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当代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研究深刻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2010-04-10刘建武
刘建武
(湖南科技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当代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研究深刻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刘建武
(湖南科技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对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只存在如何选择的问题。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才能更好地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是立党兴国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果从《共产党宣言》算起,已经过去一个半多世纪了。为此,有人感到不解,认为已经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其实,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并不在于它是由谁创立的,也不在于它产生时间的长短,而关键在于它是否是科学的理论。我们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自由和解放指出了方向。如果用一句话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概括的话,可以说它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科学,这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个包括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及社会发展规律三个基本层次的完整思想体系。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提出的有些具体论断可能过时,许多认识和判断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修正、发展和完善,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不会过时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胸怀博大的思想体系,吸收和改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从马克思恩格斯曾把人类的知识归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大类的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联系,又同社会科学的发展相联系,还同思维科学的发展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人类全部知识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吸收了历史上一切文明的精华,广泛从其他科学中吸收营养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一般学派的特性。它的博大的包容性,使其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空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增加新内容、新原则,使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人民郑重选择的结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不断的胜利,之所以能够把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团结和组织起来,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深重的岁月。为了救国救民,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艰辛历程,他们先是把眼光聚焦在学习制造坚船利炮的技术方面,继而开始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再后来又学习用法国大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这种种努力都未能从根本上使中国摆脱贫弱屈辱的命运。这实际上也就结束了先进的中国人一心想通过学西方以救中国的幻想,开始走上了寻找新出路的历程。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3]
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改造实践的理论武器,这只是一个正确的思想起点。虽然这个起点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共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获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另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还在干这件事。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历史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出现重大的挫折和失误,都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轨道,同时也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才能最终克服缺点和困难,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历史还清楚地告诉我们,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大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主心骨,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可以说,没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用马克思主义把思想统领起来的全国各族人民,就不会有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不断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唯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长时期以来,一些人对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只是一个学派”,“以俄为师”是一条“历史的歧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搞“思想垄断”,不符合“民主”的要求,等等。其实,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4]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为了维护在经济、政治上的统治,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要把本阶级的思想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要努力维护和巩固其在意识形态中的统治地位。例如在今天的西方国家就不会允许马克思主义在其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它们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对其人民灌输资本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既然每个国家都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实质,无非是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取代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并没有因被写入宪法和法律而变得一劳永逸,也没有因为“历史曾经证明”和社会的发展的“普遍规律”而高枕无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明白,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存在着谁来占领的问题。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去占领;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会使社会主义失去主心骨,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思想政治基础,就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并进而引起社会的动乱,从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很复杂,有时甚至还很尖锐。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会对别的国家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
二、社会思想观念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是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必然反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并显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了多样、多元和多变的特点,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使传统意识形态格局开始出现了由高度统一向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日趋多样化的社会精神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已形成一个日趋多样化的格局,呈现出了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可以说,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的基本状况突出地表现为“一元为主、多元并存”的格局。
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既有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开放意识、自律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创新意识等积极进步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是主流。同时也有个人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自由主义、山头主义、小团体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主义、庸俗主义、复古主义以及远离政治、告别崇高、低级媚俗、为所欲为等消极有害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这些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上,呈现着正确与错误彼此交织、积极与消极相互激荡、进步与落后同时存在的局面。既有进步向上的思想观念,又有反动落后的思想观念;既有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又有偏颇谬误的思想观念;既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又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既有高尚文明的思想观念,又有低级庸俗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一系列形形色色思潮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消极有害的影响。
从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上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民主参与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去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多样。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交往,人们生活态度、生活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的相互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个性自由也更加凸现。精神文化生活所呈现出的多姿多彩态势,也推动着思想文化建设的日益繁荣。
从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表现方式上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当代人们思想观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状况的复杂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并不是仅仅具有一种文化形态,而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并存。既有马克思主义文化,也有传统文化,还有西方文化;既有与文化主体相联系的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也有与文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网络文化、媒体文化,还有与文化内容相联系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宗教文化;既有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的多姿多彩,又有社区文化、城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的丰富绚丽,还有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等等。这种多样化的态势,从性质和来源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和反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并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并存,等等。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从思想内容上说,呈现出了多样的形态;从地位性质上说,呈现出了多元的格局;从发展过程上说,呈现出了多变的特征。
第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是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是一种常态。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必然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反映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来,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的相应变化,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是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社会经济成分来看,我国已彻底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等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从组织形式来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各类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比如多种行业协会、联合会、研究会等,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方式来看,传统意义上那种由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构成的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组织网络不复存在,“铁饭碗”、“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成为历史,逐步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由择业和自己创业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新方式。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来看,过去那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已经改变,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正在形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了国家的保护。随着财富收入的不同,社会上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和道德等,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必然要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局面。
社会流动的加速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多样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与深入。与经济全球化共同存在的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达对多样化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在信息革命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人们通过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及周到多样的电子服务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社会生活众多领域、众多信息的交流与接触,极大地促进了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价值的沟通和碰撞,从而也极大地加速了多样化的发展。
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也是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反映。我们知道,作为社会的人的文化需求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千差万别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境界、思想觉悟、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所以只能在复杂性中看人的相同性,在多样性中看人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思想意识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存在,在这种多样性并存中发展。这正是思想和文化发展规律的体现。
由此可见,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决定的。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既然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不可避免,而且还会越来越走向多样化。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和看待多样化,就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从单调贫乏转向丰富多样,是一个进步,是解放思想与繁荣文化的必然结果。有人担忧,随着多样化对一元化的冲击,会使正确导向难以贯彻,会给西方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提供有利的条件,等等。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它始终是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围攻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怕同任何人任何意识形态进行交流、对话和辩论。从理论的彻底性和信念的坚定性的角度来看,这里涉及两个根本性的前提:一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到底是谁的意识形态;二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不是科学的和经得起检验的。如果对这两条都是明确和坚定的,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坚信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越是面向群众就越会被理解和接受,越是面对多元化就越能显示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简单地拒绝多样化。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文化的多样化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那样做是对马克思主义缺乏自信的表现。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确实为某些消极腐败甚至落后反动的东西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条件和环境。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双重影响,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消极落后观念的干扰,也由于我们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难免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多样化,使一些错误的或者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开始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滋长蔓延,各种“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又比如,在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有所发展。不赞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鼓吹思想多元化者有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者有之;任意篡改、随意歪曲马克思主义观点,将马克思主义搞得面目全非者有之,等等。这些虽然不是主流,更不是我们提倡的多样化的应有之物,但对其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唱响主旋律,如何引导多样化,如何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
三、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坚持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没有主旋律,多样化就失去了主导;没有多样化,主旋律就会成为简单的公式和生硬的概念。强调主旋律,但并不要排斥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旋律与多样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多样化本身就是主旋律的要求和特点。弘扬主旋律,就是坚持“二为”方向,提倡多样化,就是贯彻“双百”方针。可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多元推动一元发展,这就是一元与多元的辩证法。在我国现阶段,承认“多元并存”与坚持“一元主导”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元引领多元的发展。既然“多元并存”需要“一元主导”,文化交响曲需要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庞杂的文化生态群落需要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那么,面对社会思想的多样、多元和多变,我们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呢?
首先,要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说到底就是影响人、培养人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做好释疑解惑、排困疏导的工作。比如,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说用马克思主义替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更不是用它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辨明研究方向,启迪研究思路,推动研究发展。又比如,有人担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会影响“双百”方针的贯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多元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与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前者是不相容和相互排斥的,而后者则是相互补充和相互统一的。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会变成自由主义的大混乱,必然害党害国害民。再比如,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其实,这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表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而且会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其他思想文化成果进行扬弃,更好地推动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发展。只要我们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能使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地向前发展。
其次,要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轨道上来,引导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引导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上来。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就必须处理好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在促进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的不断繁荣。在大是大非面前,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坚持原则,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那些散布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东西,散布腐朽思想、颓废情绪以及传播封建迷信、渲染色情暴力的东西,不能任其泛滥。同时,应当看到,我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依法办事,讲究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再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用高尚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如何处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问题,是关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和一般商品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产品的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的关系。要坚持用高尚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人塑造人,就要努力做到既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又不能消极地完全由市场来支配;既要努力满足民众的文化需要,又不能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见利忘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精神产品都要进入文化市场,完全不讲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自觉地服从社会效益。
最后,要加强文化精品的建设,坚持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多出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才能更好地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健康发展。能不能用先进文化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有没有一大批真正经得起检验的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没有优秀的作品,就没有正确的导向。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不同时期都有过自己的代表作,比如《大众哲学》、《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就曾鼓舞和教育了几代人。我们所说的优秀作品,就应当是这样的作品。我们的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工作者肩负着用自己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的使命,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作品。要善于把自己的创作同塑造人的使命结合起来,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以优秀的作品引领精神文化生活的潮流。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2][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147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