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2010-04-10阎树群
阎树群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阎树群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1]“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的确是抓住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问题。但是,要把这一战略思想落到实处,还必须在认识层面和实践过程中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正视思想文化多元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关系等。归根到底,就是要创造性地探索和科学回答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又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肯定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只有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科学回答这一基本问题,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才会富有成效,也才能够肩负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使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正视思想文化多元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与思想文化多元的关系问题,是关系意识形态导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成为无的放矢的空洞口号;相反,如果否认指导思想的一元,多种思想文化并存的状态就没有了主旋律的引领,就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指导思想一元和多种思想文化并存关系问题上,任何片面性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现阶段我国思想文化的多样性是由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从社会经济成分来看,我国已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从组织形式来看,出现了各种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商会以及大量的学会、联合会、研究会等新社会组织,几乎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方式来看,传统的“铁饭碗”、“统包统配”的做法已经被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己创业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新方式所代替;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来看,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的保护。
上述“多样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形成多样性的思想文化。从文化形态上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西方文化;从文化的性质看,既有先进文化、健康文化,还有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从文化的层次看,既有高雅文化,也有通俗文化,既有精英文化,也有大众文化,等等。我们党在文化领域的方针政策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所谓弘扬主旋律,就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所谓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多样化精神生活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的合理性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的多样化,支持健康有益的多样化,努力改造落后的多样化,坚决抵制腐朽的多样化。总之,要正确处理思想文化领域“一”和“多”的关系,既不能搞清一色的文化专制,又不能对各种有害文化放任自流。
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也同人的文化需要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不仅人与人的需要不同,而且每一个人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需求当然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任务,也正是为建设一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的多样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和谐文化。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同的音符构成美妙的音乐,不同的色彩绘成美丽的图画,不同的味道做成美味佳肴。而要构建和谐文化,就要做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有了主旋律,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有了主旋律,才能保证文化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了主旋律,即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杂音和噪音,我们也可以掌握主动权,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不仅不相矛盾,而且根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与社会思想文化多样的关系,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既防止思想僵化,又防止西化和分化,从而真正形成各种思想文化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坚持当然谈不上发展,但是不发展又很难坚持得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有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诞生1 60多年,世界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说的一些话今天看来也不全对,现在我们仍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有些不合时宜?这种看法显然存在着许多误解,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澄清。在我看来,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我们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需要深入探讨并竭力搞清楚的问题。
第一,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继续发展的思想体系,既包括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主义,还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显然是指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百多年前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首先在于实践性,它来自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获得发展。而实践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当中,马克思主义要有效地指导实践,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的生命力就终结了,就会在日益发展的实践面前失效。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关注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在应对时代潮流中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实践,善于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就在于坚持这种可贵的理论品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基本经验时提出十个“结合”,第一条便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实践成功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双重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又包括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前者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指导中国实践,就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后者说的是在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概括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之,都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结合”做得越好,马克思主义就越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提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就抓住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的根本。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人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重点是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是同一个思想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始终包括着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贡献。如果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剔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反之,如果不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很难在实践中切实起到有效的作用。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还提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又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要对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整合,之所以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认为主要就是为了凸显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在对这三大理论成果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有利于对新时期理论创新成果的整体性把握,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整体性指导,有利于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整体性推进。
第三,坚持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申明,他们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掌握和运用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最科学、最严密、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尽管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不少改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也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但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它的基本原理依然是正确的,特别是它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深刻揭示,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清晰阐明,都是颠扑不破的,依然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坚持。当然,如邓小平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通过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在思想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区分开来,搞清楚哪些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根据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对,也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错误就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第四,坚持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思想灵魂和根本方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按照这种理解,对任何事物和任何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同教条主义不相容的开放体系,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经典作家同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为例。恩格斯在他晚年的岁月中,为了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不仅同肆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而且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了不懈斗争。他认为,那些貌似虔诚、绝对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由于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用它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因而使之变成为魔术师的咒语和天主教的祷词,他们不配马克思主义者的美名。他曾批评那些侨居美国的德国“马克思主义者”,不了解美国的国情,不研究美国的资产阶级,不深入美国的工人运动,“一点不懂得把他们的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他们大部分连自己也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5]他甚至讥讽说:“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所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6]恩格斯对教条主义的深恶痛绝,溢于言表。恩格斯还告诫人们: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7]这就深刻揭示了教条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为我们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必须反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条主义即“马教条”和“洋教条”。2004年8月,李长春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我们:“既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又反对迷信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8]。“马教条”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洋教条”即迷信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削弱和危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尽管它们表面上各执一端,表现形式相异,理论主张有别,但由于它们都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脱节,主观和客观分离,因而两者相互转化,殊途同归。“马教条”貌似革命,但把经典作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奉为金科玉律,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严重危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洋教条”却走向另一极端,把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主张和价值观念奉为圭臬,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断定只有西方的思想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的社会变革,解决中国当下的问题,从而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西方的经济学说、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不少“洋教条”最初也坚守“马教条”,当发现实际与“教条”对不上号时,便斥责“马教条”无效,转而去照搬那些被他们视为灵丹妙药的“洋教条”。这种倾向在当前必须加以警惕。
总之,在上述关于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中,都贯穿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体现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我们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始终坚持,但是必须同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在这种不断结合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注意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方法、管理经验。这里涉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是狭隘的宗派,从来不排斥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而是要从其他学派吸收各种有用的思想资料、可行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有价值的意见,考虑他们提出的批评和不同看法。也就是说,应该把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都继承下来。这是我们在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中应该采取的态度。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会妨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产生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异端学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怪物。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思想体系,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十分善于汲取人类社会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来看,如果不批判地汲取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华,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却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马克思没有抵制和排斥它们,而是充分肯定它们所包含的合理内容,吸取它们当中的一切科学成果,同时加以改造,把它推向前进,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完备的严整的思想体系。摩尔根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古代社会》对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所产生的影响,更是众所周知的。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又有了不少新发现和新进展。这些年来即使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包含的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者也十分关注,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取其精华,使之成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对西方文化采取简单地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和不明智的,把马克思主义封闭起来、与世界文明隔离开来,其结果只能阻碍马克思主义前进的步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9]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它既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西方发展理论合乎逻辑的继续。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 1.
[2][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 2,1 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4.1 7 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1 1 2.
[5][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6 7 7,6 9 5,6 8 8.
[8]李长春.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8-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