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道家元典中的人文精神初探(二)

2010-04-10谢建罗

关键词:道家庄子万物

谢建罗

(宜春学院中文系,江西宜春 336000)

先秦道家元典中的人文精神初探(二)

谢建罗

(宜春学院中文系,江西宜春 336000)

先秦道家的艺术人文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审美观;具体的艺术样式;艺术境界寓于艺术人生。先秦道家的文化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主张身教或合规律的教育;无视经验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先秦道家的社会政治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责任与形象相结合的处世态度;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先秦道家的宇宙自然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人类是宇宙自然的要素,各要素各有价值;人类应该向宇宙自然学习,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就会遭遇灾难。

人文精神;先秦道家;元典

在《先秦道家元典的人文精神初探(一)》中已经对生命观、人性观、人际观和名利观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主要针对艺术人文观、文化教育观、社会政治观和宇宙自然观四个方面进行一定的论述。

一、先秦道家元典中的艺术人文观

先秦道家在艺术人文观上追求一种自然之美。对个体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超越名利;洒脱地面对失败、挫折与打击以至死亡;欣赏高雅艺术;心情舒畅地过好每一秒钟等。其中,蕴含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这个相处的过程就是个体逐渐顺其自然地融入社会环境与宇宙自然,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从而实现艺术人生的理想。

(一)三大审美观

第一,《老子》认为美与丑以及善与恶两者之间是辩证关系,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6第二,《老子》认为美与真是相克相生的,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1]307第三,《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2]339

(二)具体的艺术样式

第一,《老子》认为高雅的音乐是声音单纯的,完美的物象是看不到整个形体的,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165第二,《庄子》的音乐观是变化律与模仿律的结合,因为它认为只有当事物有的(方面)成形而有的(方面)不成形才能够弹琴创作音乐,如“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2]23第三,《庄子》认为绝顶高超的音乐或文采艺术反而会损害人的智慧或感觉,如“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2]134-135再如“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颗;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2]186

(三)艺术境界寓于艺术人生

通过与世间他人或他事物的交往或比较来感觉自己的快乐人生,而不是直接通过音乐、舞蹈、语言等艺术形式来获得快乐或完善人性,也就是《庄子》提出的“逍遥游”。因此,庄子的艺术人文思想,是要成就艺术人生。其途径和标志是“逍遥游”,即摆脱世间俗念和利害的束缚与计较,在与天地万物的往来中获得精神自由,在对美的感悟中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这个“游”其实也就是“化”,“游”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艺术化育的过程。最终使人生得到“至乐”、“天乐”,即:使人的精神得到超脱的自由。所以,他认为与人和谐相处叫做“人乐”,与自然和谐相处叫做“天乐”,即“与人和者,谓人乐。与天和者,谓天乐。”[2]190他进一步指出把虚无清静的理念传递给天地万物就能做到“天乐”,即“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2]190

二、先秦道家元典中的文化教育观

总体来看,先秦道家是反对文化式教育的,因为他们主张顺应人的本性来为人处世。但是先秦道家元典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也可以看成是“学生中心”教育方式的遥远而潜在的伏笔。他提倡的符合规律的教育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就是说难以把握,不够具体。因此,有人误解为先秦道家的教育方式是放任自流。

(一)主张身教或合规律的教育

《老子》认为有智慧和修养的人不会违背人的本性做事,尽量使用身教的方式,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之言不教。”[1]7同时从反面指出只有避免侵蚀人的本性的学问的影响才能高枕无忧,即“绝学无忧”[2]76。他还进一步把“为学”与“为道”进行比较,认为“为学”会使人的奸诈虚伪一天天地增加,而“为道”则相反,并且指出只有“为道”才会天下太平,即“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1]186当然,这里的“为道”即“无为”,就是不要违背宇宙万物的本来规律的教育,实行遵循宇宙万物的本来规律的教育。

(二)无视经验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

《庄子》“桓公读书于堂上”[2]205的故事直接地表达了这个思想。他还认为在德性完善的时代,世间万物都能够自然地遵照本来的规律存在,没有必要区分品德高尚或低下,是所谓的“圣人”用仁义破坏了人类的本性,即“夫至德之世,同之群兽居,族与万物,恶夫知君子小人哉?……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2]126由此可见,先秦道家认为文化教育观与人性观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

三、先秦道家元典中的社会政治观

先秦道家元典中的社会政治观是典型的“无为而治”,即没有违背“道”的治理,这里的“道”就是规律,主要指生命规律、人性规律以及社会运行规律。其中,保持人民淳朴的天性、为官者的欲望适可而止以及责任与形象相结合的处世态度这三个观念今天看来仍然很实用。其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曾经被误解,但是今天的西欧发达国家的现实状态恰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一)治理国家的三大原则

一是顺应民心,尽量不干预百姓的生活。这种论述在不同的章节中多次出现: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1]235再如“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1]203还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6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221

二是保持人民淳朴的天性,避免被薰染得奸诈黠滑。基本方法是在弱化老百姓过分的欲望的同时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即“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1]11同时,《老子》从反面论述只有民心淳朴才能国泰民安,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75-76并且举出反面现象作为事实论据,即“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1]221最后,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述说明,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于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1]254-255

三是为官者的欲望适可而止,不能贪得无厌,即“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1]131

(二)处理社会问题的三个准则

一是主张利用本性消解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利用自然无为的原则来淡化统治者的约束,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1]245从而实现社会平等的价值追求,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1]294二是修养高深的标志性特点是为百姓着想,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188三是社会不能只关注个别优秀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广大的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1]5-6再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1]10

(三)责任与形象相结合的处世态度

当社会状态良好时则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相反则采取回避态度,即“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2]479老子见周王室无力回天而主动去官的人生经历是这种社会政治观念的明证,庄子拒绝做官是他在乱世的社会政治观的贯彻执行,有如下三个故事为证:一是“尧让天下于其师许由”[2]9;二是“舜以天下让善卷”[2]460;三是《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的“威王重金聘相”。

另外,老子严厉批评了统治者在社会经济低迷时过豪华生活,如“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誇。非道也哉!”[1]203-204

(四)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

基于以上的治国原则、治世准则以及处世态度,《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社会——一个满足于当前的物质生活、安居乐业、村落式的、人民不愿意迁移的人际群体,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304同时,它还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描述了他的理想社会:人们不用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军事防备,个体之间的交往单纯得像“结绳记事”的年代一样,即“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1]303《庄子》理想国中的个体生活如下:“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2]460

四、先秦道家元典中的宇宙自然观

先秦道家的宇宙自然观由于立足高远而富有整体性与客观性,就是承认人类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今天看来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同时,因为他把“道”看成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根源,于是在人类的来源与产生方面认为与宇宙万物一致,也符合今天的物种起源学说与生命科学。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先秦道家发现人类违背宇宙自然就会遭遇灾难与食物链问题,是当今与未来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生命与生存课题。

(一)人类是宇宙自然的要素,各要素各有价值

《老子》认为宇宙自然内有“道”、“天”、“地”与“人”四大要素,即“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102并进一步指出各要素的产生方式是:由德性涵养,并随物赋形,最后根据气势而成形,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196同时,他还认为宇宙万物各有其价值,即“圣人长善救物,故无弃物。”[1]109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是阴阳两种气体交会而产生的,即“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2]322他把人类与天地之关系比喻成小石小木之与大山之关系,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他还指出人类的存在与宇宙自然一样都没有开始与结束,“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2]305他认为理想的宇宙自然状态如下:“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2]356“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2]126

(二)人类应该向宇宙自然学习,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老子》认为人类直接地效法大地的生存方式,大地直接地效法上天的生存方式,上天直接地效法“道”的生存方式,“道”直接地效法“大自然”的生存方式。因此,实质上是人类效法“大自然”的生存方式,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02-103《庄子》进一步指出不但要学习大自然的自然运行,而且要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来学习,就是“无为”,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夫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2]339他认为天人合一的方式是人类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宇宙自然,即“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2]172关于天人合一的状态表述最经典的是《庄子》中的两句话:一句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29另一句是“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2]190

(三)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就会遭遇灾难

《老子》说如果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就会有凶险,即“不知常,妄作凶。”[1]63《庄子》则说的更加详细:“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2]138“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意,治人之过也!”[2]155他还歪打正着地提出了食物链问题,如“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2]33虽然是从味道的角度说世间万物都以自己本来的食物为最好的味道,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进步到今天,人类在追寻奇特味道、违背了天然食物链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因为违背了食物链规律。

结语

(一)道家人文精神的总特征

道家人文精神的源头是先秦道家思想的核心“道”,总特点是客观性、超越性与融合性。所谓客观性是先秦道家思想认为在处理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事务时学习大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所谓超越性是先秦道家思想认为在处理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事务时尽量采用回归到事务最原始的状态来对待,超越或者是脱离了现实社会,但更明显地是超越,因为先秦道家提出的方法往往比一般的现实方法更高超;所谓融合性是说先秦道家思想中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汇的迹象或趋势,先秦道家把宇宙运行规律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控制的思想观念,为科学的萌动提供了启示和范式,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3]292

(二)先秦道家观点的现代印证举隅

一是宇宙起源。先秦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6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6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101“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2]87也就是说宇宙的起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的源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它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迄今为止,最被人接受的宇宙起源论是1948年伽莫夫等人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大约150亿年前,宇宙是由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体积极小的物质迅速膨胀形成的,这是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的不断膨胀的过程,尤如一次规模极其巨大的超级大爆炸,爆炸之前整个宇宙除了那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体积极小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现在看来,二者是不谋而合。

二是物质结构。先秦道家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1]86“道”作为物质的本源,不但是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是模模糊糊、混沌一片,很难把握的。现代科学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而电子和夸克都是没有体积的,不可再分的;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是电子和夸克,如果无限分割下去就什么也没有,只是频率极高的能量震动,叫做极频波。这与“道”的状态相同。

三是有无转化。先秦道家认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2现代科学认为: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在其产生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变化或死亡,因此它既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故。宇宙万物存在的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它们在不断变化,在产生和消亡。这种“有”和“无”同集一身的现象,正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

由于有与无的不间断转化,因此世界上除了永恒变化着、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的东西。同时,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宇宙的进化表现为一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达到新阶段。

[1]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责任编辑:王飞霞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Taoist Canons in Pre-Qin Dyansty

XIE Jian-luo
(Department of Chinese,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China)

The artistic humanism of Pre-Qin Taoism is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the aesthetic views,the concrete artistic style and the artistic state embodied in artistic life.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views are as the following two:advocating instruction by deeds or education accordswith law;stressing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neglecting empirical education.There are four aspects in the socio-political view of Pre-Qin Taoism: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running state;the basic norm of handling social issues;association with people of combining one's duty and public image;and the ideal socio-political patterns.There are threemanifestations of the universe and natural views of Pre-Qin Taoism:human beings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universe/nature,with each having their own values;human beings should learn from universe/na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unity betweenman and nature;destroying nature,huamn will be punished by natural disasters in return.

humanistic spirit;Pre-Qin Taoism;canons

B223

A

1004-941(2010)02-0085-04

2010-01-03

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课题“先秦道家的艺术人文观、文化教育观、社会政治观与宇宙自然观研究”成果。

谢建罗(1974-),男,湖南益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高等人文教育。

猜你喜欢

道家庄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漫画道家思想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