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0-04-10马鹤丹
马鹤丹
(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2.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近 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8年 12月 26日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11个月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利润增长则高达36.6%。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 65%的发明专利和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1]。尽管如此,融资贷款困难、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方式落后、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贷款问题则是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最大障碍。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需求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中小企业的日子举步维艰。本文基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互联的视角,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系统,并分析其创新的动力。
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互联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培育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人工环境[2],为其提供包括企业创新、入孵、培育直到企业毕业的全程服务。风险投资机构是依靠专业的科学评估,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而获得收益的企业。风险投资的机制与体制对孵化器的 “通风效果”有利于孵化器中创新资本存量的增大,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恰恰能够弥补中小企业和孵化器融资能力的不足。二者结合有着必然的趋势,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创业网络共享。中小企业利用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专业经济性以及二者融合实现的范围经济性有效解决了面临的资本短缺和管理匮乏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与孵化器各自得到初步发展。根据科技部的调查,2006年我国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548个,其中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 168个,占总量的30.7%。根据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2004》,2003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有 230家左右,风险资本总量达 500.5亿元,平均每家投资机构的资本金为 2.18亿元。2007年,证监会关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规划得到批准,创业板市场的即将推出无疑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将为目前大量尚不符合主板和中小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新兴高科技企业开通了融资渠道,更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而有效的退出渠道。
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互联的实践情况看,二者的互联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前后,武汉创业中心向 19家科技企业投资 1125万元,历时 4年,成功率达到 63%,总收益率达到 124.8%,其中 2家企业上柜交易。上海创业服务中心向 14家科技企业投资 2000万元,历时 4年,成功率达 85.7%,总收益率达到70%,全部被上市公司收购[3]。2005年对全国孵化器的统计结果表明,孵化器自有孵化资金总额为 35亿元,平均每个孵化器为650.7万元,约有半数孵化器引进了风险投资,另有10%的国家级孵化器参与了风险投资公司[4]。
三、基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互联的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构建
孵化器通过风险投资能够解决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资金短缺问题,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孵化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获得中小企业中的蓝筹股。20世纪 80年代在日本出现了 “企业孵化器”(简称 BI)的机构,对刚创立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和咨询服务。“投资天使”和 “风险投资者”这两类投资合伙人在日本也颇受欢迎。“投资天使”不但提供资金,还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经营信息和经营之道。
正是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构建了 “孵化器 +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该系统由中小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三个要素构成,其中,中小企业是系统的动力源,孵化器是中小企业的培育中心,风险投资机构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互联是中小企业成功的保证。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三种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时也离不开系统环境的作用,其中政府、科研机构、市场、区域创新平台四个因素尤为重要,市场是中小企业间协调的主要机制;政府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造环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手段进行调控;科研机构是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人力、信息、设备等资源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基石。
四、基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互联的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的动力机制
中小企业的创新成长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选取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作为两个关键变量:其中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是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且易于识别和比较的变量,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融合是决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变量。
(一)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
1.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作为因变量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企业利润额,二是企业获得投资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企业利润额越大,创新投入就越多;企业获得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创新投入就越多。
2.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主要变量。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作为自变量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成本。一般而言,企业创新投入越多,创新能力就越强,创新成本也越大。企业创新能力不光受到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同时,它也受到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环境的作用,如区域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创新政策等因素都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成本由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组成,外显成本是指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直接财务成本,而内含成本是指创新活动的机会成本以及由于创新活动的风险所带来的成本[5]。
3.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成长上限基模。基于上述分析,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由正负两条反馈环组成一个成长上限基模。正反馈环: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投资+→企业创新投入额+→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成果+→企业利润额+→企业创新投入额。从中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越多,企业创新的投入额就会越大,企业创新能力就会更强,相应的企业创新成果数量也会增多,企业利润也会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的投入。这条反馈环存在着时滞效应,从中小企业创新的投入到中小企业利润的增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负反馈环为:企业创新投入额+→企业创新成本-→企业创新意愿+→企业创新投入额。其含义在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加大会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它将抑制中小企业的创新意愿,减少创新投入。
(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动力机制
1.影响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主要因素。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作为因变量主要受风险资本的退出和孵化器对风险投资吸引力两个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孵化器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越大,就会更大程度的达成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越有价值,就越容易实现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
2.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影响的主要变量。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作为自变量主要影响着入孵中小企业的成熟、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一般而言,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效果越好,孵化器的孵化能力越强,入孵中小企业越能实现其良性发展。
3.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反馈因果结构模型。基于上述分析,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反馈因果结构由两条正反馈环构成:一条是风险资本的退出+→风险资本的增值风险资本的投资意愿+→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中小企业的成熟+→风险资本的退出;另一条为孵化器对风险投资吸引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孵化器孵化成功率+→孵化器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其含义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决定着风险资本能否通过有价值的渠道顺利退出,因为风险投资的价值就在于撤出渠道的选择。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使得资本获得增值,风险资本的投资意愿随之提高,进而促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保证风险企业的高速发展,实现风险资本顺利退出;孵化器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孵化器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吸引力的增强有利于实现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提高入孵中小企业孵化的成功率,并进而提高孵化器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
(三)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系统动力机制
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动力机制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的动力模型包含两个正反馈环,具体含义为:
1.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结合在一起。这条正反馈环为: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投资+→企业创新投入额+→企业创新能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具体含义在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将有助于风险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随之增加中小企业创新投入额,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进而增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
2.将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和外界环境结合在一起。这条正反馈环为:区域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区域创新能力。它揭示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增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3.揭示出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是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的关键变量。从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的动力模型中,可以看出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有效融合在促进了企业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创新。因此,要达到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必须做到:首先,加速现有孵化器的升级,探索建设二次孵化器 (MEA),形成定位合理、专业特色突出、规模效益明显的优质孵化器。其次,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资本有效退出的机制。完善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孵化器,关注创新企业,实现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再次,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政府应该加速出台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同时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或设立专项风险基金来引导一定数量的风险投资向孵化器倾斜,向风险投资机构发出一个有效合作的信号,吸引风险投资的进入。
4.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的 “成长上限”问题。企业创新意愿受到企业创新成本的抑制,使得企业创新活动无法按照良性的轨道来运行。为了克服中小企业的 “成长上限”,我们需要在区域的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和市场竞争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1)创新政策。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依赖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有可能就会产生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政府作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桥梁,其政策导向对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意愿尤为重要。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政策制定、实施保障、提供辅助、组织与实施等四个方面。其中政策制定是指制订、评价创新政策及相关的国家科技活动计划;实施保障是指为激励和刺激创新发展设立一系列手段和机构;提供辅助是指利用权力直接参与或辅助创新;组织与实施是指对一些重大创新项目采取由政府组织的方式予以实施[6]。
(2)创新服务。中介机构应该为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并降低企业搜寻信息的交易成本,这样优质的区域创新服务将有助于企业创新意愿的高涨。
(3)市场竞争机制。迈克尔◦波特指出:“能克服迟钝反应与升级障碍的企业,通常是那些有强大竞争压力、客户需求或受技术威胁的企业”[7]。因此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健全市场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垄断,真正促成有效的创新机制的形成。
[1]刘霞.我国超过 65%的发明专利来自中小企业 [N].科技日报,2008-04-16.
[2]Lalkaka R.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Business Incubator Systems in Emerging Econom ies[M].Number 3.New York:Busines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1997:72-97.
[3]张景安,张超英.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中国科技产业月刊,1999,(10):53.
[4]马文思.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的融合模式 [J].商业文化,2007,(9):258.
[5]克雷格◦彼得森,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1-220.
[6]郭树东,关忠良,等.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 [J].中国软科学,2004,(6):105.
[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