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企业转型 强化核心竞争力
2010-04-10雷保中
■雷保中
加快企业转型 强化核心竞争力
■雷保中
企业转型的意义
1.企业转型是企业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 “现在是彻底改变企业思维的时候了,要么转型,要么破产”。企业转型表现竞争优势函数关系变化,寻求企业转型的最优路径,是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过程。企业异质性要素的结构不合理性促使企业沿着要素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要素结构的优化,是企业转型的内生动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异质要素结构必须做出调整,是企业转型的外生动因。促使企业转型的因素有:发现扩张和盈利的新路径,转向创新性的、差异化的产品,或是专注于某些快速成长的市场;对本土市场上的行业格局剧变。伴随着市场的供求逆转,大量外资巨头进入市场或新业务模式的出现,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加入激烈的成本竞争,同时也必须根据对客户需求的清晰划分来实现产品差异化;并购重组后的公司运营实现顺利磨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对组织机构实行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再造。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发展竞争战略深入员工、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内容。在面临困难或是遭遇发展瓶颈、希望摆脱现状时,企业转型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程。
2.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企业面临着扩大内需机遇、国际化机遇、市场化机遇、信息化机遇、自主创新的机遇、绿色经济机遇和政策扶持的机遇。这次危机是企业的信息化非常好的机遇。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开拓难度提高、低成本竞争战略失效、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所有外部市场条件、竞争环境和科技条件的变化,都要求企业以变求变,全面推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是突破危机难关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转型升级可以促进企业品质的提升,提升品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从而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实现大的战略转移,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建设产业集群等途径,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推进传统特色产业从低端盈利模式向高端盈利模式转变,进一步巩固企业竞争优势。
1.经营管理观念转型是前提和基础。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网络为平台、客户为中心,坚持诚信经营和精确管理,打造信息生态价值链,准确理解企业转型内涵,树立竞合观念、诚信观念、共赢观念、创新观念、整合营销观念、求真务实观念,形成定量思维、流程思维和职业思维,为推进企业转型奠定坚实的心理观念基础。
2.企业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重点是提高经营分析、营销策划和经营能力,拓宽经营分析的维度和深度,加强对宏观环境、竞争态势、比较优势的分析,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业务、重点客户群关键驱动因素的分析。克服市场经营的单一性,提高营销创新、合作共赢的能力。积极延伸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3.加强管理是转型关键。以管理促发展,管理要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确管理的转变,要更加关注过程、关注细节,提高决策和指导工作的准确性,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客观实际,注重定性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定量控制,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精确管理不仅指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也不仅仅指业务的定位、客户群的细分和营销费用的管控,而是要把精确管理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无形管理变成可量化、可计量的有形管控。
4.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发挥信息化的最大效用。坚持数据来源唯一、资源综合共享、应用促进建设、信息化提升管理的原则,通过企业各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互联,突出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数据完整性、唯一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等问题,满足企业实施精确管理的需要。提高IT对各项工作的支撑管控能力;加强IT安全防治体系建设,降低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切实做好企业转型的各项实施管理
企业转型的管理包括开发价值的管理和风险管理。开发价值的管理包括对经验教训的整理,要考虑企业转型过程的经验与教训。还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对转型模式的可操作性与条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类型评估,风险防范机制、监控机制和转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抵御市场的冲击,更难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有条件的大企业要注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走差异化创新道路。以开放的思维构建各类创新平台,利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开展产业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智能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2.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资产保护能力和知识网络建设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员工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知识的创造者、运用者和传播者。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型企业,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人力资源的潜力未充分转化为现实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不能停留在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关键是突出培育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家是企业创业和发展的领导者,需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战略决策能力,探索适应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有效模式。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宽容失败,鼓励创新。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农民工要加强就业前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3.不断深化品牌创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创新能力是竞争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成功和生存。在新的外部环境下,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增长,必须依靠产品创新去培育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是新的环境下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与现阶段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关键是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其管理和激励机制、创新技术及设备等,通过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4.加强研发技术管理,实现透明化管理。企业产品开发面向市场、面向顾客需求,把需求与企业技术与技能结合,把机遇转化为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采取先进的研发设计思想和管理思想,集成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开发设计,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研发技术管理、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使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产值的产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抵消成本提升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精细化管理体现在研发技术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优化,细化各项业务的管理,极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当市场萎缩后采取内部挖潜,避免浪费,增加利润,提高效益。
5.企业转型的价值要突出核心竞争力。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立足于企业环境,把企业价值释放出来,完善产业链,企业设计和研发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得先机就有发言权。注重市场终端和品牌营销,争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效应。加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结构调整,有效实施管理创新,注重控制经营风险,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项目策划、加强市场营销策划、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发挥服务的增值与促销作用,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整合,以主导产品核心技术为支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研究制订深化内部资源整合方案,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构建核心技术创新体系为保障,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研发,提升工艺研发能力,抓好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质量体系建设,提升采购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增强管理创新能力,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构建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努力拓展增值服务和专业服务。以管理风险点和效益流失点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有力促进企业品质提升。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6.企业转型由价格优势转向差异化战略,实现多元化向归核化的战略转变,做强主业。实现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做大向做强的转变。跨越式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粗放型战略向集约型转变。企业战略转型的路径,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变新,通过创造环保价值变绿,延伸产业链变长,聚焦精品和精益求精,优化管理做强做久,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企业科技创新的提升力,科技创新是改造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转变员工科技意识,树立员工科技观念,提高员工科技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一种新理念的支撑,用创新理念来拉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一种企业竞争提升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搭建员工素质的科技平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7.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升级之路。企业转型升级并不要求抛弃原有传统产业,而要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企业升级要以高新技术为发动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档次和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并通过进行工艺流程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应注意从传统产业中剥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比如,新加坡通过对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成功地完成了企业转型升级。
8.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转变。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重大挑战,强调经济发展要纳入生态系统,走绿色发展道路,要企业承担更大责任,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关键是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时,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环节入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要积极开发和运用绿色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产品生产链,将节能减排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转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绿色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探索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之路,加强节能减排,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建设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标志的节约型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企业转型发展,节能降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加快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企业和谐发展的良性经济环境,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注重深化品牌战略,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把握机遇,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研创新团队,通过推进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工程和加强培训、提升企业素质工程,切实形成企业转型优化。
责任编辑:王颖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