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荫县中低产田现状、治理对策及经济效益分析

2010-04-09薛启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低产田全县土壤

薛启东

(嘉荫县农业开发办公室,黑龙江嘉荫 153200)

嘉荫县是伊春地区主要的农业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8.33万hm2,其中:中低产田4.7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6.8%。这些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大型农机普及率低,长期以大豆为主要作物进行重茬种植,造成土壤板结、产量下降,农业科技措施落实受到局限,农民增收缓慢,成为制约县域第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全县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具体分析中低产田的低产原因和主要障碍因素,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目标,研究和探讨用财政及其它资金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以期能为今后全县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1 嘉荫县中低产田改造情况

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大部分耕地处于坡地与黑龙江冲击平原之间,对抵御暴雨灾害要求较高。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连续2 a在春末夏初季节出现了强降雨,全县40%农田面积因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减产和绝产。所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嘉荫县自1998年开始,历时10余年的时间,通过国家、省、市县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引导项目区群众自筹,完成改造中低产田9 333 hm2,累计投入资金6 610万元。通过对开发区进行水利、农业、林业以及科技等措施综合建设,显著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陆续建成了优质大豆种植基地5 300 hm2,北药种植基地1 300 hm2,水稻种植灌区1 300 hm2,麦豆轮作区1 300 hm2,蔬菜生产小区330 hm2,其它330 hm2。每年增产粮食420万kg以上,年增加农业收入1 100万元。建成的项目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为今后全县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奠定了基础。

2 嘉荫县现有中低产田现状分析

2.1 中低产田划分标准

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按全县近3 a大豆平均1 950 kg/hm2为基数,上调450 kg以上为高产田,下调300 kg以下为低产田,上调和下调之间部分为中产田。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之间不同产量来综合评价确定中低产田的数量和质量。

2.2 中低产田的类型数量及分布区域

全县目前中低产田按类型可分为4种:①渍涝型,面积1.93万hm2,占总面积41%,主要分布在保兴乡东部和西部、向阳乡东部以及乌云镇西部和南部。②坡耕型,面积1.33万hm2,占总面积28%,主要分布在沪嘉乡、常胜乡、青山乡。③土壤板结型,面积1.2万hm2,占总面积26%,主要分布在乌云镇、向阳乡和保兴乡。④干旱型,面积0.27万hm2,占总面积5%,主要分布在局部地势较高、耕作层含沙比例大的地区。

3 中低产田低产成因分析

由于嘉荫县中低产田的分布位置和类型不同,低产成因也有所不同。

3.1 涝渍型中低产田的成因

1)分布于乌拉嘎河、乌云河、温河以及上马奇河等黑龙江支流的流域范围内,易受江水顶托、河水泛滥漫延的影响而形成大面积涝浦。

2)分布于局部洼地,在雨量较大的年份,地下水位高,土壤易发生次生盐碱化,同时因土壤耕作层水分多,土壤三相比例失调,土壤黏重,通气性差,结构不良,早期播种易使种子腐烂,出苗后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3)分布于小兴安岭浅山区以下的冲积平原,在暴雨季节,坡积水下泻,直接进入农田,导致涝浦。

3.2 坡耕型中低产田的成因

此类中低产田主要分布于浅山、丘陵地带,这类地块在青山乡所占比例较大。低产原因表现在两方面:

1)经过多年的耕作活动,加之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影响,生产中又没有相应的措施来巩固和维持水土平衡,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土壤耕层逐年变薄,形成了“破皮黄”和土壤母质完全裸露的地块。

2)由于地势较高,比降大,大部分降雨产生径流迅速流走,降雨时雨水不易入渗,土壤蓄水能力差,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造成土壤理化性质不断恶化,土壤透水性、持水力的下降,致使土地日益贫瘠,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

3.3 土壤板结型形成的成因

主要分布在保兴乡、向阳乡、乌云镇等大豆种植比较集中的区域。耕作时间一般都超过30 a,并因长期以大豆作为主栽品种,多年重迎茬,施用化肥过量且品种单一,重用轻养,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严重下降。此外,农村小四轮拖拉机普及率虽然较高,但大型农机具比例偏低,耕作效率低,整地、播种作业达不到农机标准化和农艺的技术要求,造成土壤板结,犁底层上移,耕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能力不足,致使粮食生产单产不高,小机械作业粗放经营的弊端亟待解决。

4 中低产田改造治理对策

4.1 改造治理思路

以增加粮食单产为目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为手段,因地制宜合理组装生产要素,挖掘资源增产潜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财政专项来带动、引导集体及个人,进行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4.2 改造治理措施

4.2.1 结合全县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制定中低产田改造治理规划方案

按治理必要性的轻重缓急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开发步骤,做到近期有打算,远期有安排,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使全县各类中低产田能够逐步得到开发治理。

4.2.2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1)对有灌溉水源条件的中低产田,要多方筹措资金,并大力引导和组织农民投工出力,通过筑坝引水、打击电井以及建泵站等工程措施调水灌田,合适的地块实施旱田改水田,以稻治涝,变水害为水利。

2)对一些建水田没条件、种旱田没保证具有发展草原和林业优势的中低产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大力发展林果业或畜牧业,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林业和畜牧经济比重,提高区域综合效益。

4.2.3 以工程措施抗洪除涝,利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1)在低洼易涝区,在不适宜开展土地平整的情况下,开挖排水工程、配套沟渠建筑物或建强排站,田间抬高路基并打大垄,沿河堤防加高培厚。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在正常年份,能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温,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在丰水年,可作为田间临时蓄水工作,减轻作物受淹程度,同时有利于田间水量集中,为强排站排水创造条件。

2)在易受坡水威胁的耕作区,山脚处沿等高线布设截流沟,高水高排,汇入山间坡水沟上游,避免坡水直接进入农田。

3)在坡耕地等水土流失区,以防风固土、蓄水保肥为目的,大力发展以防护林为主的林果业,对暂不需还林的地块,在调整垄向或修梯田的基础上,大量施用有机肥,补充客土,增加耕作厚度,为提高单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4.2.4 全面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中低产田改造治理水平

1)成立科技组织或农协会,采用政府扶植、农民技术能手带头示范等措施,落实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

2)定期组织培训,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对开发水田生产的侧重在水田整地、育苗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对从事旱田生产的农民要侧重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作物保护等方面进行培训,达到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真正能在农业生产中解决问题、发挥作用。

4.2.5 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实施“以稻治涝”和“以麦救豆”。在低洼易涝且地形平坦区域,可采用旱田改水田的方式,实施以稻治涝。水源可采取修筑小塘坝抬高水头自流灌溉,或采取打机电井的方式,变水害为水利。在大豆长期重荐且不易发展水稻的区域,可采取麦豆轮作或米豆轮作的方式,通过建设晒场、良种补贴、完善灌排设施等方式,鼓励农民进行小麦或玉米种植,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4.2.6 国家投入为主,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提供资金保证

资金是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重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良种补贴与科技示范等方面。资金筹措应实现来源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①积极申请国家农业开发立项,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②县级财政匹配;③引导乡村集体和农户自筹资金;④通过银行借贷;⑤吸引外资。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等。通过从多方面筹措资金,来满足改造中低产田的需要。

5 中低产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嘉荫县大部分中低产田的种类以暗棕壤和草甸土为主,开垦利用时间较短,土壤基础较好,黑土层较厚,土壤养分含量高,增产潜力很大。经过治理改造,以大豆作为参照作物进行测算:涝渍性中低产田可增产525 kg/hm2,总增产可达1 015万kg,坡耕型中低产田可增产450 kg/hm2,总增产可达600万kg,其他类型增产375 kg/hm2,总增产450万kg,合计共可增产2 065万kg(按3.6元/kg计),年实现增加效益7 434万元,投资利润率17.5%,再加上林牧业的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将十分显著。

[1]王札先.水土保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郭元玉.农田水利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3]黎庆淮.土壤与农作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中低产田全县土壤
土壤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济源市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及改良措施
灵感的土壤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妙笔生花