马 慧
一、现代化进程中图书馆的变革
图书馆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服务理念、模式的革新。目前前者的变革更显著,以下分别讨论。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起信息环境变化
图书馆的同行们曾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环境作过解释,笔者借鉴杨华先生阐述的内容,即:“信息环境是指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总和;其中以信息媒介为结构框架形成的信息世界是信息环境的客观基础。”[1]以下情况充分说明信息环境在技术层面的变革。首先,网络化进程加快。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 IC)发表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 2008年 12月 31日,中国网民已达 2.98亿人,普及率到达 22.6%,超全球水平。网民较2007年增长8 800万,年增长率为41.9%。其次,电子出版物激增。目前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学术期刊由原来的3 500种增至6 500种[2]。如ISI的三大数据库现在的数据容量为:核心期刊8 600多种,学术会议论文记录 200多万条,专利信息 2 000多万条[3]。另外,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CALIS管理中心已创建了15个省级文献信息中心。截至 2005年 12月,已有 600多家高校成员馆,构成CALIS保障系统第三层。 2004年,中国高校人文科学文献中心(CA HSSL)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有系统注册用户6 274个,公益类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1 801B[4]。展望未来,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是以三种主要数字化资源为基础,由一个统一信息访问平台和一个为读者服务的网上参考咨询台为两翼,实现对读者有效服务[5]。
(二)环境和观念中的阻滞因素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国内院校图书馆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阻滞因素。首先,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对后进地区的一般院校图书馆,在网络建设中起步较晚。据刘伟女士提供的资料,对我国300所院校的统计显示,在图书馆一级主页上设有网上咨询服务相关栏目的不足 20所[6]。其次,建设机制和工作理念的因素。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往往依靠私人基金会资助,对项目立项的可行性、使用效果等,都要求经过慎重、详尽的论证。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争取立项”主要为了某机构的“形象”或执事者的“政绩”,一旦时过境迁,这些演示“业绩”的项目往往成了无人问津的摆设。另外,由于服务理念的差距,虽说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都是为了提高读者(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落实目标的措施可能大相径庭。据孙晓菲女士调查,以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题数字图书馆对比,哈佛大学的开放馆藏资源都可以在线检索,而清华大学则只有在校园网上才可以利用专题数字资源[7]。仅此一例,说明服务理念的差别导致制作标准和使用效果的差别。
(三)人员群体水准的制约
图书馆人员结构远比院校其他部门复杂。其中既有通过各种途径“安置”来的,也有因工作调整从其他部门“优化”来的。因而,致使称职人才匮乏,而泛泛的“人员”过剩。尤其是一般院校乃至“升格”而成的院校中,图书馆成员中包括中专(高中)学历者[8]。对本来学历就不高而又“半路出家”到图书馆供职者来说,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中的管理、服务确有困难,更何况一些图书馆中岗位设置和人事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简单岗位和复杂岗位未能恰当区分[9],更加剧了人员素质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效应”。
二、转移式发展——院校图书馆的理性选择
“转移式发展”是借鉴韩民青先生提出的“转移式发展战略”概念[10]。其本义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补充和校正,其所指是宏观的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确切含义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确保现代文明生活的持续发展,其侧重点在于对物质文明世界的生态平衡做调节。而图书馆的变革虽说以现代信息环境为基础,却更多地受社会因素制约。除了前文述及图书馆的内因外,诸如传统体制中残留的消极因素、市场化进程中未能理顺的关系的阻滞,乃至数字化的图书馆在经济和生态意识上的弊端[11]。这些大环境中的因素都程度不同地作用于图书馆。图书馆的依辅性和服务性又使其变革具有平缓特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普通高等学校是全民所有的事业单位,是公办的高等教育结构。这类机构变革的复杂性远远大于企业,必须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完成。上述特征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是“承袭中的变迁”。在可预见的未来,图书馆的变革仍将是以承袭传统为基础[12]。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变革仅仅在形态、方向上渐变。“承袭中变迁”意味着在原来体制框架内,稳妥地实现变革。仅择其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试作讨论。
(一)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当前最值得关注的是人员群体结构。随着高等院校的调整,使其图书馆或多或少地被“安置”了一些人员(家属、关系户)。今后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变动程度肯定大于以往。如何使图书馆人员结构规范化,是及时提到议事日程的问题之一。即使大学改革百业待举,暂时无法顾及图书馆人员的“优化”,但起码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人员群体的“弱化”、“劣化”。我们宜吁请、敦促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出台有约束力的文件,对图书馆人员编制、任职条件作必要地节制。防止和以往那样,一旦有较大的人事变更,图书馆往往会“安排”其他部门不宜聘任者,并美其名曰“内部消化”。人力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既然我们对图书馆在院校中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共识,并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形式颁布。那么,我们就应以此作为指导图书馆运作的纲领,尤其是处于变革之际,更有必要为图书馆从业者群体结构的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这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关键。借用中医学的一个说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当前宜先把这个问题处理妥当,其他问题可从长计议。
(二)促进制度建设
我们讨论的制度建设系指“非正式制度”[13],或“次级制度”,即“由行业的习惯、工作方式、内部规定等一系列带有‘约定俗成’色彩的群体行为的集合”[14]。我们借助这种方式的可调节性,化解、消除转移式发展中的阻力。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完善管理规范和文献资源建设。完善管理规范,就是落实有关图书馆运作的条例、规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南。过去有所谓“用足政策”的说法,往往被人理解为凭借政策为改革打开局面。如果我们转化思路,以“用足政策”来挖掘潜力,提高办馆效益,其结果会大不相同。平心而论,如果某一所高校图书馆执事者能“公事公办”,不打折扣地执行《规程(修订)》;那么,其图书馆必然卓尔不群地立于院校图书馆之林。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决策往往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如文献经费数额就取决于学校领导。据有关文献反映,江苏大学2001年图书馆的文献经费40.2万元,乃至2003年激增至299.2万元[15]。应当说明,这种情况近年较为普遍,决非特例。笔者援引这个事例意在说明,图书馆规划文献资源建设,重在通过建章立制,合理使用文献经费。如招标中的操作规范、图书馆采访的标准、文献验收的办法等。总之,我们应从细微处着手,考虑具体操作中的制度。另外,在现代技术引进、应用中,一定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基础制度建设。这既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的技术性、操作性问题,还包括日常业务管理中的具体规定。如机房、电子阅览室的安全措施,业务数据备份规定、交接班手续等,有时看似“烦琐”的问题,如稍有疏忽,就可能给图书馆造成影响。比如,未能按规定对业务数据备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就可能使图书馆工作停顿。
(三)确保文献资源入藏质量
首先,注意不同类型载体的文献入藏量。目前,电子版文献在馆藏文献中比例加大。凡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宜追赶“时髦”。应进行认真调研,确定适合本馆读者需求的合理比例。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障读者的权益。人所共知,读者借阅印刷型文献是无偿的,但从电子阅览室看电子文献却要付费。尤其对院校图书馆的主体读者——广大学生来说,他们多数是付费求学。在交纳学费注册入学后,在整个求学期间,既有服从管理、遵守校规的义务;又享有接受教育、利用本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设施的权利[16]。图书馆如果确保了入藏文献的质量,就履行了责职;反之,则是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读者权益。从法治观点看待工作,有助于帮助我们以严肃、郑重地对待文献选择,审慎地辨析部门业绩与读者权益,也可以避免疏忽。
其次,文献资信息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复思考、检验,力求少出偏差,避免重复失误。这方面,兄弟院校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暨南大学同行重视文献借阅史分析[17],就是可供借鉴的思路。笔者所在的高校图书馆,近年来重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采访质量基本得到了保证。据 2006年的一次调查,在 2005年借阅的中文图书中,2004年以来采购的中文图书借阅率大都较高。以上事例说明,在文献资信息源建设中的态度和做法至关重要。
(四)强化管理,提高人员业务能力
毋庸讳言,与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相比,图书馆人员是一个结构复杂、相对“弱质”的群体。我们应勇于承认这一现实,并善于逐渐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供职于专业院校图书馆,对人员因知识素养参差不齐的差距深有感触,有时在服务窗口,遇到读者咨询稍微涉及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图书馆人员可能瞠目不知所对。有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间的摩擦、误解,往往是因知识差距妨碍交流引起的。
如果说专业知识差异因“隔行如隔山”有时难以避免,那么计算机使用技能和网络检索知识则是当前图书馆从业者必备的。在可预见的未来,W eb2.0将间接服务成为图书馆工作实践。W 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在这种格局中开展服务,需要一个知识素养和计算机技能较高的群体承担。如果说,以往由于图书馆人员水准参差不齐而使馆读关系疏远;那么,在未来信息环境中工作将会沟通困难。试想,如果图书馆人员的网络知识、技能普遍地低于读者,其境况该是何等地尴尬!
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管理,督促、鼓励从业人员加强学习,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供选择的方式是,结合各馆的实际情况,重点强化学历继续教育,力求普及全员培训。但当前更为适宜的方式是强化业务学习,引导、督促全员进取。按我国高教机构的惯例,每周安排半天“学习”。如果能充分利用每周的学习时间,有计划地连续作专项培训,以每周2个小时计算,每个学期即有40个学时。在这个时间内传授一门专业知识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能坚持两三年,则一馆之内既通过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了业务骨干,又使全员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结 束 语
院校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机遇,又面临着环境、从业者结构等问题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原有体制框架内、稳妥地实现新的运作模式。我们既对未来满怀希望、抱有信心,因为我们相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会有正确部署,信息技术的优势也会使图书馆好起来。但我们又有心存忧患,对发展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深知人员差距和制度缺位的复杂性。如果在某个局部稍有闪失,难免会“差下去”。陈述以上看法,是一个层次院校普通图书馆人员的浅见,愿引起同行和有关执事者的注意。从而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使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步入坦途。
[1]杨华.适应发展中的新变化 ,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新问题 [J].河北科技图苑,2006,19(14):15~17.
[2]黄凯立.电子版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75~77.
[3]罗春荣.国外网络数据库:当前特点与发展趋势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3):44~47.
[4]沈祥兴,宗建,韩曙光,等.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 [J].图书情报知识,2007,(2):30~36.
[5]杨宗英,郑巧英.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 [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9):1~4.
[6]刘伟.迁移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 [J].现代情报,2004,24(2):93~94.
[7]孙晓菲.高校专题数字图书馆建设简论:以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专题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7,27(2):19~22.
[8]李文革,杨平欣.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分类管理初探:兼论图书馆岗位层次与员工能级的和谐管理 [J].河北科技图苑,2007,20(6):57~59.
[9]王雪光.浅谈图书馆的复杂岗位和简单岗位 [J].图书馆论坛,2007,27(2):26~28.
[10]韩民青.从可持续发展到转移式发展 [J].新华文摘,2000,(1):25~28.
[11](美)沃尔特.克劳福德.数字图书馆的危机 [J].王蛾娟,编译.图书馆杂志,2000,(2):13~14,25.
[12]张涛,武旭,卢青.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图书馆学研究走向[J].图书情报工作,1999,43(11):14~17.
[13]郭继锐,刘俊英,胡凌.政治文明与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C]//中国图书馆学会.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97~300.
[14]武旭,马慧.变革时代的图书馆制度建设 [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8,18(1):11~13.
[15]沙振江.论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五大要素:兼论江苏大学图书馆科学管理实践[J].图书馆建设,2005,(5):57~59.
[16]武旭,李娜.谈大学图书馆读者权利 [J].图书与情报,2006,(6):71~74.
[17]王瑞玲.文献借阅史对采访对策的作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